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彼之长补此之短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一:拼音学习与低幼儿童发展特点存在的三对矛盾
  1.抽象性与形象性。
  汉语拼音字母是由一系列的无意义的字母符号组合而成的,具有抽象性。但是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六七岁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这时候的大部分儿童都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具体表现在儿童喜欢模仿、想象以及游戏。显然,喜欢具体形象事物的孩子是很难对抽象的拼音字母产生兴趣的。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教授拼音知识。
  2.枯燥性与好动性。
  拼音字母是一种无意义的字母符号,具有枯燥性。而儿童生来就好动,自制力很差,他的行为完全被冲动和感觉所支配。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想要静下心来学习汉语拼音是有难度的。
  3.标准性与差异性。
  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它主要是以北京话作为统一的发音标准。虽然汉语拼音是母语教学内容之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地域的不同,社会环境、说话习惯以及人本身发音器官存在的差异等因素,儿童的语音与标准语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有些孩子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纠正发音,因为不能获得成功感,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幼儿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正是汉语拼音教学本身的特征与低幼儿童发展特点存在的这几对矛盾,给“学生的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平时的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这几对矛盾,创设教学情境,精选教学策略,切实解决矛盾,力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考二:小班化的教学优势
  1996年,上海市的12所学校开始了小班化教学实验的试点,以追求“精致教育”和“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以及“教育民主化”,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学生人数少,为个性化教育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时至今日,短短近20年的时间,小班化教育已遍布我国各大中小城市。
  美国学者罗宾逊及其同事1990年运用相关归类法,对1950~1985年间100个有关小班的教学进行研究,按年级、学科、学生特点、学生成绩、学生行为表现和教学实践等因素进行了归类、比较和分析,得出的肯定结论有:(1)小班,尤其人数为22或22以下的班队、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学生在语文、数学学习方面有最积极的影响;(2)在小学低年级,小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最积极的影响;(3)小班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缩减人数,开展小班化教学。
  思考三:取彼之长,补此之短——小班化拼音教学的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强调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正是解决拼音教学与低幼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三对矛盾的有效方法。小班化的教学为实施这样的有效方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实践一:建设有趣的拼音乐园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学习情境,从视、听、触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沉浸在拼音学习的环境之中。小班因为人数少,教室的空间大,功能设置更加全面,所以更有利于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1.姓名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为自己做一块“姓名牌”,写好自己的名字并且标上拼音,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认识同伴。
  2.拼音标签。给教室里的东西贴标签,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写好,标上拼音,变被动为主动,让原本不会说话的物品也成为拼音学习的一员。
  3.彩条飘飘。把声母、韵母和新学的音节写在彩条上,贴在教室的墙壁上,随时可以见到,防止遗忘。
  4.每日一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黑板上留出一块“每日一句”,把日常的文明用语用拼音写出来,如“duì bù qǐ”、“nín hǎo”等;还可以在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节日临近之际把每日一句改成祝贺语,用拼音抄贴在墙上。
  此外,还可以在教室里的墙壁上开设“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动植物名称用拼音抄贴在墙上。贴满拼音的教室就像一个拼音乐园, 学生置身于其中,既学得有趣, 又不增加课业负担, 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实践二:创设形象有趣的课堂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又好动,所以,在拼音教学中,游戏、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活动可以引发和激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将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学到知识。开展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微笑、活动、鼓励、游戏、音乐”带进课堂。活动、游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小班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一会儿游戏,一会儿动手操作,一会儿欣赏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个性得到了完全的展现,同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1. 在游戏中读准音。
  在拼音教学中,有很多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发音以及明白发音原理。如“看口型猜字母”,老师只张嘴巴,不发出声音,让学生猜猜老师读的是什么。也可以请一位学生做,其他学生猜;还可以在同桌之间相互猜猜。这个游戏不仅让学生记住了“音”,更是把抽象的发音原理形象化,能让学生明白发音原理以及技巧,能够把拼音读得更标准。像这样的游戏还有“巧接儿歌”,一个孩子念儿歌“张大嘴巴”,另外一个孩子念“ɑ ɑ ɑ”,还有“找朋友”等游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标准地读好拼音。   2. 在活动中辨清形。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单韵母“u、ü”,声母“b、p、d、q”,复韵母如“iu、ui、ie、ei”等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几个字母,教学中可以通过摆一摆、认一认、辨一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领悟、区分它们的不同。如区分“b、p、d、q”这几个字母时,可以准备一根小棒和一个半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甚至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摆出这几个字母。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采取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口令快速摆出相应的字母。像这样化抽象的字母为具体的事物,学生更容易记住。
