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初探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世代相传民族文化的精髓。鸦片战争过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思想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中国社会。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扩大,各种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社会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大国学经典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学经典教育;幼儿园教育;整合;初探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21-02
  前言:中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教育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国家先后推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家长也越发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幼儿园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学校,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前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越发重视国学经典教育。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学习能力对国学经典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以期充分发挥国学教育的优势,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国学经典教育
  1.1国学。
  国学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兴起,在历史的长河中起起伏伏,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复兴,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胡适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国学进行限定,广义上指中国古代一切历史文化,包括思想、文学艺术、技术等;狭义则是指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这也是当前人们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多数人将国学认为是文学、哲学、史学的集合体,是对历史进程的记录,中国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侵蚀,沉淀的经典佳作优秀思想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加大对其的研究,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推动幼儿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1.2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并非刚提出的,早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就有人提出了古典学校的紧张呼吁,国务院提出培育民族精神,提升国民文化的伟大号召,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热掀起了高潮,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已然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教育中的国学教育已然是人民的共识,经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国学经典在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智慧方面有着难以超越的优势。家长是学生第一任老师,首先家长应该重视国学知识,以身立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科学规划学习内容,像先教授学生学习《弟子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向《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佳作过渡,由于幼儿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锻炼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们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对学生的心智和心理进行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1]。
  二、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最大的心愿,21世纪知识时代的到来,人们越发重视教育问题,教育从娃娃抓起已经是当前人们的一种普遍认知,幼儿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近年来越发受到家长的重视,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越发向地方化、特色化、科学化方向靠拢,以期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启蒙,为日后学生小学学习活动的展开奠定物质基础。近年来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越发重视国学经典教育,以期学生在国学知识的浸润下,进行情感、智力及意志的塑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对国学经典教育进行整合
  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首先要正视国学经典教育问题,不要认为国学经典就是过时的文化,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选择最佳的国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儿童年龄过小,多需要教师进行搀扶式教学,且要开展多种教学方式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理解知识点的真正内涵。当前多数幼儿园都会播放晨间音乐,可以用古诗文朗诵替代音乐,让学生在悠悠读书声中感受古文的魅力。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和古代乐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学生能積极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当前各种多媒体设备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改变了以往单调的说教模式,教师可以搜集网上优秀的国学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观看,从旁讲解,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幼儿是一张白纸,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其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向学生讲解囊括优秀品德的故事,或者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道德教育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截取生活中的案例,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健全人格。要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像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教师的谆谆教导、玩伴间的互帮互助等等,教导学生尊重食堂阿姨和门卫叔叔,因为他们的付出,自己才能安心的进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国学节,组织学生开展汉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的魅力[2]。
  四、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国学教育才刚刚起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问题,加大分析研究力度,科学规划教学活动,让国学经典教育真正走近学生,走进校园,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美,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春玲. 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J]. 华章, 2012(2).
  [2]陈德艳. 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阅读是语文的一部分。因此,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学生提升自身语文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阅读也是各个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日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阅读对小学中学生的影响,来深挖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的缺陷,同时为小学教师提供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
期刊
摘要: 审美能力是对生活以及一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特性观察的一种能力,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与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的心理能力。而在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上,相关教育部已经明确的提出以音乐课为主导,在小学音乐教育课中加入对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相关课程。在音乐课程中,利用音乐课堂的活跃性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便有效的使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
期刊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基础的关键学科,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启蒙时期。而语文又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它需要教师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提出几点建议,意在通过几个方面介绍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真正的做到,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生活化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形成也容易改变,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1-01  1引言  我国现代教育家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更为关注和重视。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今后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并不断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更新,才能真正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文本再构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述文本再构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学生成长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化,更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学习的脉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能愉快、健康、积极的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进一步的探究,以加强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希望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高效。
期刊
摘要: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课程的改革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村中学课程的开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且课程的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紧迫性,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以及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问题与对策  【中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大量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几条加强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得出重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和谐建设,可有效促进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2-01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素质的要求逐渐增加。黎锦晖在“五四”运动新精神的推动下,在中国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题材,本着以儿童为主的思想,很好的把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启迪儿童的智慧,从多方面去研究探索儿童歌舞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儿童音乐剧;文化价值;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