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将军”张治中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治中,人称“和平将军”。蒋介石八大金刚之一。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张治中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同时,张治中又以其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这位唯一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多次直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国共”往事?
  
  “一二八”主动请战,留遗书赴前线
  
  1932年1月28日深夜,驻沪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失踪,向上海第19路军发起猛攻。以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的19路军主动回击,“一二八”淞沪抗日的战幕惨烈揭开。
  此时,蒋介石已经退职下野。1月29日晨,蒋介石获知事变颇为意外,他在日记中说:“闻昨日对上海日领事要求已承认,彼已满足,且表示傍晚撤兵,何乃至午夜又冲突也。”同时,蒋介石判断“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唯有与之决一死战而已。”
  他发出一道通电,电文中称:
  “我十九路军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际,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义之暴日相周旋。”
  此时,身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张治中心急如焚,他说:“中央部队散在各地,而因蒋下野,群龙无首,一时未易集中。”
  同时,他对19路军的处境十分清醒:19路军孤军在沪作战,决不能久持,应该予以增援。
  
  2月初,蒋介石在浦口会晤张治中。
  
  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战:“我们中央的部队必须参加淞沪战斗才好,如果现在没有别的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蒋介石马上让何应钦调动散驻在京沪杭的第87师、88师、中央教导团,合编为第5军,任命张治中为第5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率部开沪参战。
  2月16日,在淞沪抗战第19天后,第5军军长张治中登上抗日战场。在出发赴抗日前线前的15日深夜,他起身开窗户、面向故乡写下一封遗书:“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第二天出发前,张治中将这封遗书交给了挚友陆福廷。
  张治中自2月18日率第5军进驻刘行镇,接替19路军部分防地开始,直至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庙行一役将日军第9师团和久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歼灭殆尽,庙行、江湾间,敌尸堆积如山,达三四千具之多。中外报纸,也一致认为此役是沪战中我军战绩的最高峰。
  多年以后,张治中回忆起这次生平第一次反抗外敌之战说:“这一役牺牲是应该的,生还算是意外的了。”
  
  让女儿张素我断学业归国抗日
  
  1935 年,20 岁的张素我独自登上了一艘轮船,来到英国西南大学学习教育。此前,张素我是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她还没有毕业就离开了这所声名赫赫的学校。没想到的是,两年后她再度肄业,回到了国民党高官避之不及的战火中国。
   “我还没有毕业,父亲就发了多封电报要我回国。”正在英国留学的张素我满心欢喜等来的家书,却是口气严厉的电报。
  张治中告诉女儿,此时的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令她迅速回国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去。
  张素我回忆起当时的感受说:“我怎么也得读完我的学士学位再回来,当时是这样想的。可是我父亲一定让我中断学业,回来参加抗战。”
  1937 年的8 月,张素我中断学业回到中国,迎接她的不是父亲慈祥的笑脸,而是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
   “来接我的人说,你爸爸现在在苏州那里准备战斗了,要到前线去了,你赶快到苏州去看一眼你爸爸。”8 月11 日,张素我在苏州见到阔别两年的父亲后,“父亲叮嘱我速回南京帮助母亲,照顾好弟弟妹妹。当天晚上张治中便率部赴沪作战。”12 日,张素我到了南京,家里也知道父亲要上战场,“但没想到第二天,战争就爆发了。上海顿时变成了战场。我在南京待了两个多星期,母亲决定和我带着弟妹们一起迁往安徽老家”。
  从1937 年8 月13 日到9 月23 日,张治中不分昼夜指挥大战,以致体力疲惫到不堪想象的地步,加上在苏州遭到蒋介石的指责而精神苦闷。张治中决心致函蒋介石辞职,含泪告别将士离开了战场。
  
  没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在十年“内战”期间,“国共”两党兵戎相见,军事斗争日趋激烈。为了避免与“中共”作战,不违背自己的救国宗旨,张治中主动请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教。
  1938 年,张治中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他恢复了与“中共”隔绝了十年的友谊关系,在湖南维护与“中共”的合作关系。当时徐特立是“中共”派驻湖南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也常去长沙。张治中在湖南任内期间,与中共领导人融洽相处,“即有小事故,我们也能开诚布公。”
   “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向何应钦陈述意见,认为“对共产党问题,应有冷静之考虑,慎重之措施,勿任有成见而好冲动者为无计划、无限制之发展”。 在国民党研究“皖南事变”善后处理办法的会议上,他因反对撤销新四军的番号激怒白崇禧,质问他:“你身为政治部长,如何能说此种话!”
  1946 年2 月25 日,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在重庆签订军事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小插曲。在整编数字方面,“中共”初步要求16 个军48 个师,而蒋介石则始终坚持“12师之数,乃中央所能允许之最高限度”。最后“中共”让步,希望整编成24 个师,最少20 个师。张治中特别同蒋介石作了长谈说:“‘中共’本来拥有正规军100 万,民兵200 万,现在愿意从48 个师的要求降为24 个师,最少20 个师,是很大的让步,我们是可以考虑接受的。”还特别指出:“国军整编后缩成50 个师,仅指陆军,此外还有海军、空军,陆军中还有其他兵种如宪兵、工兵、炮兵、轻重兵等,‘中共’是没有的,我军始终占极大优势,希望到此达成协议吧。”两人正争得面红耳赤,蒋介石的随从参谋皮宗敢陪同马歇尔进来。马歇尔见状甚为惊讶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蒋介石气愤地说:“我正在和共产党代表谈判!”
  
