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施方法简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针对小学生品德教育发展及人文素质培养所开设的重要社会实践类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说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基于多个角度展开式教学实践过程。本文主要从核心教学内容把握、实际生活联系、学生兴趣激发3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施方法;核心内容;生活实际;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22-02
  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该成为引导小学生智育与德育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应该做到对小学生道德品质、探索精神的有效培养,做到课本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最后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构建围绕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环境。
  1对核心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该首先强调对核心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因为教材才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依托,所以教师必须首先充分理解教材中所涵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归纳总结核心精华,并将其成功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客观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正是对学生人格及价值观的有机培养,为此,教师必须基于这一方面来深度挖掘,确保学生能够体会到教材所教授内容的深刻内涵。例如在河北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中的《温情寄给希望小学》一课教学中,教师就要首先通过介绍我国贫困地区希望工程来向学生普及国家的实际教育状况,让他们了解并体会到国家当前教育发展形势的严峻性,依然还有许多孩子不能像大家一样在优越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由此首先明确该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与爱心,也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生活的优越与幸福。客观讲,教师也可以基于该课程核心内容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来了解贫困山区希望工程现状,并在班级或学校组织下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工程送温暖,甚至有条件还可以直接去做慰问活动,真正做到将温情寄送給希望小学,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他们从小就有温暖的爱心与宽广的胸怀。当然,回到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该课程核心教学内容展开小组讨论或自由发言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希望工程,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立足于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以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1]。
  2对实际生活的有机拓展联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定位本身就是围绕小学生实际生活所展开的,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大力拓展品德社会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科教学向综合性教学方向发展。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首先应该将课外生活成功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首先突破教材教学范畴,仅仅将教材作为一个基本指导导向,而真正的学习内容则全在课外,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为学生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说在河北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中的《历史悠久的家乡》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通过教材将家乡的美景、文化、人文民俗等等介绍给学生,并在互动环节中组织学生发言讨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讲述自己与家乡之间所发生的趣事,在家乡美好的体验经历回忆等等。通过此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加热爱家乡的一切,从而循序渐进的就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以及热爱生活的良好心态,并教会他们要始终保有乐观的心态。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该课教学来为学生设计课后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写作、微视频制作、音频录音、PPT等等来原创创作“我热爱的家乡、我的生活”,在作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家乡生活与业余生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学习寻找更多开拓自我视野、探索生活的机会,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
  通过品德与社会教学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成功的将学生自身情感特征与创设情景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必须完全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基于这一认知特征从学生角度出发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行之有效的情景创设就能够启发学生,比如在河北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中的《爱护交通设施》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虚拟的道路交通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各种交通工具与交通规则图标,配合动画、图片与文字的形式来向学生讲解交通规则和交通设施主要用处,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马路上,真正了解周围交通设施的真实用途。与此同时,教师就要教育学生要懂得爱护交通设施、遵守交通规则,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也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来教会学生如何爱护、保护交通设施,遵守交通规则,设置情景模拟游戏,看谁更爱护交通设施,更遵守交通规则,以此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交通设施、学习交通规则的兴趣点,锻炼学生的相关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就被感染,学到知识[2]。
  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新课改后素质教育背景下最具有代表性社会实践类学科。在本文中的核心教学内容把握、实际生活联系与学生兴趣激发等3方面也充分证明了该课程一定要为学生树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打好基础,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彩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中旬,2016(10):89.
  [2]瞿辉.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几种常用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旬,2016(5):12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更为关注和重视。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今后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并不断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更新,才能真正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文本再构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述文本再构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学生成长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化,更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学习的脉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能愉快、健康、积极的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进一步的探究,以加强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希望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高效。
期刊
摘要: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课程的改革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村中学课程的开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且课程的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紧迫性,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以及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问题与对策  【中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大量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几条加强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得出重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和谐建设,可有效促进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2-01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素质的要求逐渐增加。黎锦晖在“五四”运动新精神的推动下,在中国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题材,本着以儿童为主的思想,很好的把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启迪儿童的智慧,从多方面去研究探索儿童歌舞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儿童音乐剧;文化价值;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世代相传民族文化的精髓。鸦片战争过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思想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中国社会。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扩大,各种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社会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大国学经典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期刊
摘要: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数学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法律知识,适当进行挖掘,达到法律知识和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效果,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期刊
摘要: 新课标實行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改进了传统教学中过于固化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因此,“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也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应用研究。本文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小学语文的教育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今后
期刊
摘要:  幼儿数学教学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进行课程安排,让数学教学与游戏融合起来,借助游戏让数学知识巧妙地进入幼儿的心田,帮助幼儿摆脱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负担,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满足。  关键词: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16-02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世界懵懵懂懂,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