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教多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标實行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改进了传统教学中过于固化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因此,“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也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应用研究。本文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小学语文的教育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今后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少教多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6-01
  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收到了更多人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已经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定改进,但仍然在教学中存在学习模式固化、缺乏师生平等交流、课堂气氛不高等问题。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仍处于主体地位,要负责课程的讲解引导、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等,不仅加大教师的任务量,也容易让学生在长期的被动教学下,失去学习兴趣。更不必说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塑造,由此可见,改进当前的教学现状,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少教多学”涵义
  顾名思义,“少教多学”就是让教师能够少教,学生能够多学,但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让教师运用更具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发展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能够自发进行深度学习、积极学习与独立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脱离对教师的依赖性,养成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本质上来说,“少教多学”的含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关系上,还体现在教师整堂课程的内容设计上,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主题等等。通过教师精心的课程设计与引导,帮助学生达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高境界。
  2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特点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母语的教学,也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教学。在小学语文阶段,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锻炼,奠定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于表达能力,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可见语文属于一种应用性非常强的学习课程。语文教学中的内容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所以对其的应用也体现在生活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这一特征,并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所体现的不同生活特点,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能够在阅读中进行反复的诵读品味,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构建学生良好的内心体验。另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模糊、身心发展速度快、但感受能力非常强,教师应善于对这种特征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想以及身心发展得到良好的促进。
  3“少教多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3.1创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要更好贯彻“少教多学”的学习理念,就应在学习中对自身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并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文章感受力得到逐渐锻炼。打破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主动进入到课堂的学习阅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在针对性教学的开展下,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自己进行小组讨论,都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乌鸦喝到水。以及乌鸦最后为什么能够喝到水,在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交流的过程中,也会让自身思维获得无限延伸,从而更加积极融入进学习交流中。
  3.2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欲也很高,教师可以将这一特征运用在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集中精力,在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学中更快进入教学环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阅读,增强学生对角色以及课文内容的感受力度,也能够使课堂更加丰富[1]。或是利用多媒体的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与桂林山水有关的视频图片,让学生充分领会桂林山水的美好,进而更有兴趣的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3.3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学习。
  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多要求,而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构建过程中,互动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可先让小组内的学生就文中的某一段落,结合释义进行翻译[2]。在学生自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当进行指点引导。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加有效的沟通,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地进行学习,并增进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合作观念,也有利于今后责任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4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打破固定思维形式,在少教多学的模式引导下,用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质疑,能够有效踧踖学生创造力与创新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陶罐和铁罐最后的结局如何呢?”“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自主思考的好习惯,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少教多学”的模式构建能够更好完成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任务,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能够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发挥。教师在“少教多学”的模式教学中,要注重于学生的平等交流,才能构建更具新引力的高效课堂,让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凤巍.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 时代教育, 2014(6):172-172.
  [2]刘朝霞. 如何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上好小学语文课[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61-61.
  [3]程慧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4(12):101-101.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基础的关键学科,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启蒙时期。而语文又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它需要教师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提出几点建议,意在通过几个方面介绍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真正的做到,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生活化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形成也容易改变,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1-01  1引言  我国现代教育家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更为关注和重视。小学英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初步阶段,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今后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必须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并不断对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更新,才能真正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文本再构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简述文本再构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期刊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学生成长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化,更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本文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学习的脉搏,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的欲望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能愉快、健康、积极的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进一步的探究,以加强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希望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高效。
期刊
摘要: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课程的改革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村中学课程的开发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且课程的开发者的能力相对较弱。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农村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紧迫性,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以及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问题与对策  【中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大量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几条加强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得出重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和谐建设,可有效促进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102-01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学校、社会音乐教育素质的要求逐渐增加。黎锦晖在“五四”运动新精神的推动下,在中国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题材,本着以儿童为主的思想,很好的把握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启迪儿童的智慧,从多方面去研究探索儿童歌舞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儿童音乐剧;文化价值;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世代相传民族文化的精髓。鸦片战争过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外国思想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中国社会。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扩大,各种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社会上涌现出各种思潮,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大国学经典教育,开拓学生的视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期刊
摘要: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数学学科中蕴含的丰富的法律知识,适当进行挖掘,达到法律知识和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效果,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