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大盘点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ai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全国高考英语有13套高考试卷中都考查了情态动词,对情态动词考查密度较大,说明了情态动词是高考的一个考查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下面对在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涉及情态动词的试题进行归纳盘点并加以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考查大盘点
  通过对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盘点分析,我们发现高考对情态动词的考查侧重于以下几点:
  1. 情态动词表推测和可能性的用法;
  2. 情态动词 + have done的用法;
  3. shall, should, can和must表示特定语气。
  
  二、2007年高考情态动词真题大盘点
  1. —How’s your tour around the North Lake? Is it beautiful?
  —It ______ be, but it is now heavily polluted. [2007 全国卷I]
  A. willB. would
  C. should D. must
  解析:答案为C。 根据说话者的语气,North Lake本来应该很美丽的,但是现在已经被严重污染了。should表示根据客观情况所作的推断,意为“应该是”。情态动词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做好此类题,关键要把握好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2. —Guess what! I have got A for my term paper.
  —Great! You ______ read widely and put a lot of work into it. [2007 上海卷]
  A. must B. should
  C. must have D. should have
  解析:答案为C。此处“情态动词+ have”表示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即“一定”是在广泛阅读和全心投入之后才有了A等论文的结果。must have表示对过去事情肯定的推测,句中的have got用的是现在完成时,为答案提供了线索。
  3. The teacher ______ have thought Johnson was worth it or she wouldn’t have wasted time on him, I suppose. [2007 安徽卷]
  A. should B. can
  C. would D. must
  解析:答案为D。本题考查情态动词表示对过去动作的判断的用法,根据题中or she wouldn’t have wasted time on him可看出前半句表示对过去的肯定推测,must have done表示对过去发生情况的肯定推测。
  4. In crowded places like airports and railway stations, you ______ take care of your luggage. [2007 北京卷]
  A. can B. may
  C. mustD. will
  解析:答案为C。 must表示“必须”,符合语境:在像机场和火车站这样拥挤的场所,你必须看管好自己的行李。此处表示主观上认为“必须”做某事。can表示“能力”,may表示“许可”,will表示“将来”或“意愿”。
  5. My MP4 player isn’t in my bag. Where
  ______ I have put it? [2007 福建卷]
  A.can B.must
  C.should D.would
  解析:答案为A。上句说“我的MP4不在我袋子里”,下句应该是一种不太肯定的推测:“我会把它放在哪儿了呢?”因此用can表示一般可能性的推测,往往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6. The biggest problem for most plants, which ______ just get up and run away when threatened, is that animals like to eat them. [2007 湖南卷]
  A. shan’t B. can’t
  C. needn’tD. mustn’t
  解析:答案为B。考查的是情态动词的否定用法。“大多数植物在受到威胁时不能起立逃跑……”。shan’t不应该;can’t不能,不可能,指客观上的一种可能性;needn’t没有必要;mustn’t不允许。
  7. —She looks very happy. She ______ have passed the exam. [2007 江苏卷]
  —I guess so. It’s not difficult after all.
  A. should B. could
  C. must D. might
  解析:答案为C。should have done表示本应该做而实际上并没有做;could have done表示本可以做某事;might have done表示也许做了某事,都不符合语意:她看起来很高兴,她一定通过了考试。
  8. —Where is my dictionary? I remember I put it here yesterday.
  —You ______ it in the wrong place. [2007 江西卷]
  A.must put B.should have put
  C.might put D.might have put
  解析:答案为D。考查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should have done表示本应该做而实际上并没有做,有责备的意思;根据句意“你可能(昨天)放错了地方”可知,此处表示对过去情况的推测,且语气不肯定,因此,应用might have put 表示对过去可能性的推测。
  9. I told your friend how to get to the hotel, but perhaps I ______ have driven her there. [2007 陕西卷]
  A.could B.must
  C.night D.should
  解析:答案为D。后半句的意思是:但也许我本应该开车送她去那儿。用should构成should have done结构,意为:本应该。should have done表示“本应该做某事,而实际上未做”;用于否定句时,则表示“不该做的事反而做了”。
  10. The boss has given everyone a special holiday, so we ______ go to work tomorrow. [2007 上海春]
  A.can’t B.mustn’t
  C.needn’t D.shouldn’t
  解析:答案为C。needn’t表示不必。
  11. —What does the sign over there read?
