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会老无所依吗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被问及最近在看什么书,还时常有大学生让我推荐好书。这是个尴尬时刻,因为我正在阅读的书的确不多,奢谈推荐;这是个惭愧时刻,作为传媒人不读书不堪当此职。
  但我以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状况。我们买书成捆,但读书寥寥。
  按摩尔定律,未来十年人类有望将2400万本书载入一粒晶片之中,真正实现“于一毫端,现十方世界”的理想。
  关键是,读书越来越方便,而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试问自己,你会花多少时间阅读你家书架上的书?而每天花在电子浅阅读上的时间又占去了多少?
  电子媒体不但占去了“垃圾时间”,还占去了我们整块的时间。不信就问问“微博控”们,他们相当一部分工作时间和大部分“垃圾时间”是否都贡献给了微博。
  与此同时,图书、报刊的生存环境正被新媒体不断蚕食。据了解,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一些档口准备撤租,因为经营已经难以为继。年轻从业者正忙着投向新媒体的怀抱。
  “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难以成立
  最近,有人提出“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这是与新媒体赌气的提法。面对新媒体,有一点必须明了:中国读者的免费习惯难以更改。美国的收费模式在中国注定难以实施。电子版一旦收费,立马无人下载。你们面对的是一群被免费模式惯坏了的读者。
  移动阅读渐成大趋势。最新研究表明,人们的“垃圾时间”被“扶正”,等人等电梯的时候就是掌握资讯的良机。勾兑微博正成为饭局主题,现场加关注替代了名片,私信聊天正取代MSN。
  当然,相关论坛上不少学者安慰说,数字媒体在整个传播中起到的是配合、互补作用,我们依旧需要电视、广播、杂志。
  看数据说话,2010年中国广告预算总体投放在数字媒体上的只有10%~15%,但增势迅猛,其中汽车投放新媒体占比在30%~50%,数码产品投放占比达到了70%。
  新生代还会看报纸吗?如果在地铁里可速览新闻,到办公室还看什么报纸?你撤掉报纸电子版,自有人提供,且免费报纸正如火如荼。
  杂志的生存环境稍微好点。凭版式抓人,凭深度取胜,凭教人品味,风景尚好。杂志还能生存多少年,8~10年是最乐观的估计。因为新媒体取代纸媒,在中国要考虑两个因素:城市化与代际更替。城市化需要杂志的教化功能,农民变市民,市民变公民;代际更替则保证了至少这几代老人还仍是杂志的忠实读者。
  前几年还有人在提“传媒是中国最后的金矿”,现在没人提了。新办一份报刊的成功率几乎微乎其微。但也有例外,如以信息精萃和再加工为本事的《看天下》、《博客天下》,仍能趟出一条生路。这说明,在这个海量资讯爆棚的年代,人们求简求精的需求仍是个大市场。或者,今后选择资讯、选择立场的本领能成为在资讯大浪里淘金的生存之道。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渠道为王,内容为王后
  杂志社的实习生问,为什么尚无《新周刊》iPad版?
  必须算清一笔账:从iPad版获得的微小订阅收入,加上与母刊广告套卖所得的广告收入,值不值得?因为你毕竟投入了人力物力,且不论电子版对母刊的冲击——许多读者可能因读电子版而不读杂志,由此引发实体发行量和广告额的损失。但不出iPad版又等于等死。
  2011年圣诞节,美国儿童最渴望的礼物是一部iPad。屏幕化生活正成为新生代的大势,他们遇屏幕总是不由自主要划一下,尽管有些屏幕还划不动。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产权才是财富。在推出电子版之前,先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中国还没有这个习惯,或在未形成新的游戏规则之前,就养成了坏习惯。
  为什么《中国国家地理》的电子版成功?因为图多文少。我从来就认为,对iPad阅读还是个时髦,它不是学习的载体,更非思考的载体。采访宏基电脑中国区CEO时,他也这样坚持。他进一步指出,学习和工作,永远是笔记本电脑。
  为什么电子版在美国能成功?一是提供资讯能赚钱、卖广告,二是打造高级俱乐部,使之成为数据库营销的平台。
  作为传统媒体人,我更关心的还是传媒传播的内容品质。因为阅读的思考状态,能让人进入某种冥想。而电子媒体只会培养“划划族”或“点点族”,心态浮躁。
  黄升民说得好:“人们常常说未来肯定是内容为王。事实上如果现有的版权制度和现有的内容产业不做一些重大的调整,内容为王实现不了。内容很重要,但是内容的生产者就是矿工而已。”是的,纸媒把内容卖给商业网站,收入颇微,基本是只赚个影响力,但好报道、好记者、好设备都要花大钱。
  面对新媒体浪潮,按乐观者的说法是“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杂志成为媒体中的媒体,但化身不一定为纸质了。传统媒体和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人,将老无所依……
  渠道为王,内容为王后;王只有一个,王后可以众多。中国移动和iPad是王,我们这些内容提供商是王后。老王后寂寞在后宫,只有回忆当年风光,唏嘘不已。
  
其他文献
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侧重听、说训练而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的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们研究的焦点之一,特别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
“这一年,不平凡。”  滇池杂志社总编辑李伟峰在《滇池》大事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作为昆明十年报业大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李伟峰深知期刊界的竞争比报纸来得更惨烈。报纸可以说“唯快不破”,期刊却讲究“稳准狠”。“稳”是质量稳定重于一切,“准”是正确的市场导向,“狠”是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李伟峰思绪飘飞,回到了《滇池》杂志涅槃重生的那些岁月……     发展篇:云南文化产业中的亮点  改版前的《滇池》
中国的古诗词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的流传下来,许多的古诗词中所描述的风景美轮美奂,所写的人物生动形象,所写的意境空灵淡远,语言生动有趣,韵律优美宜人,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古诗词作为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弱,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在此。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呢?今天我
为增强教育的综合服务能力,帮助家长解决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的问题,2018年春季,我市开展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这一政策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环,在几个月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报业发展迅速。本文采集了从1990年到2010年,台湾影响力最大的两份报纸——《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中关于大陆报业发展状况的23篇报道,分析历史纵向时间维度下的台湾报道中,客观呈现出的大陆报业发展路径及图景。  关键词:台湾媒体 大陆报业 发展图景  1988年元旦,国民党解除了在台湾执行了近40年的报禁政策,此后台湾媒体才得以发展,对大陆同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多。本
鲁迅曾经愤激地写道:“为什么人类变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这就是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看到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中,一伙成年人对求职者刘俐俐一边倒的苛责,我心里在说,又一个站起来的猴子被咬死了。不过,与节目现场主持人和嘉宾一边倒的情形大相径庭的是,网络上200多万网友几近另一
随着我国逐渐开放低空空域,民用无人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无人机驾驶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无人机训练机构在训练初期普遍采用无人机模拟器对驾驶员进行训练,无人机模拟
首先阐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选择的关系,并对接受式学习的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对接受式学习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了有效教学视野下接受式学习的评价标准。
语文学科具有丰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语文教材中,合作教学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小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也是实施教育改革所要求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