周晓光:小饰品成就大事业

来源 :中国连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上过大学,
  16岁起行商大半个中国;
  靠勤劳和灵活,
  从义乌练摊起步;
  生意覆盖全国,
  进而享誉全世界!
  几乎每个女人都喜欢购买小饰品,却未必每个女人都能想象得到,小饰品能堆积成一个巨大的财富王国。周晓光这个女人,靠制作和销售小饰品,就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
  周晓光,浙江省饰品行业协会会长、浙江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登上福布斯榜单
  在风云激荡的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复苏乏力、欧元区经济出现震颤,这些虽然干扰了福布斯2013亚洲权势女性榜的评选,但大多数上榜的商界女性还是创造了胜人一筹的利润。
  2013年4月24日消息,由于评选标准中包括最近一年的业绩表现,电子巨头HTC的董事长王雪红不得不掉出榜单。而从16岁起拖着一袋小饰品辗转各地开始起家,如今已掌管着一家年销售额达5亿美元公司的饰品制造商周晓光,成为新晋成员之一。
  这意味着周晓光在全球活跃度最高的亚洲地区从数以百千计的知名高管、投资人与所有人中脱颖而出,与SOHO中国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欣、财经媒体创始人兼总编辑胡舒立、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一起,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
  虽然周晓光自己笑称,上榜单的其他女性的事业都比她“大”,她做的不过是小饰品。但中国商界的很多人,对她荣登榜单并未觉得意外。
  70年代:拿本地图闯江湖
  周晓光1962年11月出生在浙江诸暨一个出入全靠步行的偏僻山村。母亲是义乌人,秉承了义乌人鸡毛换糖的理念,常给长女周晓光灌输勇于闯荡的思想。周晓光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5个孩子的家中也再没有能力供她复读。
  那一年周晓光16岁,第一次跟着母亲走出山沟,背着从义乌廿三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百余斤绣花针和绣花样等货物,开始了流动小贩的艰苦生涯。那个秋天的清晨,福建一个小县城简陋的招待所,刚刚带她“入行”才几天的母亲,丢下她到别的地方寻觅商机去了。从此,还是个孩子的瘦弱的周晓光,开始独自闯荡世界。
  1978年,她踏上了远赴东北卖绣花样的道路。当时,她是全村3000多人中惟一一个跑那么远的人。周晓光回忆说,当她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就要坐上火车,那份兴奋竟多于第一次出远门的茫然。事隔多年,周晓光坐飞机从地球这端到那端犹如家常便饭,回忆起当时坐火车,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周晓光当时的本钱就是向母亲借的几十元。为了省钱,也为了不耽误拿货运货时间,她白天摆地摊,沿街叫卖刺绣花圈、绣针以及刺绣图案,晚上坐车赶路,并借机休息。
  “经常不舍得花钱买东西吃,饿了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但最苦的还不是这个,是精神上的孤独,没有亲人,经常一个人晚上捂着被子静静地流泪”,周晓光回忆说。但是,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的念头一直支撑着她。
  周晓光做生意很灵活。她不仅卖花样,还热情而耐心地教人们如何用花衬子,如何串线,如何刺绣。每到一地,当地居家妇女们总是喜欢跟她打交道,买她的东西。在同行的伙伴中,年龄最小的周晓光也总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
  就这样,拿着一本中国地图,带着大包小包的货品,周晓光睡过火车地板,为逃避检查躲过厕所,被老乡骗过,也被坏人抢过……6年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产品最远卖到了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与伊春,赚了2万元。
  她说,在颠沛流离中,自己“掌握了做生意的窍门”,学会了计算成本、积累信息、寻找市场。这是最最重要的。靠着这一点,30多年后,她成了坐拥全球规模最大饰品生产企业的人。
  80年代:孤注一掷办实业
  1985年,跑过三江大码头的周晓光嫁给了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也结束了那种颠沛流离的行商生活。婚后,两人拿出1.5万元在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买了一个摊位。她希望赚到5万元后,就回到农村和丈夫过男耕女织的生活。
  早在东北卖绣花样时,周晓光就发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凭着女人的敏感和爱美的天性,她觉得饰品可能是门好生意。于是丈夫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进来原材料后,她和妹妹们就在晚上加工,然后在自己的摊位销售。
  那一年,正在崛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出现了用塑料、玻璃制作的头花、胸花、耳环、戒指等仿真饰品。周晓光的饰品生意由此起步了。
  1987年,当她赚了十几万元,并在那个被称为“仿真饰品”或者“流行饰品”的新兴行业里做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时候,她早就把“赚5万元就回家”的想法抛诸脑后了。从此,周晓光再也没有“满足”过。