  —“No person ______ smoke or carry a lighted cigarette,cigar or pipe in this area.”[2007 四川卷]
  A.will B.may
  C.shallD.must
  解析:答案为C。shall用于法律、法规、公文、公告中,表示必须遵守某事,此外shall可用于第一、二人称,表示征求对方意见,或用于二、三人称,表示警告、允许、强迫、威胁等;must意为必须、一定; may意为也许,表示推测;will 表示意愿或一种习惯倾向等。
  12. —My cat’s really fat.
  —You ______ have given her so much food. [2007 浙江卷]
  A. wouldn’t B. couldn’t
  C. shouldn’tD. mustn’t
  解析:答案为C。句意为:—我的猫太肥了。—你本不应该给它这么多的食物吃。表示不应该做的事情,却做了,因此用shouldn’t have done表示“本不应该做”,含有责备的意思。其他选项中,wouldn’t have done用在虚拟语气中;couldn’t have done表示本不能做某事;没有mustn’t have done的搭配。
  13. —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do for our aged parents?
  —You ______ do anything except to be with them and be yourself. [2007 重庆卷]
  A. don’t have to B. oughtn’t to
  C. mustn’t D. can’t
  解析:答案为A。句意为:—你认为我们能为年迈的父母做些什么?—只要和他们呆在一起就好,你不必做什么。don’t have to = needn’t不必。
  14. —Turn off the TV, Jack.______ your homework now?
  —Mum, just ten more minutes, please. [2007 辽宁卷]
  A. Should you be doing
  B. Shouldn’t you be doing
  C. Couldn’t you be doing
  D. Will you be doing
  解析:答案为B。用shouldn’t引导问句表示母亲建议他写作业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三、情态动词类题目解题思路大盘点
  解答情态动词类的题目时,一定要细细领会情景特征,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足够的有效信息,作出最佳选择。
  由此可见,高考对情态动词的考查,既要求同学们掌握其基本的用法,又要把握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在解题时,更要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其他文献
[热点概览]    古往今来,中西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往往同时并存。2008,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在东方古都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将是一场中西两大文明对话与交流的“盛宴”。所以关于中西文明的基本常识将是每一个高中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将成为高考常考的“热点”。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它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农业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交流、融合、
期刊
[热点概览]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广阔的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开发利用海洋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当今陆地资源短缺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已是历史的必然。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因此,近年来,各国对海洋权益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临海的
期刊
[热点概览]    2006、2007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两年,也是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两年:能源安全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日甚一日,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污染并存,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环境与发展回顾与展望课题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
期刊
[热点概览]    2007年6月,长江上游的成都和重庆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重点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即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社会发展。11月28日,第二届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在四川遂宁举行,会议主题是“城乡统筹·合作共赢”。  2007年12月,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重点是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期刊
[热点概览]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家。  我国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的强度较高,特别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状况,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峻挑战。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作
期刊
[热点概览]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既包括能源供应的安全,也包括对由于能源生产与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能源的供给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能源安全的最重要标志。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能源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能源自给率达90%以上
期刊
[热点概览]    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农民收入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期刊
[热点概览]    2007年11月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地代表在四川峨眉山召开会议,联合发表《峨眉山宣言》。这次大会声明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责任和承诺,关注旅游给世界遗产地带来的挑战和发展机会,有利于让世界遗产地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4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51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660处文化遗产、166处自然遗产以及25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期刊
热点概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充满新意。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国家不仅要着力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还将创造条件增
期刊
一篇文章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结束后,就要进行对作文的具体展开,即行文过程。行文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那么,在行文中我们应该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呢?    一、行文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语言表达规范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语言准确,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能切合原意。语言连贯,指句子之间语意贯通,顺序合理,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如2007年高考北京考生《细雨闲制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