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化产业发展观下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路径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文化发展观的背景下,对安徽省级非遗浅绛瓷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独有的传统工艺价值和艺术特色,与蚌埠地方产业经济融合开发新模式,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新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文化产业发展观内涵及建设发展方向的理论阐述;2.梳理安徽省级非遗蚌埠浅绛彩瓷画历史、艺术、社会价值;3.与地方产业融合创新浅绛彩瓷画题材、制品、类型、工艺等表现形式;4.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模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5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般项目“大文化产业发展观下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研究”(S201910378427)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阐述,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如何突破固有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也不断增强,蚌埠浅绛彩瓷画作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蚌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效应,文化组织力度不够,浅绛彩瓷画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尽快找到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一、大文化产业发展观内涵
  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势态不断攀升,将是21世纪所有产业中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以一种欣欣向荣的势态所呈现,重视度也位列所以产业之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数据显示:“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发展速度也不断上升,数据百分比也在同年提升,整体发展呈现增长态势。”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分析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非凡意义”当今我國文化产业发展既有其发展性,又有其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当今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社会集约化程度不足,市场机制也不是很完善,最重要的是文化管理体制单一,旧的文化管理体系灵活性较差,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要想解决此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做出可实施的方案。
  二、蚌埠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安徽省的东北部、淮河中游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被称作“火车上拉来的城市”,2019年,蚌埠的经济也在稳步提升,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发展,蚌埠市政府也为了提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引进外资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促进发展。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争做文明城市,不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蚌埠历史悠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对于本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蚌埠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单一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模式不足以带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所以需要建立大文化产业政府管理体制,合理运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蚌埠经济文化发展问题,打破其原有局限性,使经济文化水平同步提升。
  三、蚌埠浅绛彩瓷画历史
  浅绛彩瓷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浅绛彩瓷代表人物多是皖籍,有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俞子明,汪藩,高心田等,多数擅长描绘山水、人物或花鸟,整个作品创造过程全部由自己亲力亲为,精益求精,文化气息浓郁,浅绛彩瓷画在瓷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道工序拥有历史性突破的地位,在瓷器收藏界,浅绛彩瓷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能吸引各界收藏爱好者的目光,所以浅绛彩瓷画的价格也稳步提升,还有很多人会跑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只为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彩瓷画,有专业人士指出,浅绛彩瓷画的价值还会大幅度提升,在赵兰会《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中指出:“目前蚌埠浅绛彩瓷画也受到政府、市文化局的关注,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人季永,刘畅,王军也多次前往浅降彩瓷画基地,向老一辈浅绛瓷画家学习他们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许多有关于浅降彩瓷化研究的基地,以供广大蚌埠书法家进行工作研究,也不断的向青年艺术家,学生,爱好人士普及知识,教授技法,为蚌埠浅绛彩瓷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意义
  在何星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现代化》中提道:“传承文化与现代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做现代化传承的钱是必须研究传统的阶段。”所以说保护传统与现代化并不冲突,既能够充分保护尊重传统文化,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其次,要科学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再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奖励,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活态化传承的前提在于其有意义的,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些精神或生活中的提高,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推陈出新,传统的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必定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注入现代设计语言元素技能,使产品既能拥有其传统的艺术审美价值,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浅绛彩瓷画以新造型,新用途,新主题,新风格应用于多个领域,逐步构建“活态化”传承。
  五、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路径
  (一)取其精华,深入探究内涵影响
  浅绛彩瓷画自古都是文人酷爱的画种,清新淡雅,洁净脱俗,气韵不凡是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浅绛彩瓷画特有的艺术基调,为其“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艺术基础,提取浅绛彩瓷画淡雅清新的画面,并加以丰富,可形成更多的衍生品,其内涵以文人雅士欣赏为主,进一步吸引艺术家的喜爱,逐步成为大众所追寻的潮流,浅绛彩瓷画文化艺术价值也为其“活态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陈出新,结合现代科技发展
  浅绛彩瓷画已经开始慢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无论是画家的绘画知名程度,做瓷技术,市场推广,商业运营方面都有巨大的局限性,所以现在如何解决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将浅绛彩瓷画的题材更为丰富化多样化,使得艺术品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家的生活中,走进大众生活,将浅绛彩瓷画工艺用在不同的用品上,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物品以供人们欣赏,以往的浅绛彩瓷画制作工艺烦琐,制作时间很长,可以加大创新力度,使用现代科技更快更好更完整的做出,目前的3D打印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尝试用在浅绛瓷画中,使浅绛彩瓷画与地方产业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与创新。
  (三)“活态”发展,合作产业新路径
  要想使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持,单凭靠文化爱好者的绵薄之力,是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当下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给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藝术作品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对于文化作品来说,不单单是保留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传播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能量,产业发展能够带动艺术作品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繁衍出相关的产品,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同时,艺术作品也能推动产业发展,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六、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蚌埠浅绛彩瓷画的发展也具有其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不仅在蚌埠地区,更要在全国推行,要发挥其社会功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活态化”模式路径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是为了使浅绛彩瓷画能够真正地做到一直“活着”,不会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一直能够流传下去,这不仅是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人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欣赏者的心愿,我希望通过对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传承创新路径的研究,能够给浅绛彩瓷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赵兰会.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王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以凤阳凤画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9.
