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有”课堂助推师生成长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主要是以《千手观音》的图片引入佛教音乐舞蹈形式,从而引入课文内容、了解印度古典舞、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欣赏美。
  教学过程
  初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并理清结构。
  1.解题:观舞
  2.作者观舞后对印度古典舞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朗读课文4—11自然段,找出卡拉玛姐妹舞蹈中美的细节、画面,用波浪线标出来,小组讨论:(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的“飞动的美”?(2)为了更生动形象地描绘舞蹈之美,作者运用了哪些语言技巧?(3)文中除了正面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舞蹈之美?
  练习: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悠久的文化艺术”?
  明确: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的营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与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反馈小结
  这个简案体现了“双有”课堂的教学模式。所谓“双有”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有趣、有效这两大价值追求。为了实现这两大价值追求,我们构建了“双有”课堂“五步”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双有”课堂的价值取向
  正所谓“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师的语言等,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享受课堂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丰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来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要求教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必定会呈现出趣味性。真正有效的课堂有利于学科兴趣与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实现。
  “双有”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趣有效的效果,我们构建了课堂教学的“五步”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坚持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师生互动、当堂训练、反馈小结。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引入”方法,做到以“情”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亲切大方,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习兴趣,拉动学生思維,引导学生积极质疑,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乐于学习。
  2.展示目标,学有所指
  目标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其表述方式如下:
  (1)目标应该清晰呈现学习结果、认知条件;
  (2)目标要从整体上体现三维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分段目标,且不可割裂;
  (3)目标要可观察,可测量,即表达目标时用行为动词表现心理变化;
  (4)目标要导教、导学、导测评,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目标,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要重点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相同教材、基本相同进度、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目标要求。不要让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抹杀。教学目标分层有利于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确保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中等的学生“吃得好”,学习困难学生“吃得了”。
  3.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以“导学案”为载体,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
  依托学案,学生至少有这样几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对话中的引领学习等。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实施激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与交往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教师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
  4.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科学设计课堂达标练习,突出本课重点难点,凸显分层推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训练,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当堂纠正,强化方法。在训练这个环节,教师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把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现程度的推手。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学习技能得以训练并提高,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5.反馈小结,学有所思
  在教学结束前,留适量的时间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小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表,并努力做到:
  (1)建立逐级反馈系统。根据课时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反馈意识,做到课课有反馈。
  (2)促使信息的多向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对练、互相批阅、组际竞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变原来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小组之间的多向交流,增加学生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能力。
  (3)及时评价,积极鼓励。使学生充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中。
  “双有”课堂实施保障
  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有趣性与有效性,我们研发了《“双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任务;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兴趣是否浓厚;教师预设的目标学生能否达成。并且我们还制定了《学困生主动学习情况课堂观察量表》,用于观察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否有变化。我们还通过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教师评先等制度来保障“双有”课堂的“257”教学模式落地生根。
  “双有”课堂实施成效
  “双有”课堂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全校教师共计32人次获国家、省、市优质课、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微课评比等课堂教学相关奖项。10余人次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生英语》及《教育科学》上发表论文。同时,我校数学、化学学科开发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与教辅。
  “双有”课堂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们敢于表现,勇于表达,课后主动找科任老师解惑。“双有”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真正学堂、教师成长的真正讲堂。
  (作者单位:武汉开发区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人工营造20年生5种阔叶树水曲柳、刺楸、紫椴、色赤杨、白桦与红松形成的混交林及人工红松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项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着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它以课内大量阅读为载体,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淀学生涵养,修炼学生人品,提升学生品味。"语文主题学习"正是践
有效性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底线要求,而要达到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关注”。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包括学习兴趣和主动程度两个方面。兴趣是基础,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意思且有利于达成目标的学习活动。  教学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Part A Let
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核心内涵聚焦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武汉市江汉区小学语文尝试构建“三立”作
目前,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最后都是以文字化和符号化的形式反映出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因此,阅读作为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具备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功能。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彰显德育功能,是英语教学不可偏离的方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具有思想性的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情感、志趣和个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