  几年下来,周晓光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那时的周晓光,几乎实现了她“行商时代”所有的梦想,她似乎该停下歇歇了。然而,有一种叫“事业”的东西开始在她的心中生长。
  1990年代初期,周晓光去香港考察,香港的“店铺式经营”给了她灵感。她敏锐地感觉到,有了店铺,经营的商品也会越来越多,生意会越做越大。于是回到义乌之后,周晓光开出了义乌第一个饰品店面,并做了许多产品的代理商。
  事实上,以店面的方式经营,不仅为周晓光创造了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将周晓光和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与香港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愈来愈深刻地感觉到,由商转工,自己生产,在大陆上将饰品行业做大做强的时机已经来临。而她自己,由于多年来在饰品行业里摸打滚爬,对这个行业烂熟于胸,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开辟者……事业!当这两个字在周晓光的心中显得无比清晰的时候,她竟然激动得颤抖了一下。
  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并以夫妻俩姓名最后一个字取名为新光饰品公司。如果说,此前的周晓光还只是一个解决了家庭生计问题的小“老板”的话,那么,之后周晓光化蛹成蝶就成为了一个坚持信念的企业家。   周晓光回忆说:当年的这个决策做得非常艰难,因为那是夫妻俩几年打拼的所有身家,一旦失手会危及到温饱。但据虞云新说,当时周晓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就是一无所有,大不了再重新开始。
  用福布斯的话说,新光当初只是义乌一家廉价戒指、手镯与项链的低成本制造商,而现在,该集团在中国各地拥有近千家门店,300多位设计师每天拿出上百件设计作品。
  新光公司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首饰和时尚饰品制造商。今天,义乌云集了接近4000家珠宝制造商,从业人员超过10万,创造着超过30亿美元的年均销售额。而这些公司中,超过600家的创始人曾在周晓光的公司打过工。
  90年代:快速反应打市场
  新光公司成立时的450多名工人全是从广州饰品企业招来的熟练工人,40多名技师和管理人员全是在台商饰品企业的资深人员。为了刚入行就有一个高起点,周晓光第一年花在人才引进方面费用高达150多万元。
  果然,第一年就设计开发出8000多种款式饰品,新光以其款式多款式新的特点,迅速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
  1995年10月,新光公司刚建成投产,周晓光就投资40万元,在广州饰品一条街开办了分公司。当时广州街上的女士都爱佩戴丝巾扣,分公司发现后立即将信息发回总公司。仅3天时间,公司就组织设计人员开发出了几十款丝巾扣投放市场,一炮打响。
  第二年春节,周晓光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边上开设了市场分部,推出丝巾扣,又引发了义乌的丝巾扣销售热潮。当丝巾扣还在义乌热销时,她又指挥销售人员挥师北上,在沈阳设立分公司,靠丝巾扣又打开了东北市场。
  周晓光把各地分公司当成了市场瞭望哨,并充分利用时尚流行饰品在国内的地域差和时间差,创造出一套自南而北循序推进的阶梯式引导销售法,迅速开拓了国内市场。现在,新光公司在全国各地已经开设了18家分公司,销售业绩连年翻番。
  1998年,当周晓光拿着自己生产的首饰首次进军香港珠宝展时,无数客商的目光被琳琅满目的新光饰品吸引过来,随后的订单如雪片般地飞来。然而,周晓光察觉到,企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
  “1995年企业只有几十号人,很多都是亲戚,3年后员工达到了800多人。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质量不稳定,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员工也不稳定,以前管几十人的那种管理方法左右碰壁,人累得要死,还把自己给管哭了,但企业问题仍然是一大堆。”周晓光意识到,那种家庭作坊式的企业管理办法已经不行了。
  1997年,周晓光与浙江省的30多位民营企业家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半个月。她后来用“重生”来形容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她是30多人中最认真最用功的一个。而且,学习的劲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或者带领管理团队远赴北京、上海进修、听课,或者重金聘请知名学者来公司授课。她曾巨资邀请权威专家为公司骨干进行团队精神培训,还送员工去浙江大学读MBA。但她发现效果显现实在太慢,干脆把商学院教授请进来——开设了新光集团中层干部“EMBA核心课程研修班”,就地培训管理人员。
  目前,新光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实业、商贸、投资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旗下拥有21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近百家参股公司,企业总资产达百亿元人民币。
  90年代末:频参展瞄准国际市场
