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桥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o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最早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咱们的习近平主席也提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准则,也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对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和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履行班主任的职责,使每个孩子都能茁壮地成长,我的体会是,唯有“师爱”才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而爱是无形的,表达爱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下我仅用自己的经验来谈一谈。
  一、平等的爱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个别学生,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而教师却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身为班主任更应及时发现并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理解、尊重、赏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温暖平等的大家庭中自由愉快地生活、学习和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我坚持执行“班干部轮流制”。每九个孩子自由结合,自选岗位,两周为一个任期开展工作。期间因为他们体验到当班干部的艰辛,同时又能够体会到老师这种平等的、没有偏向任何一位同学的爱的滋味,所以学生们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且充满了自信,真可谓是干劲十足!
  二、温柔的爱是敲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个随意的手势、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随口溜出的话语,都会在他们的心弦上弹出音符来,更不必说有意识行为了。“不拘小节,方成大事”用在对学生的态度上是极其有害的。经常性地拍拍学生的肩、课堂上答错题时的鼓励、下体育课提醒学生及时加衣等等,这些极其温柔的爱犹如春风般吹佛着学生的内心,激荡起他们内心里一阵阵的暖意!
  开学初,我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一次、两次、三次,他无论是在小考还是在期中考试时,成绩总是没有进步。我先是态度和蔼地和他谈话,帮他分析原因,可他始终一言不发。后来,我忍不住;终于生气了,问他为什么不开口说话,并告诉他笨鸟先飞的道理。可她依然一言不发。我终于无计可施了,我以为他放弃了,便挥手让他回了教室,并寻思着进一步教育的方法。可是第二天,我却在他的本子上发现了这样的一段话:“老师,昨天我让你很生气,也很伤心,我恨我自己怎么总是考不好,让您生气。说实话。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不是故意不说话的,我是不知道怎样和您说。不过,请您相信,我一定会学好的,请您要相信我,好吗?”
  看了这段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原来他昨天的沉默是因为自责。我也自责自己当时没有坚守着用温柔的爱来教育学生的原则。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昨天态度也不好,老师先向你道歉了,凭你这句话,老师就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老师期待你的好消息!”
  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他学习更加努力了,并渐渐愿意与我交流了,不会的也愿意问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一跃从班上的倒数十名进步到班级中等水平。
  三、灵活的爱是通往特殊学生内心的门路
  热爱学生,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也是一种动力。它能激起教师的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的热情,激动我们去探索打开学生心灵的奥秘。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是无法胜任的,学生是多元化的群体,一种方法或是固定某种爱的方式都是无法教育好他们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我认为在给予学生爱的过程中也是要灵活变通的!
  这十八年,我在德育工作中,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更深的认识到要真正教育好学生,特别又是思想落后,品德差的后进生,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够的,需要把德育随时随机地参透到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中去,并且要以一种灵活多变的关爱去走进特殊学生的心坎。
  爱是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选择最恰当的一种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四、尊重的爱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法宝
  优秀的教师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对待学生有礼。严厉的责备和过重的批评都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我班有个学生叫吴汶徽,对学习兴趣不大,但在体育方面却有极大的兴趣。在运动会,他每次都能包揽跳绳、赛跑冠军,班级的集体项目他也是顶梁柱。这孩子的语数外成绩虽然不那么令人满意,而我却以这个孩子为典型,赞扬他体育方面的优秀,鼓励他保持自己的个性,帮助他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为此他还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爱。其实班主任对全班每一个孩子都要这样,强调个性,保护自尊,尊重选择,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平时很不起眼的孩子竟也有与众不同的长处。
  教师的真爱,可以化解学生的不良欲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學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顺利开展。爱,是开启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运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并渐趋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
期刊
摘要:从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教学体验上来说,被孩子们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所感,积极在农村的较落后教学条件中引导和教育孩子全面发展,从对班级管理的优化和德育教育的落实入手,分析了当今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问题,及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德育教育;学生;农村  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上学比较困难,一般是周住宿制,小学生在学校和班级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从年龄上来
期刊
在人的一生中,身边的陪伴者有很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父母的信任,更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栽培!  健康人生始于童年!了解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偶像人物,让孩子展翅飞翔!要想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幼儿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
期刊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鼓励,学生尤其如此。课堂上,作为可塑性较大的学生,教师应该预设一堂课下来,他们能够收获什么,得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旦儿
期刊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从
期刊
巴金曾经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时期,抓住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一、家园合作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通常我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孰不知,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教学中担任重要角色,肩负着对班中每一位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不断进步。怎样才能转化学困生呢,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爱心,尊重、信任心方面对待学生,多给学生表现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转化 爱心 尊重 信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会深刻影响学生的成长。”。[1]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班级教学中担任重要角色,肩负着对
期刊
新疆2019年中考制度改革后.学生实行就近入学的原则统一分配。在这项改革措施下,各校普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部分高一学生距离普通高一学生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较差,学习成绩欠佳。我校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抓。如何转变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将他们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实质上也是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它关系
期刊
摘要:要转化学困生,教育者用爱去感化,多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与鼓励,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与度身定制可及的目标达到转化的目的。老师运用恰当了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去感化他们,他们是能赶上来的。只要教师用心地去雕,用时间去雕,朽木也能雕成精品。  关键词:学困生 爱 闪光点 榜样 转化  “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也”似乎成了某些教师谈论学困生的口头禅。他们把在学习上、思想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喻为“朽木”
期刊
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3年级)的学段目标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及情感态度上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要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从数学、语言训练两种学科交融渗透入手,对聋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問题解决及情感态度的目标达成过程中,语言训练的渗透能使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在生生交流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