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最讲“理”的专业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角:机械工程
  专业分类:机械类
  实力院校: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适合人群:除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沉稳缜密的心思外,灵动的创新“idea”会帮助你更加合理地完成设计目标
  选科要求:普通高考中,只招理科生/新高考选科:物理(必选)(仅供参考,以各省份高校实际招生要求为准)
  从小小的螺丝钉、齿轮,到灵动的机器人,再到举重若轻的“钢铁巨人”起重机,再到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飞机、潜艇……机械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构建了缤纷绚烂的世界。机械工程的世界,可以说是充满“理”的世界,所谓“理”,即自然科学规律,恒定而井然有序。如果你没有进入过机械工程的知识世界,你永远不会发现这里其实充满了乐趣。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也
  机械工程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历史源远流长。农耕机械、纺织机械、战争机械,无不彰显着机械工程独有的魅力。从历史走来的機械工程,从不会有壮士暮年的悲壮感,而是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当今所处的机械时代中,工厂里轰隆作响的车床、马路上飞驰的汽车,都是机械工程发展数百年以来,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晶。
  新时代环境下的机械工程是机械科学的总称,该专业涉及机械基础、工程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以物理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结合机械结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特殊性原理,应用数学的分析计算过程,共同构筑起充满“理”的机械世界。
  由于机械工程是一种“宽口径”的专业,其研究的主要领域包含众多方向,可以说包括了机械的“全生命”周期。从“出生”的机械结构设计计算,到赋予其动作和特质的机械运动轨迹和受力分析的“成长”,再到大量生产过程的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流程设计等“繁育”机械理论研究,通过这样的机械过程研究,带你领略机械的“全生命”周期。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机械工程属于工学中机械类大类招生中的一级学科,而下属的二级学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在本科一、二年级一般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械制图、大学物理、C语言等。该阶段的课程主要为一些基础理论,是今后学习机械专业知识、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其中,机械制图可谓是唯一一门看起来很“机械”的课程。比如三视图的绘制,要求作为工科生的我们具有较强的空间感还有很好的绘图能力。除了能力上的“硬件”条件,还有“软件”条件。比如减速箱的设计,一根轴上就有着众多零件,每个零件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耐心和专注,在设计的过程考虑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协调地设计安排整个系统。
  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往往挠头苦思也无法想象出复杂的空间结构;做机械制图课程作业时也曾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画图到快完成时,才发现有一个零件无法合理装配,只好推倒重来……可就是这样的不断打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才能换来安全可靠的设计和运行的高效率。
  到高年级时会开设专业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气动技术基础,等等。各项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机械专业的特性进行分析应用,最终实现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扩展。
  机械之用——“内外兼修”
  首先,是一条稳定宽广的就业路。正是由于机械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其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因此你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小到一个零件的加工生产、机器人的开发设计,大到“国家重器”的设计制造,都需要机械行业的从业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总有人认为机械是夕阳产业,不会像互联网这样的朝阳产业活力满满,但依我看来,机械就像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水,不疾不徐,健步发展,以其黄牛般的隐忍和奉献,扛起社会发展的底层基础。也正是这样的行业特性,渴求着年轻人的加入,一代代机械学子的传承和发展,未来才能不断地取得更高的成就。
  其次,是严谨的工匠精神。机械虽然看起来枯燥,讲求符合科学逻辑,但经过机械工程专业的洗礼,我们会在心中烙刻严谨的工匠精神。再小的螺丝钉,再小的齿轮,也是“细节中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机械系统的“生死”。正是这样的工匠精神,让我们从不厌烦机械的工作,在成规中思辨、思变,完成机械设计上的突破。这样的精神会伴随着你,不管你投身于哪个行业,都将成为你的财富。
  最后,是系统的思想方式。所有的复杂系统都是小小的零件组装而成的,此时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就成了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考环节。身为工程师的我们,要把握的是整体的框架感和局部的细节。经过机械工程专业的打磨,在今后遇到事情,我们总会有系统的思考方式,由整体到局部,能够系统性地分析问题。也有专业老师和我们说,机械工程出身的人之所以往往成为项目管控的总工程师,就是因为具有这样的整体构架的能力。
  机械之魂,“武动乾坤”
  当你选择了机械工程,拿起钥匙走进机械的世界,你会从一个小小的零件出发,从一对齿轮啮合、传动开始学习,可能你也会质疑这样的学习过程略显枯燥,可就是这样的一对齿轮,在你不断地学习之后,会转动你的世界,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你是否充满探索精神,渴望探求最真切的自然科学规律,渴望点石成金,为冰冷的钢铁赋予新的灵魂?这些渴望,都会在机械的世界里得到满足,机械的宝藏也在静待着求知若渴的你去开启!
  ·就业小贴士·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通常会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包括机械制图、技术测试等;研究生学历将会带给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项目经验,你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研究性工作,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或是机电控制系统设计等。
  机械工艺师
  机械工艺师具备机械制造相关专业知识,可进行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等相关工作,负责结合工程设计师提供的机械制图图纸,进行工厂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保证产品在工厂的顺利生产。工作要求大量的生产经验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能体会到从设计图纸到工业生产的实现过程,何尝不是一种神笔马良般的快意?
