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学生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趋势,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下滑,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此,要确保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培养其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就要深入分析这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其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
学生辅导员职业化是指学生辅导员职业具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性质和职业要求,有专门的培训制度。使学生辅导员工作成为人们长期从事的一种职业,并把做该工作的薪金作为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应该把学生辅导员看成是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专业教师。所以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不再是临时性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具有专业性质的工作。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应把学生辅导员的培养看成像培养专业教师那样培养,以保证学生辅导员的素养和水平。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这些变化为今天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当今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选择性明显增强,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增多,使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皮拥护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这就需要一支职业化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使他们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特点
1、学生辅导员职业化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学生辅导员是当前高校中的一个职业,它具有自己的职业标准,该职业主要是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2、学生辅导员职业具有自身的发展前景。该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中种专门的职业,是因为它具有自己职业发展的独特前景。
3、学生辅导员职业是从业者一身追求的职业。该职业主要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服务的工作。这一职业对从业者来讲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遇到的障碍
1、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前,在我过高校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各种专业毕业的都有,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缺乏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工作中主要靠一些感性方面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信心不足。同时,学生辅导员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和钻研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中一些辅导员学历还很低,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2、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
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设置主要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模式。且在工作中把自己当作“万能手”使用。将学生辅导员置于一种空泛不明确的中心状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能为力,这不利于学生辅导员的健康发展,又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现状。
3、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很不稳定
高校部分学生辅导员没有把该岗位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但由于高校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不够,把其看作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一门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辅导员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在收入上没有教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辅导员缺乏职业理想,将学生辅导员看作是一个临时f生的岗位,从而使其队伍不稳定。
4、现形的高校学生辅导员体制有待于改进
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很大一部分是由兼职辅导员构成,他们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上很难并重,难于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利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这一现实情况很难适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两项基本工作就是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现行体制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对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认识,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机制,以保证其选拔、培养和使用。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严格坚持选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业务精、作风严的要求选拔、培养和使用好高校学生辅导员,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培养。
3、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条件
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以保证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将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考评纳入全校教职工考评体系,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要为辅导员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正确评估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对一些表现好的辅导员给予晋升和奖励,以使大多数教师认真的从事辅导员这门职业,从而使辅导员队伍朝职业化方向发展。
4、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以提高辅导员素质
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该专业为高校学生辅导员岗位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取代高校辅导员专业的。辅导员给学生的指导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而且还包含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的帮助。因此,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从高校辅导员专业中选拔专业人员,使高校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搞好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开设辅导员专业,能使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任用”变为“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学生辅导员非专业化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高校学生辅导员学历和素质问题,这样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且具有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并能胜任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在工作中,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管理,这为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提供条件。高校学生辅导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熟悉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能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会因为非专业化而影响工作的开展,为当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利于条件,推动我国社会朝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内涵
学生辅导员职业化是指学生辅导员职业具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性质和职业要求,有专门的培训制度。使学生辅导员工作成为人们长期从事的一种职业,并把做该工作的薪金作为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应该把学生辅导员看成是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专业教师。所以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不再是临时性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具有专业性质的工作。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应把学生辅导员的培养看成像培养专业教师那样培养,以保证学生辅导员的素养和水平。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这些变化为今天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然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当今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选择性明显增强,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增多,使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皮拥护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这就需要一支职业化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使他们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特点
1、学生辅导员职业化需要制度化和规范化。学生辅导员是当前高校中的一个职业,它具有自己的职业标准,该职业主要是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2、学生辅导员职业具有自身的发展前景。该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中种专门的职业,是因为它具有自己职业发展的独特前景。
3、学生辅导员职业是从业者一身追求的职业。该职业主要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服务的工作。这一职业对从业者来讲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遇到的障碍
1、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前,在我过高校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中,各种专业毕业的都有,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缺乏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工作中主要靠一些感性方面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信心不足。同时,学生辅导员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和钻研学生就业方面的知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中一些辅导员学历还很低,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都有待于提高。
2、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
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设置主要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模式。且在工作中把自己当作“万能手”使用。将学生辅导员置于一种空泛不明确的中心状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能为力,这不利于学生辅导员的健康发展,又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现状。
3、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很不稳定
高校部分学生辅导员没有把该岗位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个独特的职业群体,但由于高校教师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不够,把其看作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一门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辅导员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在收入上没有教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辅导员缺乏职业理想,将学生辅导员看作是一个临时f生的岗位,从而使其队伍不稳定。
4、现形的高校学生辅导员体制有待于改进
目前,高校学生辅导员很大一部分是由兼职辅导员构成,他们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上很难并重,难于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利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这一现实情况很难适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两项基本工作就是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现行体制不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需要。
三、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对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认识,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机制,以保证其选拔、培养和使用。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必须严格坚持选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业务精、作风严的要求选拔、培养和使用好高校学生辅导员,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培养。
3、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条件
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辅导员激励机制,为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以保证人员到位,资金到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将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考评纳入全校教职工考评体系,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要为辅导员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正确评估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成效,对一些表现好的辅导员给予晋升和奖励,以使大多数教师认真的从事辅导员这门职业,从而使辅导员队伍朝职业化方向发展。
4、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以提高辅导员素质
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且该专业为高校学生辅导员岗位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取代高校辅导员专业的。辅导员给学生的指导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而且还包含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的帮助。因此,在高校很有必要开设高校辅导员专业,从高校辅导员专业中选拔专业人员,使高校学生辅导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搞好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开设辅导员专业,能使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任用”变为“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学生辅导员非专业化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高校学生辅导员学历和素质问题,这样培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且具有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并能胜任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在工作中,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管理,这为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提供条件。高校学生辅导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熟悉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能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会因为非专业化而影响工作的开展,为当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利于条件,推动我国社会朝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