  从1997年开始,周晓光和她的设计人员频频参加世界各地的饰品展销会,及时掌握世界饰品流行款式和新材料、新工艺。从那时开始,新光公司每年花在资料和情报搜集上的费用都在100万元以上。有一次,周晓光在美国仅为买一张某老牌饰品企业的产品设计构思说明书,就花了2.4万美元。
  到2000年,国内饰品业竞争非常剧烈。全国饰品行业共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义乌就已有1000多家,产量约占全国的70%,新光公司作为义乌龙头企业,产品一面世马上被仿冒,而且价格比他们还低。有时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我们只能永远跑在别人前面,跑在市场最前沿”。
  周晓光决定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2000年5月,世界流行饰品展在香港举行,汇聚了世界600多家饰品精英企业。周晓光鼓足了劲,组织公司所有设计精英设计并生产出6000多个新款式饰品,专门用于在港展出。
  新光公司是大陆第一家参加此类展会的饰品企业。国内外众多媒体记者都把焦点对准了她。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客户团团围住她的展位,签下了一笔又一笔订单。周晓光带去的8名翻译不够用,又临时在香港请了4名。新光获得巨大成功,4天和六七十个国家的企业签下总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订单。周晓光也就此打破了国际饰品市场由韩国和香港称霸的局面。
  新光的崛起引起了国际饰品巨头的关注。2001年4月,世界饰品材料巨头、奥地利施华洛世奇公司正式与新光合作。此后,新光与另一家世界巨头、捷克的宝仕奥莎公司的合作也进展顺利。再后来,他们还与乐坛天后席琳·迪翁合作,推出高端珠宝产品线。
  香港展会之后,已是国内销量最大的新光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饰品业务不只在欧美,也在阿联酋、俄罗斯、拉美地区占据半壁江山,其中迪拜分公司管理的5家门店,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为新光的出口贡献了近30%的销售额。
  21世纪:组合拳完成企业升级
  香港展会的成功也使义乌市政府喜悦。市政府随后支持新光公司成立了“新光饰品设计研究所”。后来,周晓光又组建了一个“信息汇总评审委员会”。她在国外考察时发现有什么信息就及时反馈给这个智囊团评审决策,然后让设计人员及时研制设计产品。
  “9·11”事件后,美国国内爱国情绪高涨,美国国旗被抢购一空。周晓光敏感的市场神经被触动,马上指令设计人员设计出几十款印有美国国旗与和平鸽图案的饰品,反映了呼吁和支持和平、反对恐怖行径的情感。产品从设计开发到上市仅用了一个多月,在美国刮起了“新光旋风”,连美国总统也别上这种领带夹。美国客商更是一次订货往往达30多万美元。   一度时期,欧佩克、三亚博鳌论坛等会议盛行中国唐装。周晓光又马上组织开发仿古饰品推向国际市场。他们设计的古典铁雕花胸针、耳环、仿古饰品大销,甚至带动了欧洲复古之风兴盛。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身处对外贸易窗口的义乌备受冲击,很多企业业务量锐减甚至倒闭。而周晓光的新光集团却继续获得了销售15%、利润20%的增长,业界大为惊奇。周晓光说,新光靠的是提前布局,全面开展业务模式升级转型的一系列“组合拳”。
  第一招——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桥头堡。在全国饰品行业出口占到60%以上的义乌,以往的经营模式,基本是外商上门采购,或者在海外找几个相对固定的经销商。随着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外商采购的量大大减少,海外的经销商们有的经营滑坡,有的干脆就歇业或者转行。于是义乌的许多饰品企业和经营者,业务顿时陷于被动。
  周晓光早就意识到这个隐忧。她决心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营销阵地。研判评估当地市场、熟悉所在国家或地区政策环境、寻找合格的经营人才和合适的店面,都要大费周折。2005年香港分公司成立,2006年迪拜分公司成立,2006年莫斯科分公司成立……3年时间,新光饰品在海外成立了7个分公司10余个自营门市部,每年业绩都获得50%以上增长,有的还年年翻番,成为公司销售增长的坚强柱石。这期间,为了看清楚谁在“裸泳”,有胆有识的周晓光还专门参加了2008年5月的巴菲特股东大会。
  第二招——批发转零售,品牌打市场。从以批发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式,向终端零售模式转型,新光饰品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他们请来国际知名的营销咨询公司,学习新理念,大力推进零售连锁体系以及子品牌系统的建设,加大品牌塑造的力度。
  第三招——推进科技创新、设计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品质。2007年,新光与IBM公司合作,投入1000多万元,耗时近一年,开发出适合流行饰品生产特性的ERP系统,全面改造、集成、优化了整体业务流程;新光自主开发的环保锡基合金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新光还作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指定单位,制订了流行饰品第一个行业标准;新光在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基础上,又获得了行业内第一张“国家出口商品免验证书”。
  多元化助力财富积累
  新光不断开拓多元化业务领域,除了饰品主业,还先后衍生出房地产、投资、贸易等业务板块,还涉及电子商务、农林科技等诸多新兴行业。