  机电工程师
  机电工程师可以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级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如果你在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机械电子相关的自动化控制相关领域感兴趣,可以尝试机电系统的设计研发工作。古有女娲捏土造人,今有机械工程学子创造奇迹。让智能机器人实现行进并躲避障碍物,电控系统结合机械装置完成各种动作,这样的奇妙功能就是在我们手中实现的。
其他文献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几千年来,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茶,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了茶文化。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六之饮》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本草》一书中也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
期刊
前阵子,朋友和我聊起最近的困惑,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心理学上总说人需要‘自我接纳’,可我觉得,每个人身上就是有很多的缺点。难道说要无视这些缺点吗?这不是在给自己的懒惰和不思进取找借口吗?”但其实,这是对自我接纳的一种常见误解。  自我接纳,其实是指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自己所有的特点,无论那些特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指的是,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而不至于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够好”。而我
期刊
·专业小百科·  本文主角:日语  专业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  实力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  适合人群:喜欢日本文化、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  选科要求:物理或历史(选科要求仅供参考,以各省份高校实际招生要求为准)  提起日语,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呢?是日本动漫里路飞的热血宣言,还是夏目的温柔嗓音,或是悠扬婉转的日语歌曲?相信多数人对日语,甚至对日本的印象都是从日本动漫里获得的吧!  作为
期刊
认识默,是在三年前刚入大学的时候。  我在新生报到处,翻来覆去地把手上的几张传单看了个遍。“同学你好,请问是文院的新学妹吗?我们院学生会宣传部正在纳新,期待同学你的加入哦。”一位学姐抱着一摞传单积极地走上前来跟我打招呼。  学姐给了我一张精致整洁的传单,见学姐并没有要走的意思,我站在原地仔细地看了起来,边看边用余光瞄一眼站在一旁微笑的学姐。“学妹可以回宿舍认真填写一下我们传单背面的报名表,我们会举
期刊
免疫学是什么?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宙斯送给了潘多拉一个漂亮的盒子,并警告她不要打开盒子。有一天,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盒子,结果一团烟冲了出来,这里面包含了各种瘟疫恶疾。当潘多拉慌忙再盖上盒子时,只剩下“希望”在里面,但钥匙却不知所踪。就像这个神话故事所说的那样,人类为了获得“希望”,从古到今,与疾病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殊死斗争。最终,人类找到了潘多拉魔盒的科学钥匙——免疫学。  
期刊
暮色四合时,我放下手中的书,跑到田野里去找干活的妈妈。  她拿着锄头,站在一片油菜花前,望着地上刚被她除去的香菜。我看着这个场面,觉得有点伤感。初春时,妈妈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兴致勃勃地种下香菜种子,边种边期待着香菜长势好、香菜行情好。可惜的是,受疫情影响,村子里没人跑运输,也没人收香菜,妈妈只能将青葱的香菜全部除掉。  “妈妈,是不是很难过,白忙了一季。”庄稼人,最难过的事莫过于亲手除去自己种的菜
期刊
如果有人说你一事无成,请你记住:你还有机会去改变,你不是个懦夫。  ——题记  以前的我,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只会玩游戏的学生,从造梦西游到洛克王国,我已经在网络的世界里沉迷了太久。高中入学时49分的英语成绩,全校排名倒数第一,我却做着上清北的白日梦。这让我在很多人眼里如同一个“废物”,无可救药。难道,大学对我来说只能是梦吗?  尽管白天的我吊儿郎当,但有些画面经常在夜深人静我放下手机的那一刻浮现在
期刊
我不知你是否像曾经的我一样,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却埋着头不敢举手回答;明明成绩还不错,却不敢在亲戚面前承认;明明别人没有恶意,却连他们微小的表情变化都要翻来覆去地揣摩。我不知你是否像曾经的我一样,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厌恶自己的孤僻,羡慕别人的开朗……  2018年8月,我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来到了上海读大学。曾经我是一个备受老师同学喜爱的学霸,但到了这里,我变成了一个只会躲在角落里的女孩。  班里的同
期刊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会在自我介绍中用斜杠来区分,比如,李华,摄影师/短视频博主/作家。  虽然“斜杠青年”是近些年才出现的热词,但“斜杠”现象并不是新景象。其实,很多我们熟知的名人,在他们的时代也是资深的斜杠青年,一起来了解一下
期刊
刚懂得爱美的年龄,我喜欢穿蓬蓬的公主裙,配上一双水晶小凉鞋,在高高的马尾辫上夹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结。上学途中,我的背挺得比電线杆还直,走路都带着风。后来,逛商场时,我的眼睛自动屏蔽了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钟情于简单朴素的款式,唯恐成了人群中的异类。几年下来,我的衣橱里是清一色的白与黑。  七八岁时的我是个“小明星”,出去旅游定要拍照留念,镜头前,每次都喜欢摆“V”的手势,亮出两排整齐的牙齿,或者故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