  作者简介:
  杨传妮,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孙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创作与理论,公共文化服务。
  何雯欣,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油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改编影视作品《入殓师》与其对应的青木新门所写文学原著《纳棺夫日记》进行比较,意在从两部作品的生死主题异同以及对生死这一主题表现手法的不同上分析这两部不同领域的作品对于生死主题的不同理解,从而展现出日本文化中对于生死这一人类大主题的不同理解,此外还通过对《入殓师》的蒙太奇应用以创新的手法与温情来表现传统的严谨入殓仪式的方式进行分析,对未来生与死不再成为世人谈论的禁忌寄予希望,无论生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以小说《紫色》中主人公西丽的转变为核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西丽的转变进行分析:西丽对上帝的认识,她对男性与女性地位以及黑人与白人地位的认识。西丽对上帝形象的认识从将其视为白人男性转变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在男女地位上,西丽则经历了从依附、服从男性到对其压迫进行反抗,最终实现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在对黑人与白人地位的认识上,西丽实现了从服从白人意愿并且默默忍受他们的压迫到为
期刊
【摘要】李善熙作为韩国近代文坛的第三期女作家,与男性作家以及第一、二期女作家在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她创作倾向上较为成熟,注重女性人物生活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通过描写女性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对于爱情和家庭的选择,真实地反映了1930年代韩国女性生活的模样,也反映了作家独特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李善熙;女性人物;人物意识;韩国女性作家  【中图分类号】I3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创伤理论的角度解读爱尔兰剧作家丹尼斯·詹斯顿(Denis Johnston)1931年在阿贝剧院上演的剧本《黄河上的月亮》(The Moon In the Yellow River),探讨此剧中的饱经沧桑的铁路工程师多贝尔在爱尔兰当时的历史语境和个人悲剧下造成的心理创伤、多贝尔的创伤弥合与布兰黛的身份重建与其对爱尔兰集体记忆和民族创伤的重构和影响。本文的研究意义是通过探讨《黄河上的
期刊
【摘要】邓恩,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创作思维和写作实践不仅对同辈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17至20世纪的英美诗歌、西语和俄罗斯诗学以及20世纪当代文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力。  【关键词】邓恩;玄学派诗歌;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0)33-002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约翰
期刊
【摘要】文学和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发展做分析与讨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基于现代电影的发展做具体的分析可知,在现代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内容,而且成功翻拍的电影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关注到了文学作品对电影的深刻影响。从相关的研究来看,文学与电影在实践中呈互动发展模式,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素材内容,另一方面,电影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 新形势下,老演员经常讲到“表演一定得讲究真听、真看、真感受”。从深层的视角看,主要强调的就是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真实的信念感。一旦表演者失去了信念感和真感受,那么就無法相信舞台镜头前的生活。演员本身就需要将对生活和角色的理解呈现到大家的视野中。不仅需要自然,还需要在真实的视角上再现生活。不管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细微的感受,都需要理解剧情内容、认识角色、跟随角色的情感情绪和体验,达到内心
期刊
【摘要】 “绮语”在文学批评中本自具备世俗与宗教双重含义。就世俗性而言,其特指意义蕴藉辞藻华丽,读之有余味的诗文著作;若考诸宗教之神圣意义,则为四口业之一,或巧利或愚痴或不如法,均可招摄苦受。佞佛之古人于诗词创作之际,颇受此神圣与世俗互相牴牾之观念煎熬,故多方寻求排遣之道,或以忏仪作戒诲文章,或化内典入于俗文,或引俪辞而至于神圣。  【关键词】 绮语;佛教;创作  【中图分类号】I266
期刊
【摘要】娜拉这一人物是挪威现实主义戏剧家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这一戏剧作品在当时的欧洲引发了十分轰动的反响。同时,易卜生所开创的这一社会问题剧也逐渐成为我国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学习对象。娜拉这一女性形象,成为我国女性独立、妇女解放的标杆。这个时期中国也出现了一批表现女性主义崛起的现实主义戏剧,涌现了一批中国式“娜拉”的女性形象,这种女性形象的塑造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期刊
【摘要】场地型交互艺术装置作为一种新兴的装置艺术细分,以其优秀的交互体验和时下流行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已经广为社会大众所关注。本文主要以《Heal the Ocean》装置为例,简要说明交互性装置的交互逻辑和艺术特征,以及其独特的结构和参与性带给人们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装置的体验。  【关键词】交互性艺术装置;新媒体技术;交互性;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