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要求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和合作来学习和巩固高中数学知识。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既是我国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对知识的模仿和记忆,而必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和合作来学习和巩固高中数学知识。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将知识传承、能力培养、主动探索以及合作交流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数学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界定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或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指的就是有效的教学,在这个定义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意思:
  (1)有效果的教学:教学活动的实际结果与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吻合度较高;(2)有效率的教学:教学活动的效率可以表示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或者是有效的教学实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大,说明教学活动越由效率;(3)有效益的教学:不但强调教学有效果,而且强调教学的效果符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从上述对教学有效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应当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的目标在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改中的高中数学改革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不再以最终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
  2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特征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决定了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特征。
  (1)教师教学价值的转变。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高中数学注意学生目前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还必须注意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性。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使得教师从原来“面向尖子生,追求升学率”的教学价值观念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从而实现最大教育价值”的教学价值观念。(2)学生情感的关注。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积极的参与,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且激发其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存在的数学基础差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进行高中数学教学。(3)教学过程的重视。在高中数学的新课改中,明确之处了让学生理解、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来。
  3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经验从高中数学的概念课、复习课这两个方面来逐一探讨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高中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对数量关系以及对象空间形式的抽象思维表达形式,是及逆行那个数学推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出发点,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些高中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概念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数学观念,而仅仅把数学概念看成是一个数学名词,并将这个数学名词进行简单那的解释,要求学生对这个数学名词进行强行记忆,然后进行习题培训。这样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含糊不清。
  数学概念教学有效的方法应该是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然后再分析他们的性质,例如我再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结合网络上的“嫦娥一号”有关资料,让学生先对椭圆有个基本的认识(如图一所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图一
  (2)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数学的复习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再学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目前,高中数学复习课普遍存在教学效率较低的情形,通过让学生已学内容的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对知识缺少新鲜感,方式呆板、僵化。通常首先由教师归纳总结,将知识进行罗列,然后出示一些系统给学生练习,在整个过程中,罗列的知识毫无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需要将教师现讲的知识套用即可,不需要过多的思考。长此以往,复习课根本达不到应用的目的。
  因此,提高数学教学复习课的效率,应该注意几点:一是“精”,避免面面俱到,让学生主动思考;二是“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所布置的练习题应该尽可能的新颖,不通过一定的思考不能进行解答,并且注意与其他知识的结合。
  例:已知点满足方程,问点的轨迹为()?
  在这个题目中结合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而是单纯的椭圆知识,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章飞.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2).
  [2]孙芸,曹军.剖析错解原因,探究解题规律[J].中学数学.2010(2).
  [3]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
  
其他文献
面对基层运输站段减速顶设备维修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结合减速顶的构造特点、工作原理和自己多年从事这一工作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减速顶设备维修保养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维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市区乳牙列错情况,为乳牙期错畸形的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市市区3所幼儿园的乳牙全萌出且达到接触的2 116名乳牙列儿童进行调查,计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新技术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以前安装使用的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设备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本文结合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在嘉峪关站
摘要: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公共课程之一。但长久以来,语文课处于无趣、无味、无用的尴尬境地。改变语文课的地位,则需要教师从备课做起,首先要吃透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其次要把学生作为备课的主要因素;再次,要联系生活,在备课中灌注时代精神。  关键词:有效备课 钻研教材 关注学生 关注生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糖尿病足(D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219例,按是否合并DF分为DF组(n=32例)和非DF组(n=187例),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