  在区分复韵母的教学中,可以抓住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特点,让学生在“找朋友”的活动中,动手找到相应的字母。如一个小朋友拿着“ui”的卡片说:“我是ui,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小朋友就要先后拿出“u”和“i”的卡片说:“你的朋友在这里,u在前,i后,ui ui ui。”
  像这样寓教于乐、师生交融、多彩多姿的课堂,不仅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符号和具体的事物建立了联系,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愉悦了学生身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三:打破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是小班教学的又一特点。在教学中,要采用多层次、多规格的施教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
  1.A 类学生的施教。
  对于A类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很强,听说能力也很强,那么在课堂上就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可以让他们示范正确的读音,在学习小组中适当地帮助那些发音不准的同伴;课后作业也可以对他们提高要求,指导他们试着去读课外拼音读物,尽早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可以让他们尝试用拼音写一句话,培养其读写的能力。
  2.B类学生的施教。
  B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听说能力也一般,所以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给他们更多练习的机会,多设计一些针对这类学生的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发挥他们自学、互学的作用;课后作业除了让他们复习课本上的拼音之外,还可以阅读课外简单的儿歌(带拼音),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迁移拓展的能力。
  3. C类学生的施教。
  C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在课堂上每学习一个新的字母,教师都应注意其发音并及时予以纠正,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采用切实的有针对性的提高的方法。对于听觉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应要求他们在课后多听录音,除了拼音朗读磁带,也可以听听儿歌朗诵、故事、音乐等磁带,多接触声音刺激,提高听觉能力。对于说话能力(发音习惯不好)比较差的学生,要努力纠正其不好的发音习惯,可以让他们拿着镜子看自己的口型,也可以在小组中让A类学生帮助纠正其发音。
  总之,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班化教学,遵循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其他文献
一天,我上完《草虫的村落》一课,发现很多学生把这两个字写错了:“巷”的下半部分写成了“卷”的下半部分;“熙”的左上角写成了“臣”。我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生气:这帮孩子怎么这么不用心?照着都抄错!然后便想着怎样去“教训”他们。  改完作业,我冷静下来,心里接着琢磨:为什么我刚教的那届学生很少把这两个字写错呢?原因在哪儿?哦,那是因为去年我教这课时,预先知道了孩子们会把这两个字写错,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了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能读写9个生字。  2.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
一、意义: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1.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意义上,学习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是能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学习者不是片面地接受信息,而是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的内容和感受有机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能熟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接触课外书前,往往对游戏机和动画片更感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搭建平台,让他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点燃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
记者:周老师,您从事语文教学20年,所追求的“有质感的语文教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  周跃东: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真正发生。学习是什么?是一种经历。语文学习的经历是什么呢?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理解、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这些目的的路径有千万条,“教无定法”。从教师的角度去理解,能否有效创设“学习场”,能否提供宏大的语境,是否能够运用适切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这种经
徐新铭是儿童阅读的实践者,用一本本童书给孩子们推开了一扇扇窗,打开了一扇扇门,让孩子们徜徉于快乐阅读的天地间。他是儿童阅读工程的建构者,早年间热情地发起“快乐阅读”素质行动;2006年,他积极践行“品茗母语芳香,滋养童年幸福”的阅读教育主张;近年来,他通过审视、慎思,继续开启“儿童阅读课程建设”的旅程。他是阅读团队的领航者,带领着一群“阅读点灯人”向着诗和远方,在儿童阅读推广的领域不断探索、追求。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识字,正确认读“蒙、喃、味、浓、腾”,借用字源、生活经验等途径巩固“蒙、腾”两个难字的识记。  2.借用绘本插图感知课文内容,读中积累“雾蒙蒙、热腾腾、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等短语,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演一演等方式了解“雾蒙蒙的树林”及“焐得热腾腾”等词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好父亲的话,初步感悟父亲爱鸟、知鸟的情意。  3.学习“布白均匀”的写字方法,通过观察、示范、
【设计初想】  小学语文课本中写母爱的文章很多,但写父爱的文章屈指可数。“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深沉而厚重的。爸爸是阳光,照耀我们健康成长;爸爸是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爸爸是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何不挑选一些关于“爸爸”的绘本,让孩子们感受父爱的不同与伟大呢?  【设计思路】  通过分享七本关于爸爸的绘本 ,让孩子们认识爸爸身上的各种角色,感受绘本中父子间浓浓的亲情,从温馨而美好的故事中来体
记者:易老师,您好!您的《陌生:阅读教学新思维》一书带给大家很深的思考,很多老师都非常认可,崔峦老师也曾在本刊对您的课进行过点评,并对您倡导的“陌生化教学”进行了推介。您能简单说说什么是“陌生化教学”吗?  易志军:其实,从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到中世纪意大利马佐尼的美学理论及德国黑格尔的美学,再到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语言艺术学里的正式提出,最后广泛应用于戏剧学、文学与
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习作专题单元,本单元聚焦“奇妙的想象”,以培养学生想象力为核心目标。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塑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思维能力,看不见,摸不着。想象力如何训练呢?想象有路可循吗?一路走来,一次又一次磨课,我和工作坊的老师们不断探索着。一、找寻想象之根  磨课之初,我关注题目《奇妙的想象》之“奇”,鼓励学生想别人想不到的,想生活中没有的。首先我出示小土豆的图片,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