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才能转化学困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教学中担任重要角色,肩负着对班中每一位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不断进步。怎样才能转化学困生呢,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爱心,尊重、信任心方面对待学生,多给学生表现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转化  爱心  尊重   信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会深刻影响学生的成长。”。[1]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班级教学中担任重要角色,肩负着对班中每一位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不断在成长的过程中进步。特别是对学困生这特殊群体的教育的有效转化工作,这就更需要班主任用“心”去转化他们,帮助他们赶队,促使他们不断走向进步。下面就谈一下我对学困生教育转化的几点我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用爱心转化学困生
  爱心是教育的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2]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动力。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一年前,我接的班是全校有名的“烂班”,谁都不肯接。面对这种情况,多年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告诉我:爱心才是医治“创伤”的一剂良药。有了爱心去温暖他们,效果是达到事倍功半的。于是我用自己的热情去爱护、关心、滋润着每一棵稚嫩的心靈, 用自己的爱心点亮着每一个差生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树立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
  二、用尊重的心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心灵往往是比较脆弱的。只有班主任以人为本, 用“童心”去育人, 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转化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3]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我班有个同学叫胡永成, 他人比较高大,性格倔强, 你叫他行他就站,从不配合老师,不听老师的教诲。我遵循“不羞不辱, 不讥不压”的教育原则, 尝试运用 “童心对顽童” 的教育方法, 耐心开导, 以柔制刚,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的做法首先是我尊重他的独有个性, 平等相待, 经常和他做朋友, 和他聊家庭、学习、生活上的事, 倾听他的心声, 有时有意地笑着对他说:“现在谁都喜欢玩, 不会玩的学生不符合现代社会潮流, 但只会玩的学生, 不掌握好本领, 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潮流。”他似乎听懂了我的意思, 笑了一笑。但我从他的笑容里体会到了他细微的变化。接着通过反复晓之以理的教育, 他慢慢地接受了我的教育。后来, 他不但上课能专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比以前清楚了很多,而且他还经常主动地找我帮他温习功课。最后, 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真是尊重也能改变学生。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用信任心转化学困生
  一般来说, 学困生存有逆反心理, 更有甚者, 因受过别人的斥责和讥笑而产生“对立”情绪和敌意, 这主要是由于学困生自身缺乏信心, 再加上自尊心又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 这类学困生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认为同学和老师总是看不起自己。特别是学困生,一旦被老师批评, 便对老师抱有沉默、躲避或粗暴顶撞对抗的态度, 不但不接受老师教导, 反而有跟老师抗衡到底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 如果老师急于求成, 往往把师生关系搞得更僵, 那么以后的转化工作就无所适从。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这就道出了“信任”的重要性。基于此, 教师应凭着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 先作冷处理。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 容纳对自己有敌意的学生, 同时以自己的真诚去融化他们失衡的心, 以自己对他们充分信任去消除他们逆反的心理和对抗的情绪。这样, 师生便成了“知己”, 师生关系就能得到改善。去年九月份, 我刚接任六年级时, 有个叫梁瑞炜的学困生, 逆反心理特别强, 经常与老师作对, 学习成绩不理想。我多次找他谈话, 他只是一味地应付, 事后又重犯, 找了多次, 他也烦了, 我也腻了, 便大声批评了他几句。他便以此为导火索, 居然在我上课时顶撞我,以此逗乐, 惹同学们笑, 作为自己的“功劳”。当时, 我真想把他轰出教室,然而我没有这样做。首先我冷静处理, 事后, 我通过家访, 从家长中了解到: 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了,他后来长大后一直很纠结这事,所以常常自暴自弃,并且他原来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学生, 只是学习懒, 成绩跟不上, 在五年级时, 他曾利用星期天回校帮班打扫卫生, 事后班主任在课堂上谈及此事, 有个同学说是梁瑞炜做的好事, 那个班主任听了不但不表扬他, 反而哈哈大笑, 并说:“不可能!他成绩这么差, 怎么会做好事呢?”梁瑞炜听后很气愤, 以后便专门与老师作对。原来, 梁瑞炜因得不到班主任的信任, 便破罐子破摔。为此, 我找机会教育他。一次 ,他帮助一位残疾同学而被学校加分。在班会上, 我表扬他集体观念强。通过这次表扬, 我发现他很高兴, 对我再也不敢顶撞了。于是, 我和班干部商量, 推荐他任班的保卫委员, 负责维护班集体荣誉。这一招真灵, 自从做了保卫委员, 他不但不顶撞老师了, 而且见了老师还问好。由于得到老师的信任, 他前后判若两人, 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个人学风分数名列全班第一, 期末我所任教的班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 他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他的家长很感激我。由此, 我尝到了用信任心转化学困生的甜头。
  总之, 要使学困生改正缺点, 赶上正轨,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以真诚的爱心、尊重学生的心、信任学生的心去对待他们, 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2019《魅力中国》于春波《以生为本做好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分析》。
  2、2015《现代教学》吴威《尊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氛围》。
  3、2007《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曹三及《中学教师批评教育口语调查研究》。
其他文献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及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人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闭、逆反的心理。  我班珺珺小朋友性格有些孤僻、平时不怎么爱说话,老师和她沟通的时候她总是呵呵的笑然后一言不发,可我们却始终搞不懂她在笑些什么?  一天户外结束,我请孩子们收好玩具,并按先后顺序站好队的时候,看见珺珺狠狠推了轩轩一把,轩
期刊
我国文字从原始的象形文字发展至今,经历了很多年,它的发展史本身就蕴含了华夏子孙发展演变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和文明。它平面型方块体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数量繁多,字形结构复杂。要想写好这些方块字,必须从小抓起,从“心”练起。所以说,练字即是练心,书写汉字的每一笔画,都是在训练学生的恒心、耐心、细心,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的拥有健康的心理。长期学习书法练习写字的人,从小就有沉着、耐心、坚毅的
期刊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
期刊
担任班主任以来,我一直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这归功于我与学生所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几乎天天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班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应会引起学生对班主任的尊重与信任。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班主任应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良好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运用“赏识教育”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并渐趋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萌
期刊
摘要:从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教学体验上来说,被孩子们的求知求学的热情所感,积极在农村的较落后教学条件中引导和教育孩子全面发展,从对班级管理的优化和德育教育的落实入手,分析了当今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问题,及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德育教育;学生;农村  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上学比较困难,一般是周住宿制,小学生在学校和班级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也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从年龄上来
期刊
在人的一生中,身边的陪伴者有很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离不开父母的鼓励,离不开父母的信任,更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栽培!  健康人生始于童年!了解孩子是成功教育的前提!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的偶像人物,让孩子展翅飞翔!要想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幼儿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幼儿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
期刊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希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鼓励,学生尤其如此。课堂上,作为可塑性较大的学生,教师应该预设一堂课下来,他们能够收获什么,得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旦儿
期刊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但是,从
期刊
巴金曾经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好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时期,抓住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更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一、家园合作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通常我们更多关注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往往不被重视。孰不知,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