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间大块植骨修复脊柱结核性骨缺损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ly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0年以来共施行大块髂骨椎间植骨修复中下胸椎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后骨缺损32例。适应证为病灶清除后缺损超过1节椎骨,距离大于3cm者,残留上下椎体厚度即植骨床厚度大于1cm。本组32例,随访时间6月~14年,平均3年6月,均在6月内新生骨明显,植骨块位置良好。随访2年以上者25例,部分患者脊柱后凸畸形和侧弯有所矫正,结核无复发。本文对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原则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其效果满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期刊
Steffee手术是治疗脊柱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1988年6月~1991年3月我院应用此技术治疗各种脊柱疾患32例,手术效果满意,优良率82.6%。滑脱的平均复位率58.5%。其主要并发症为神经根刺激症状,掌握好螺丝钉进针位置及方向是手术的关键。本文表明此手术克服了Luque等手术的不足,椎板减压更彻底,手术效果更好。术后不必长期卧床。是目前治疗脊柱滑脱、椎管狭窄等疾患的一种理想的新手术方法。
期刊
期刊
我院自1985年9月~1990年5月,应用骶孔滑脱钢板内固定复位疗法治疗15例腰椎滑脱,同时施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复位满意,平均复位率80%,其中8例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6.4月,无再滑脱,椎体间融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作者认为复位对治疗腰椎滑脱有重要意义;骶孔滑脱钢板利用杠杆作用复位力强,内固定作用牢靠;后路椎体间环钻法融合术简单可靠;本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由于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一脱位认识不足,常得不到正确处理,存在潜在性危险,一旦再次损伤将引起残废或死亡,故须引起重视。我们于1982~1990年对15例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作了上颈椎前方融合术。本文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1)上颈椎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价值。(2)上颈椎前外侧融合术较后方枕颈融合术或后方上颈椎融合术安全可靠。(3)强调颅钩牵引和熟悉颈部解剖,并注意细致操作是保证上颈
期刊
经解剖测定正常人体干燥骨骼16具,从T1~L5的共544个椎弓根。椎弓根呈椭圆形,纵径明显大于横径。本组资料将有助于对螺丝钉大小的设计,以及手术中的钉进入点定位和方向控制。同时对椎弓根钢板和螺丝钉强度,进行了生物力学的测试,优于其他脊柱内固定器械。自1987年1月~1989年2月共进行20例拱形椎弓根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年龄21~63岁,包括胸腰椎骨折脱位9例,退行性变腰椎管狭窄4例和腰椎滑脱症7例
本文报告100例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PSSF)治疗前后的X线定量分析结果。观测椎弓根螺钉位置、螺钉与连接杆的夹角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程度。提出校正钉杆角概念。结果,上、下校正钉杆角之和与骨折后凸畸形的纠正呈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01)。因此,可以认为椎弓根螺钉位置是骨折能否复位的基础,而钉杆角是骨折复位中的关键。
期刊
我院1986年6月~1989年12月收治脊柱侧弯54例。根据术前Cobb角的不同,全部病人分成两组。60°~120°为第1组,采用肋骨成形和脊柱融合。40°~60°为第2组,仅采用脊柱融合,不行肋骨成形术。术后随访1~3年,病人的外貌较术前有明显增进(包括剃刀背Cobb角和身高),脊柱融合坚固,肺功能近于或超过术前水平。作者指出在严重畸形的脊柱侧弯治疗中肋骨成形的重要作用,并且术前肺功能有严重障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