  周晓光与丈夫虞云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珠宝饰品制造商新光控股集团。福布斯估算,这对夫妇的净资产接近13亿美元,这得益于他们在饰品之外的资产投资上取得成功。
  周晓光拥有新光控股集团51%的股份,价值约合6.5亿美元;她丈夫拥有剩余的49%,价值约合6.24亿美元。2008年,她首次进入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净资产为1.8亿美元;2012年,周晓光夫妇以6.6亿美元净资产再次上榜。
  根据相关财报,2011年,新光控股集团的珠宝首饰销售收入达到1.21亿美元(7.55亿人民币),而集团总营收达到5.48亿美元(34.16亿人民币)。与上年相比,该公司珠宝销售额增长了77%,但总营收下降了41%。主要原因是政府调控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但是,受益于其对一系列房地产开发公司和金融服务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中包括江苏新光一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百集团以及永旺人寿保险等,公司总资产及股东权益均有所增长。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之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多年来最严重的滑坡,出口遭受重创,数百万人失去了工作。在此关头,新光饰品将出口重点市场做了调整,将之前主要的欧美出口市场调整为以俄罗斯、南美及中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
  2013年初统计,来自国内市场的收入占新光总收入近七成,而7年前的可比数据为四成。2010年,该公司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为4,200万美元(2.6亿人民币);2011年这一数据上升至9,900万美元(6.15亿元)。
  倾力参政议政受瞩目
  周晓光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倾力公共事务、积极参政议政。她设立“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点”、运用媒体广告征集议案,一系列创新做法,备受各界瞩目。她积极关注时政,深入了解民意、倾听民声、调研民情,在社会上产生了持续的较大的影响,被媒体称为 “周晓光现象”,成为新时期人大代表忠实履职的典型之一。
  截至2011年,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周晓光共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232份、建议198份,其中203份议案、189份建议被正式采纳。此外,向浙江省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11件、建议8件;向金华市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6件、建议1件;向义乌市人大提交并被采纳的议案45件、建议17件。累计共达450余件。
  周晓光提交议案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历届全国人大都属罕见。
  她领衔提交全国人大的议案中,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企业破产法》、《行政强制法》、《循环经济法》等多件已正式立法,另有多件已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立法计划。此外,《商品专业批发市场法》等多件议案,《关于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的建议》、《关于抑制“三公”支出的建议》、《关于要求对未成年人加强司法保护的建议》、《关于要求调整玩具3C认证政策的建议》、《关于要求生产厂家统一手机电池和充电器规格的建议》等60多项建议,有不少已在政策的推行以及制度的建设上得到体现。
  周晓光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特别法”的议案,经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向全世界公布,同时该决议还成为了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中国政府立场的基本依据。
  由周晓光亲手递交给温家宝总理的“关于在义乌设立国际贸易试验区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温家宝、李克强、王岐山都做了批示,10多个部委一把手亲赴义乌实地调研,并开展了多轮方案论证。2011年3月,“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正式获批并启动,这对义乌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周晓光说自己的感觉是“幸福得眩晕”。