  重庆谈判毛泽东住张治中官邸、张三到延安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事。张一纯说,“早在1943 年夏季的某一天,蒋介石就突然约父亲去说:‘我想请毛泽东到重庆来,你觉得好不好?’”张治中曾对此回忆说:蒋介石随后就亲笔写一封给毛泽东的信交我。此时,恰逢林彪即将回延安,我在家为其饯行,那天晚上就把信交给了林彪。
  在毛泽东应邀到重庆之前,“国共”双方实际上早有接触。1944年5月,国民党方面派张治中、王世杰为代表与“中共”方面派出的代表林伯渠、林彪等,相约到西安谈判,这是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前奏。
  毛泽东来重庆前,张治中陪周恩来到桂园看房子。那时,年幼的张一纯非常好奇,跟在他们身边边走边看。在看房过程中,张治中告诉周恩来:“为了保证毛先生的安全,我决定派政治部警卫营的一个手枪排担任警卫工作。”周恩来听后略作沉思,说:“这样一来,发生任何事情,责任都是你张治中的。我建议,你把这个责任推给重庆的警备司令。你的人可以换成便衣,做内部保卫。”
  张一纯说,父亲深感这位老朋友的信任和良苦用心,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
  张治中带着秘书、参谋、副官和厨师搬往复兴关(旧称浮图关)的梅园暂住,让夫人迁往山洞乡下。张一纯和妹妹素久是年纪最小的两个孩子,正在德精小学上学,“因学校就在桂园附近,所以没有搬走,与工勤人员暂住进平房”。
  除调来一名厨师外,其余都是桂园原有人员。毛泽东从机场来到桂园,先在客厅休息。
  毛泽东在桂园期间和周恩来住在楼上,王炳南则住在楼下客厅后面一小间里,外人进楼、上楼,都需经王炳南安排和陪同。
  桂园是“国共”双方代表的谈判地,除了白天谈,更多的是在晚间谈,还经常谈到午夜。
  桂园也是国民党特务猖獗活动的场所。他们在桂园盯梢,有的化装成小贩、有的打扮成人力车夫、有的在桂园传达室打听来见毛泽东的人士。
  “双十协定”签订后,基于毛泽东回延安的空中安全,张治中又亲自伴送毛泽东坐专机回到延安。张素初曾回忆说,“后来听说路上曾出现险情。(我)来美后,80年代任职于纽约《中报》,该报社长傅朝枢先生告诉我,他曾当过山西省军阀阎锡山的机要秘书,见到一份机密文件,计划在毛泽东回程路上经过西安时,对他下手,后因父亲陪同未能执行。”
  “这是父亲第二次到延安,此后他每次到延安时,毛泽东都亲自迎送,并为他举办盛大的欢迎晚会。”张一纯说。
  第二天,张治中等飞返重庆时,毛泽东亲自到机场送行,并送上延安特产:皮筒、精毛线、粗呢、红枣等。在去机场的路上,毛泽东和张治中同乘一辆汽车,毛泽东说:“你对和平的奔走是有诚意的。”
  张治中问:“怎见得?”毛泽东说:“有几件事情可以证明:第一件是你把《扫荡日报》改为《和平日报》;第二件是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被你撤销了。”
  1946 年3 月4 日下午,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组成的军事3 人小组从绥远乘飞机抵延安。
  在延安机场,毛泽东陪同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一起检阅延安卫戍司令部仪仗队。“在当晚的欢迎晚会上,父亲对毛泽东说:‘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了写上一句,张治中三到延安。’”
  张治中讲完话走下台回到座位时,毛泽东对他说:“你将来也许还要四到延安,怎么只说三到呢?”张治中说:“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你们就搬到南京去。延安这地方不会再有第四次来的机会了。” 毛泽东说:“我们将来是要到南京去的,听说南京很热,我怕热,希望长住在延安,开会再到南京去。”张治中回忆说:“我三到延安,他(毛泽东)每次都亲自到机场迎送,和我恳切谈话,还举行欢迎晚会,请我讲话。”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有一次请张治中吃饭,他指着张治中对同桌的人笑着说:“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其他文献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理论多、实践难以理解的问题,应用STC89C52单片机,联合教学中的传感器,设计相应的检测装置,从检测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测试展示等
本文中主要刻画了给定阶数且支配数为1的图类中最小特征值达到极小的图的结构。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风险管理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了风险管理中的市场风险度量的方法,具体介绍了基于投资组合的收益(或损失)函数的分布函数提出
在Fe_3O_4存在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和还原剂,利用简单的一步法制备了Fe_3O_4@SiO_2/Ag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得的Fe_3O_4@SiO_2/Ag纳米复合物对罗丹明B(RhB)具有较好的
建国之初,我国人口开始了快速的“转变增长”,即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结果人口增长加快。根据孙沫寒先生编撰的《中国计划生育纪事》,195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37.00‰,死亡率18.00‰,自然增长率19.00‰,年增人口1039万。到1953年时,全国人口出生率37.00‰,死亡率14.00‰,自然增长率23.00‰,年增人口1337万。   1953年,为了配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同时也
近来我中国人的思想议论,都是大声疾呼,怕中国沦为非、澳。这都由我国民文明的进步日进一日,民族的思想日长一日,所以有这样的影响。
将优化设计理论引入到CAD,CAE,VD技术中,既能够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方案,又可以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本文利用基于有限元法的ANSYS优化设
与东欧其他国家不同,罗马尼亚的社会变革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当时的领导人齐奥塞斯库成了东欧剧变中最悲惨的领导人,剧变中,他领导的政权数日内被颠覆,他和妻子被以“屠杀6万人民
20多年前,原苏联东欧地区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国家格局发生重组。在此过程中,曾在这个地区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复存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逐渐转向
课堂交往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人际沟通活动,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当今现实的课堂交往中,却存在着诸多偏误,导致课堂交往的变异,并阻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