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天津钢管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快速发展对基础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经过对其素质现状和岗位能力分析,探讨和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的、模块化教为手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管理干部岗位培训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实施效果显著。
近年来,随着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造就一支适应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培训一批适合新的管理体制需求的企业基层管理者,是集团公司培训学院的一个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道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基础管理人员的培训中,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培训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对集团公司基层干部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体系的培训需求分析
自2000年公司成功进行“债转股”以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显著增强,无缝钢管生产能力从50万吨提升到350万吨,成为国内钢管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公司确定了“实现千亿集团,管材世界第一”的两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基层管理工作水平和基础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层管理干部是处于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带领员工群体冲锋陷阵的重要群体,其中包括:承担生产管理的作业长和处在重要基层管理环节的科长。由于他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贯彻执行管理高层决策、指挥组织基层操作的主力军。岗位要求他们既要有贯穿工艺流程的全面意识、也要熟悉具体的业务工作,既要具备区域生产和专业管理的指挥能力、也要有快速反应的执行能力。近年来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诸多新生产线的投产,使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到基层管理干部岗位上。在生产管理系统的528名作业长科长中,3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1%具有大专学历,且所学专业基本上都是工程类专业;92%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这些基层管理干部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对他们的提拔与使用,满足了基层管理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但由于其长期从事生产或技术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在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管理理念和团队管理等方面与基层管理工作需求仍然存在着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对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的着力点是:
第一,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提高执行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第二,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选高水平课程,安排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并分模块组织教学实施。
第三,培训考核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考核方式从联系实际写专题培训报告到提炼工作案例,指导工作。
第四,充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采取灵活多样、具体直观、易于为基层干部接受的教育手段。
第五,充分考虑生产一线工作繁忙、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建立基层管理干部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结合岗位特征 为使培训更有实效性,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人员现状、培训目标、培训主题、课程设计、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比较作业长和科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定作业长以“生产管理及相关知识”为主线,科长以“现代管理及相关知识”为主线,选择主干课程,建立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的设置,立足于使参加培训人员在基本技能、个人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培训使学员提高个人素养和岗位角色认知水平、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与生产现场管理的必备知识、技能,达到提高岗位胜任能力的目的。因此,考虑到作业长和科长的岗位特点,既有提高综合素质的共性课程,又有体现岗位特殊需要的个性课程。整个课程经过能力细化分解,以模块化进行课程组合,采取面授、多媒体教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全部课程120课时,每年60课时,分两年组织实施。同时,公司规定完成全课程和实践性环节教学,考核合格者,由集团公司培训学院和党委组织部共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竞聘上岗、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了基本功训练、自我发展、团队建设管理、领导艺术、创新管理以及生产现场运作管理或现代化管理知识共六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并安排实践性环节和严格的考核。前五个为共性课程,最后一个是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的个性课程。
基本功训练模块主要讲授岗位必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积极工作,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
自我发展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和开发自我潜能、确定发展路径和目标、掌握个人发展和成长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个人能力提升、基本素质培养、管理技能提升、分工合作论、人生价值论、了解不同类型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发展、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等。
团队建设管理模块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员的领导能力,提供了建设高效团队的基本知识和必要技能,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团队建设基本理论、团队沟通和冲突、团队权变管理理论、团队合作的前提、高效团队的要素、团队中的分工合作、团队发展阶段与状态、团队中几种常用的沟通技巧、方式及如何提高沟通能力等,使学员理解并亲身体会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在工作中成功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的信心、能力和热情,激励学员愉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绩效。
领导艺术模块的教学目的旨在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艺术地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人的心理原理和规律,领导者、领导者素质、领导艺术的概念等领导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性的管理工具、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主要介绍决策、创新、应变、指挥,统筹、协调、授权、用人、激励的艺术内容。
创新管理模块用于学习创造思维和技法。其教学目的是打破常规,开展创造性的思考和系统性思考,实现技术和管理的突破。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头脑风暴法、联想法、逆向思维法、模仿创造技法、组合发明法和联想思维法等创造学的方法,提升学员对管理创新及相关问题的认识程度,促进学员掌握管理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
管理知识模块依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分为现代管理知识和生产现场管理两个模块。根据岗位,科长参加现代管理知识模块培训,作业长参加生产管理知识培训。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模块的重点在于正确地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和提高管理绩效。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学科的内容,重点是介绍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基础方法、手段和量化等知识,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探讨个体、群体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增强自己对组织行为解释和预见的能力,提高权变管理意识和技能,改善或提高管理绩效。通过这个模块的培训达到学员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在消化、运用中使科室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作业长生产现场管理模块的重点是明确作业长职责及角色定位,提升管理水平,掌握必备的技能,提升生产现场领导能力,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熟悉CIP(不断改进流程)的思想及其实施方法,掌握作业区生产改善的有效方法,为作业长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指南。
课程实施的效果
科长和作业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管理环节,他们的素质与工作效果是和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关联的。此课程实施以来已经组织培训730人次,有100多人经过严格的考核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主要效果表现在:
一是达到了提高能力素质的目的 通过培训,学员获取了管理前沿学科的最新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是开放与互动效益 培训班学员通过与油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交流,开阔了眼界,既增进了与用户的沟通联系,也了解了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集团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肯定了课程体系的适用性 从培训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学员对培训模式的评价是好的,一致反映生动有效的培训,使他们拓展工作思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学到了知识。特别是通过拓展训练,挑战了自我,对于团队绩效的管理与提高,信心更足。