  其实在义乌,2004年起周晓光就是妇孺皆知的名人,那年春节她在义乌市电视台播广告向全社会征集议案。之后,她自费50万元,在义乌建设局907房间开设“周晓光代表联系处”,并聘请几位专家提供帮助。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消息。“起初我真的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大的轰动。有的人从几十里外赶来,向我哭诉。我非常激动,我看到老百姓对我的信任,也看到人大代表真的需要一条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她说。每一个议案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让周晓光难以忘怀。
  2004年2月3日,周晓光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石景山区的群众来信。写信人用自己的4年经历,反映我国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读完信,周晓光觉得如果进一步调研,并对司法鉴定进行完善建议肯定是一个好议案。她当机立断,召集联络点专家一起去公检法调研,搜取素材,分析问题。在得出了当前司法鉴定在鉴定时间、鉴定单位、鉴定内容、鉴定范围以及鉴定费用等五方面存在问题后,周晓光又跑机关跑基层,上山下乡跑农村,对每一项内容都进行论证。3月,议案被大会采纳,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反响。
  当周晓光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位写信群众时,电话那头,四五十岁的男子竟泣不成声,激动地连声说“太好了,谢谢谢谢”。
  周晓光说得好:“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做大了就是社会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这样评价周晓光:从零创业,做到世界第一。为什么偏偏是她?这与“光”有关。周晓光的身上有三道“光”很吸引人:一是坚定的信念,一是未失的本真,一是感恩的心态。
  在企业家圈子里,周晓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生意本身,而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景象:家族28口人,多年同住一幢房,同吃一锅饭,其乐融融宛若天成。
  一直在商海中搏杀打拼的周晓光,气质详和,总是面带柔光,没有苦难,没有伤痕。她常常说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可是,做到她这样的简单,那一定已经非常不简单了。
其他文献
通过对青阳黄石溪茶场黄壤和黄褐土钾含量以及茶树钾含量的分析研究,探讨土壤各形态钾与茶叶钾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壤土和黄褐土中的全钾含量主要与母质发育有关,而受生物及
2013年6月1日讯: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5月29日,“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中医药服务贸易大会”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背景: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各研究所报道的PSD患病率不尽相同,约为20%-70%,但多在40%-50%左右。尽管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但对于PSD的发病机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446例,其中符合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诊断标准的13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余3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的激活调节细胞因子(RANTE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与对照组腹腔液表达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不同时间段的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损伤程度,为临床早
背景和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孕期妇女接受非产科手术麻醉也逐渐增多,但孕期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始终是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胎儿介入治疗、广
目的: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CA、3.0T MRC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   方法:30例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一周内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CA
现代社会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分层使媒介自身的发展与运作必须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具有相同环境维度的作用也促使很多媒介在发挥其功效时形成较高的相似性。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