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学机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闪光点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一节课是风平浪静的,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就会因此而使得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卡壳”状态。面临這种境地,我也会感到束手无策。下面我就几节名师观摩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灵活变动思路迎合学生思维
  “教学的技巧在于能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以预先设计的环节来展开教学,然而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拿着圆形物体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吗?”学生上来就说“用直径乘3.14”。只听这位教师夸张地说道:“3.14是什么意思啊?”真有不少学生作了补充。于是老师顺势说道:“看来大家课前对于圆的周长做了不少的了解,但这个结论可靠吗?”就这样,他把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猜想的验证,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二、虚心听取建议激励学生奋进
  说实话,在实际学习中,教师不一定事事处处都比学生强,学生也未必事事处处都不如教师。因此,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就应当具备虚心向学生学习的心态和及时向学生学习的机智。
  某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利用学具和沙子,通过操作、辩论,已经发现了“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也得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正当他准备继续教学例题时,一个学生举手说有更好的办法。那位教师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赞赏,肯定了学生的做法更加简捷、科学,而后激励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这样做不仅没有中断教学,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巧妙运用评价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但是他们的意见、回答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爱护和鼓励。
  某教师在教学“通分”时,为了让大家感受通分的作用,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大谁小?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在同学们思考、讨论后,这位教师适时地讲解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通分”。眼看着教学目标就要达成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学生举手了:“我把它们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来比较,通分学不学无所谓。”这位教师首先肯定了他的解题方法,并表扬了他能积极思考,然后把对他最后一句话的评价交给了全体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对“通分”的作用充分的理解了,同时那位同学也欣然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由此看来,正是由于这样灵活地运用教育机智,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课堂上才少了许多尴尬,多了许多精彩。
  总之,教学机智并不一定是什么大事或者难事,细小的表现也是教学机智。它可以是老师对学生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馨的微笑……当然,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更不能寄托于教师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相信我们教师只要因势利导,紧要关头急中生智地顺水推舟,就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引起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实效性;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引起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还有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政治科的地位比较尴尬,长期得不到
摘 要:通过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解决“等分圆”这一常见的数学问题,探索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途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尝试,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理论学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此次数学教学实验的尝试,学生学会了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能提高学生学习、解决数学应用型问题的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模式,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的营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进行探讨。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角色  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位教师必须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不断改革,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面对学生,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双差生”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学有所成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分析个性特征,重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  学生作
摘 要:案例式教学是数学问题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展现教学目标要求,提升学生学习素养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学教师要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数学问题案例,开展有效问题教学活动,锻炼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案例式教学;学习能力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内涵的生动概括,是教师教学策略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学习能力水平进行有效锻炼的重要“舞台”。传统问题教学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不
在高三一年的物理备考复习中,同学们往往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去走,因此,老师对复习节奏的把控,对复习内容的筛选,对复习方法的取舍,对温故知新的贯彻,就变得更加重要和意义深远。所以,教师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复习的全面性  高考题目有限,高考考纲内容不可能全面涉猎,但我们一旦放弃某些内容,可能导致巨大损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一轮复习重在全面,题目不必过多,但类型一定要全面。说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其独立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有所发现,这是当今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创造性的探究式教学已成为当今物理教学的主流。为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淡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一些体会。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物理探究式教学,就是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
第一本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本理论书籍,但并不枯燥。德国哲学家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对试题的理解,而对词汇用法及意义的准确把握则对正确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常见高频词汇的内涵及外延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令学生感到头疼,阻碍学生获取高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对词汇的复习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类词汇的考查往往出现在单选、完形、单词拼写及阅读中的长难句理解,例:  (1)期末单词拼写中对sweep(席
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说,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数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