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在“意外”中闪耀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son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忠实的传递和被动的接受,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现时生成课堂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思维与新方法,即会出现许多“意外”。如何有效地应对课堂中鲜活的、稍纵即逝的“意外”信息,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呢,谈谈我的做法与收获。
  1.因势利导。激发兴趣
  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在教学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时,为了让学生对温度计原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我演示了一个插有玻璃管的锥形瓶放到热水中,本想让学生观察液柱随之升高的现象,谁知刚一放进去,旁边一个突然大喊:“咦!液面下降了!”“下降了!下降了!”又有几个同学嚷起来,还没注意这一现象到同学听到后却哄堂大笑。“你们观察很仔细,请继续仔细观察。”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大家顿时鸦雀无声、瞪大眼睛注视着玻璃管中液柱,一会儿,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上升了!”“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液柱为什么会先下降而后又上升呢?”学生们热烈讨论起来,有一学生举手回答:“在水煮金鱼实验中我们知道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当把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时,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增大,里面的水温还没来得及升高,几乎还没膨胀,所以液面下降。当热传到了里面,水温升高,体积膨胀,所以液柱又升高了。”“分析的非常好!”下面一片掌声。我认为这样处理,鼓励并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2.顺势拓展,激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能完全顺着老师的思维,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学生思维与老师一致,否则学生的创新思维怎能得到发展呢?
  同样在学习《温度计》这一课,学习到温度计玻璃泡内感温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时,一学生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还有水!”“水不能做为感温液体。”我随口应答了一句。“为什么呀?况且水还便宜呢?”学生反应也非常快。本想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但灵机一动,看看他们的知识面怎样,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讨论一下,水究竟可不可以?”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很快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到了冬天水会凝固,温度计会冻坏。”“水到100℃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后会把温度计给涨破。”“我在一本书中看到水从0℃到4℃时是热缩冷涨的,4℃以上才热胀冷缩,这跟温度计的原理不符。”老师这时及时鼓励:“想不到同学们的知识面这么广,思维这么积极,你们讲的都有道理,只不过有些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本章学完就知道了。还有一个原因到初三学习比热容时就理解了。”这样几乎不用老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既激发了学生思维,又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再比如在《内能》这节课中,多数同学利用气球快速的放气来感受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即表现为气球的温度降低,但是有一个学生却把气球用力吹破了,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教学秩序大乱。我及时引导:“请吹破气球的小组同学赶快瞧一瞧、摸一摸。”正当所有同学都觉得莫名其妙时,哪吹破气球的同学说气球碎片时有水,我说:“是你把口水吹进去了吧?”那学生极力争辩“我没有把口水吹进去。”“我相信你没有把水吹进去,那气球碎片上的水是哪来的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终于明白这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而液化的条件是要降温,说明气球吹爆时里面的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气球虽然没有了,但却起到了同样的教学效果。
  3.顺其思维,焕发活力
  探究停留在问题表面,学生不感兴趣,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发现的一些问题有时正中“要害”,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并把这些“闪光点”激活,进行深层交流,把课堂推向高潮。
  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节教学中,我在引入新课后,让学生大胆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生们的思维特别活跃,猜想很多:电流在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的过程中,电流将越来越小;亮的灯泡中流过的电流更大一些;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串联电路中距离电源两极越近,电流越大……学生们或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或以自己的一些前置知识为依托,在他们想来自己的这些猜想都是正确的,别人的猜想也有一定的道理。至此,科学探究已是必然。用实验验证了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学生们加深了认识。对于那些原来猜想错误的学生,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更使他们收获很多。在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时,有位学生说得好: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时,只有通过科学的实验,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已远远超出了实验结论本身。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通过师生结伴,同伴互助,课堂共同成长,形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科学素养,提升人的精神状态,焕发课堂师生生命的活力。
  4.学会倾听,发散思维
  学生对教师“权威”有一定的认同,因此,不是每个学生都敢于“据理力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控制时间,教师匆匆结束学生的发言,这在课堂教学中相当普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敢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验与想法,与学生进行心灵互动。
  一位同学在猜想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浮力和物体的温度有关”,预习过的同学或许会嗤之以鼻,但敢于猜想、勇于回答本身就应该肯定,更何况,当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一定,其体积必然变化,所受浮力能不变化吗?当这位同学把浮力知识同热、密度等已有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后。不就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吗?这也许会使课堂背离教师原本的设计,也许这节课的预设任务因此而不能完成,但探究中的创新、活动中的亮点也正在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就在此时被激发,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从此对物理有了极大的偏爱。
  总之,教学不再是忠实的传递和被动的接受,它不仅是课堂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生成”正是对教学过程中生成可变性的概括,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巧妙、艺术地处理课堂中的“意外”,善于发现生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这样精彩的亮点往往就在意外中闪耀,课堂也就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分析 本题是一道求解带电质点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现在有不少竞赛辅导资料选用此题作为能力训练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支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要求党员在影响学校发展和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处“站出来”。一、在保障监督上“站出来”发挥
期刊
中罗两国都是非英语国家,因此,罗马尼亚的英语教学在许多方面与中国的英语教学具有可比性和可借鉴性.本文从课程性质、教学语言、教学模式、评估方法和师资培训五个方面比较
物理课程改革要求:破“我传授你接收”的传统教育方式,立“教师领航、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破“学生等、靠、要”的学习方式,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破“只關注结果”的甄别评价方式,立“过程结果并重”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为了更好地做到“三破三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物理方法探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1.让学生合作、交流与评价——师生交往的开放  我国新
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温下电阻完全消失,并且出现完全抗磁性的一种新奇的量子观象,因其优异的性质,在材料、能源、交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梳
在很多高中物理奥赛辅导资料中,有下面这样一道题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谈几点做法.rn一、重视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rn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
笔者在调研了近几年全国百余份中考试题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中考命题应遵循的十个基本原则.rn
物理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成功的一门学科,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人们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提供指导.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研究
毕奥-萨法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解决了空间中的电流在另一位置产生的磁感应强度问题,指出在空间中的电流元在某点P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其到该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