四是开发了培训的市场营销功能 由于把这些平时的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推到了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前沿,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在从生产者的角度调研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法,介绍集团公司世界领先的设备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发挥了团队营销的作用,创造了经济效益。(作者单位 天津钢管集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造就一支适应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培训一批适合新的管理体制需求的企业基层管理者,是集团公司培训学院的一个新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道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基础管理人员的培训中,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培训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对集团公司基层干部培训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体系的培训需求分析
自2000年公司成功进行“债转股”以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显著增强,无缝钢管生产能力从50万吨提升到350万吨,成为国内钢管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公司确定了“实现千亿集团,管材世界第一”的两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创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基层管理工作水平和基础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层管理干部是处于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带领员工群体冲锋陷阵的重要群体,其中包括:承担生产管理的作业长和处在重要基层管理环节的科长。由于他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贯彻执行管理高层决策、指挥组织基层操作的主力军。岗位要求他们既要有贯穿工艺流程的全面意识、也要熟悉具体的业务工作,既要具备区域生产和专业管理的指挥能力、也要有快速反应的执行能力。近年来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诸多新生产线的投产,使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到基层管理干部岗位上。在生产管理系统的528名作业长科长中,3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1%具有大专学历,且所学专业基本上都是工程类专业;92%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这些基层管理干部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对他们的提拔与使用,满足了基层管理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但由于其长期从事生产或技术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在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管理理念和团队管理等方面与基层管理工作需求仍然存在着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对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的着力点是:
第一,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提高执行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第二,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选高水平课程,安排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并分模块组织教学实施。
第三,培训考核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考核方式从联系实际写专题培训报告到提炼工作案例,指导工作。
第四,充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加强实践性环节,采取灵活多样、具体直观、易于为基层干部接受的教育手段。
第五,充分考虑生产一线工作繁忙、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建立基层管理干部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结合岗位特征 为使培训更有实效性,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人员现状、培训目标、培训主题、课程设计、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比较作业长和科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确定作业长以“生产管理及相关知识”为主线,科长以“现代管理及相关知识”为主线,选择主干课程,建立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的设置,立足于使参加培训人员在基本技能、个人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培训使学员提高个人素养和岗位角色认知水平、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与生产现场管理的必备知识、技能,达到提高岗位胜任能力的目的。因此,考虑到作业长和科长的岗位特点,既有提高综合素质的共性课程,又有体现岗位特殊需要的个性课程。整个课程经过能力细化分解,以模块化进行课程组合,采取面授、多媒体教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全部课程120课时,每年60课时,分两年组织实施。同时,公司规定完成全课程和实践性环节教学,考核合格者,由集团公司培训学院和党委组织部共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竞聘上岗、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了基本功训练、自我发展、团队建设管理、领导艺术、创新管理以及生产现场运作管理或现代化管理知识共六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并安排实践性环节和严格的考核。前五个为共性课程,最后一个是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的个性课程。
基本功训练模块主要讲授岗位必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积极工作,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
自我发展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和开发自我潜能、确定发展路径和目标、掌握个人发展和成长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个人能力提升、基本素质培养、管理技能提升、分工合作论、人生价值论、了解不同类型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发展、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等。
团队建设管理模块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员的领导能力,提供了建设高效团队的基本知识和必要技能,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团队建设基本理论、团队沟通和冲突、团队权变管理理论、团队合作的前提、高效团队的要素、团队中的分工合作、团队发展阶段与状态、团队中几种常用的沟通技巧、方式及如何提高沟通能力等,使学员理解并亲身体会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并在工作中成功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的信心、能力和热情,激励学员愉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绩效。
领导艺术模块的教学目的旨在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艺术地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人的心理原理和规律,领导者、领导者素质、领导艺术的概念等领导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各种分析性的管理工具、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主要介绍决策、创新、应变、指挥,统筹、协调、授权、用人、激励的艺术内容。
创新管理模块用于学习创造思维和技法。其教学目的是打破常规,开展创造性的思考和系统性思考,实现技术和管理的突破。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头脑风暴法、联想法、逆向思维法、模仿创造技法、组合发明法和联想思维法等创造学的方法,提升学员对管理创新及相关问题的认识程度,促进学员掌握管理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
管理知识模块依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分为现代管理知识和生产现场管理两个模块。根据岗位,科长参加现代管理知识模块培训,作业长参加生产管理知识培训。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模块的重点在于正确地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改善和提高管理绩效。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涉及到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学科的内容,重点是介绍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基础方法、手段和量化等知识,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探讨个体、群体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增强自己对组织行为解释和预见的能力,提高权变管理意识和技能,改善或提高管理绩效。通过这个模块的培训达到学员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在消化、运用中使科室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作业长生产现场管理模块的重点是明确作业长职责及角色定位,提升管理水平,掌握必备的技能,提升生产现场领导能力,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熟悉CIP(不断改进流程)的思想及其实施方法,掌握作业区生产改善的有效方法,为作业长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指南。
课程实施的效果
科长和作业长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管理环节,他们的素质与工作效果是和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关联的。此课程实施以来已经组织培训730人次,有100多人经过严格的考核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施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主要效果表现在:
一是达到了提高能力素质的目的 通过培训,学员获取了管理前沿学科的最新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是开放与互动效益 培训班学员通过与油田工程技术人员技术交流,开阔了眼界,既增进了与用户的沟通联系,也了解了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交流。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集团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肯定了课程体系的适用性 从培训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学员对培训模式的评价是好的,一致反映生动有效的培训,使他们拓展工作思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学到了知识。特别是通过拓展训练,挑战了自我,对于团队绩效的管理与提高,信心更足。
四是开发了培训的市场营销功能 由于把这些平时的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推到了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前沿,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在从生产者的角度调研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法,介绍集团公司世界领先的设备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发挥了团队营销的作用,创造了经济效益。(作者单位 天津钢管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