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法律课堂中几种不合宜的教学案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法律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授课教师往往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教学,以避免法律理论和法律条文的枯燥解读。但是,中职教育面对的是准备走出社会的14—18岁的未成年学生,倘若在法律课堂的案例分析和运用上漠视了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学问题,忽视了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年龄段因素,这是不合宜甚至有害的。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中职法律课堂中几种不合宜的教学案例,希望从中得到启示,以便纠正教学方法,更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和法律规定。
  【关键词】法律课堂 社会阅历 案例分析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中职教育是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法律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某些法律课堂运用司法实践案例分析教育,看上去非常精彩,其实却忽视了学生们的社会阅历及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违背了教学和教育的双重性,成为失败的教学经历。笔者以下试从三个方面说说失败的法律课堂。
  一、以情节描述为主的案中案故事不宜为教学案例
  中职学生大都是年龄在14—18岁的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但又刚好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的人生阶段,其特点往往是容易冲动,对外面的世界无限好奇。某些法学授课教师,为了使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不那么枯燥,吸引学生注意力,喜欢选择一些故事情节过于离奇,非常吸引眼球的案件来帮助理解。但是,这样的故事情节往往偏重于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过于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殊不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在好奇心驱使下,在冲动与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会学习故事中的某种情节进行犯罪活动。可见,注重描绘故事情节的案例教学对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是有害的。因此,法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实现教学和教育目标,运用以真实生活为情境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结合课本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正确的解读,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而且更便于学生今后碰到相同或类似问题能有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方法。
  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诸如故意杀人等过于血惺的案件不宜为教学案例。诚然,在生活中的确时有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发生,但是,如果法学教师在涉世不深的中职学生课堂中反复讲述曾经发生过的“血惺”,难免会形成听觉暴力,从心理上给学生们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社会的阴暗面被放大。如果过分渲染阴暗面,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人的某一种焦虑情绪,激发更多可怕想象,让学生产生一种到处充满暴力、欺骗和不安全感的错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在法律课堂上的案件实例,作为对思想和精神的刺激物,对于缺乏安全感的未成年学生来说,这种过于暴力的案例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去理解,而不是以一种让人感到安全感的方式来被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感觉有安全感的人往往具备正确的接纳和自我认同,相反,长期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心理和敌对情绪。对于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中职学生来说,正面教育对于多数教育者应该是第一选择,对中职学生教育要达到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的效果,在法律课堂上就必须讲求正确的教育方法,正面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三、有争议或得不到圆满解释和理解的案例不宜为教学案例
  法律课堂上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确保某个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教师有理有据分析,定能盖棺定论没有争议的知识案例。课堂上法律教学案例做到保证生动又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案例本身不能说明所讲知识点的确定性,那将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案例。一般来说,大都涉及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案例,都有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牵扯知识面多而广,都是法律教师好的素材。教学案例选择一定要保持真实性。身边发生的,能用真名实姓身上发生的案例最好,尽量不要反复使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名字。因为真实才能让人感动,因为真实才能让课堂中学生保持一种好奇,不会感觉到教师是为了说案例而举假案例,进而产生厌烦情绪。在法律课堂中,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易懂,并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信息,通过大屏幕的播放热点案例,这样,就不会因为授课教师表达或者描述不清而遗漏关键案件情节。总之,授课教师在法律课堂前,认真备课,深化自身的法律素养和人文底蕴,将课堂中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和剖析,这是案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所在。
  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部门说的最多的,在法律课堂,因生施教最为贴切,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是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课堂教学案例,正确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学生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对于法律课堂来说,案例教学法是首选的教学方法。因生制宜的法律教学内容,在法律课堂中闪耀师生知识的灵性,在集体讨论和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原本枯燥、刻板的法律课堂变成一堂生动而又散发出浓郁法律气息,集合了法律信息精华的课堂,让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堂发挥得淋漓自尽。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深入分析,可以将某一法律知识点抽丝剥茧,在课堂上体现法律基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课堂寻求解决生活问题的最佳方法,让中职学生去感受法律,让法律的严肃性和立法精神在课堂上穿梭。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蒋兰香.中外教育研l宄[j].法律课堂鲜活性探究,2009
其他文献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命题创新  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命题者的指导思想
期刊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综合性、基础性。所以,语文课的性质任务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通过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发展个性,使学生成为适应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语文素质与见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语言
期刊
【摘要】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担负着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双重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和先导。目前,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在法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国依法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关键词】法学教育 素质教育  社会主义法学教育事业就是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期刊
动物在其生活史中,很容易遭受到饥饿胁迫,当饥饿胁迫解除恢复食物摄取之后,遭受过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超过未受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补偿生长现象。补偿
【摘要】当经济建设的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无数人离开了家园外出经商、务工,用勤劳和汗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他们的孩子却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而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不成熟时期,很容易发生各种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职业院校留守学生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 留守学生 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留守学生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学生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门诊是医院面向患者的第一线,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和住院患者相比较,人均治疗周期短,医患沟通时间少,情况复杂多变,容易因为一些环节引发患者不满,进而导致医疗纠纷,这种情况对门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多年的护理实践和护理纠纷的特点,采取治疗前从告知的方面切入,治疗中按照规程操作,治疗后加强观察,防范护理风险。  1 方法  实施方法明确门诊治疗过程中
期刊
【摘要】电大教务管理目前分为新旧两系统,而且两系统都在使用,教务管理人员需要记住多组用户名和密码。成绩管理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有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出题的考试成绩,网考成绩,学位英语成绩,实训作业成绩,论文成绩。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学生毕业后因开课不足未能修满学分,因而不能按时毕业。也出现过教务未通知学生及时补考影响按时毕业等等管理纰漏。究其原因发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兼容性和开放性不足,数据管理的安
期刊
【摘要】大学生恋爱文化有声有色,失恋文化更是五颜六色。对于象牙塔里尚未受过创伤的大学生来说,一旦失恋就是切肤之痛。因此,关于失恋心理危机及其调试的研究对大学生正确处理失恋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的失恋心理,以及通过团体辅导,个性化深度辅导和自我调适三个方面进行调适,帮助大学生走出失恋的阴影。  【关键词】大学生 失恋 心理危机 调试  爱情是现代大学生渴望拥有却又害怕拥有的东西,因
期刊
【摘要】服务性学习是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中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课程形式,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校已趋于普及。本文从服务性学习的内涵、特征、流程和意义四个方面做了重点的介绍,并提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志愿服务 基础教育改革  一、服务性学习的含义  “服务性学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在美国,服务学习的含义有很多种,肯德尔在1990年考察教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中从事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实验员队伍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和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实验员应该具备过硬的素质,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学习与研究,对高职院校实验员的基本要求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