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的教学启示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次观看《死亡诗社》这部电影,都让我感动不已。《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又名春风化雨)是一部经典的校园青春励志片。影片讲述了新老师基丁(John Keating)来到有着传统教育荣誉,以严谨、凝重的风格而著称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任教的故事。基丁老师反传统的教育方法,让他的学生看到了教育的另一条道路,也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我,从这部影片中获得了不少教育教学启示。我认为,基丁“把学生培养成能自己来打造社会的人”的理念,实则跟我们新课标所提的一些要求是相同的。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走向自立,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吹着口哨进教室——以轻松的姿态面对学生
  
  影片中基丁老师第一堂课在学生面前的亮相就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板着脸孔,一本正经地出现于学生面前,而是吹着口哨,踱进教室。这使得一开始学生们不知所然,面面相觑。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基丁老师正是以这样轻松的姿态面对学生,使得学生喜欢亲近他,喜欢与之谈心交流,从而推进了其教学。这让我想起了,一些老教师给予年轻班主任的一条建议:第一次与学生们见面时,一定要把握好,要以严肃的面孔出现于学生的前面,这样才能维护其班主任的“权威”,让一开始接触班主任的学生们知道,班主任是个严厉的老师,不能轻易乱来,从而为以后班级管理的顺利打下基础。事实上,班级管理的顺利与否,与表面的“威严化”没多大关系,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师本身的管理方式与技巧。既是这样又何必故意板着脸,为何我们不学着像基丁一样以轻松姿态面对学生呢。
  我是一个喜欢笑的人,因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我经常是以微笑来面对学生的。曾经有学生对我这样讲:“老师,经常看到您笑,总觉得您是个很乐观的人。每当看到您笑,我什么烦心事都抛一边去了,心情为之舒服多了。不像有些老师看起来很严肃,很难接近他,怕怕的,都不敢和他说话了。”这让我不禁感慨,教师的言行感染力竟会如此之大。我们常听一些老师说: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想什么!可是,我们有没有反思一下,我们出于关心主动去接触了解学生,学生却敬而远之,这是为何呢?关键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都摆出了一副不可近之的脸孔。学生看着教师一副严肃的面孔,谁还敢去接近,谁还愿去和老师谈心呢?要想学生对我们敬而近之,敞开心扉,我们教师就应先为之敞开心扉。
  
  二、“Oh , Captain , My Captain ”(喔,船长,我的船长)——当学生的领航者
  
  在第一节英语课上,基丁一开始就问学生“Oh, Captain! My Captain”出自哪里,当没人能回答后,他介绍了其出处,并告诉学生以后可以称呼他基丁老师,或者有胆量的话也可以称呼他“Oh, Captain! My Captain”。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基丁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就提出这个问题,而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一开始就强调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要求?为什么他更喜欢学生叫他做船长呢?我认为,这主要体现了基丁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要当学生的领航者。
  很多人总把师生关系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而忽略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充当学生精神上引领的导师,就像基丁一样——一个给予学生指引方向的船长。基丁的第一节课就是将全班学生带到学校陈列厅,让他们用心去看校史老照片。他告诉学生,照片上的人和我们一样也曾经充满梦想,觉得世界只等着自己去征服,并提醒着学生:他们是否曾经因为蹉跎而错过了本可能成就的任何事业?但是,所有老照片上的人全都已死。他给学生强调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残酷的。总有一天大家也会像他们一样停止呼吸、变冷、死亡。他要求学生仔细聆听照片上的他们留下的忠告。于是,他们听到了基丁在背后悄悄所说的:“Carpe Diem(拉丁语,意为抓紧今天,及时行乐),Seizing the day.(把握今天)”在这第一节课上,基丁就跟学生明确一点:生命短暂,要把握今天,抓紧时间。但他告诉学生的方式是如此的特殊,以致于引起了学生的深思,将其铭记于心。正是在基丁的带领下,许多学生以同一目标——Seizing the day,努力奋进着。
  其实,很多老师并不是没有向学生强调时间这一观念,只不过他们通常是大道理式地讲出来,没能深入学生的心。确实,教师应恰如一位“船长”,带领学生去乘风破浪,没有教师的引导,大多数学生会失去方向感,深陷泥潭而出不去。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时靠一个人的力量绝对走不完。有时,只有你跟别人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正所谓众志成城,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因为个人的潜能被激发了,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当学生的领航者,给学生构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要将这个目标深入于学生的心里,那样班级的学习战斗力自然就不用说了。
  
  三、“Nothing.But I did it.(没什么,但我做了。)”——培养学生多尝试的勇气
  
  学生诺克斯跑到克里丝的学校,当着她的面,在众人之下大声地朗诵了写给她的情诗。当回到自己学校时,伙伴们问他结果如何时,他回答说:“Nothing .But I did it.”简简单单的一句回答,却让我印象颇深,诺克斯并没有在乎结果,只是注重自己是否做过。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没什么的,但是你却做了,而且是做了你自己一直想做却认为自己做不了或没能力做的事。有时其结果虽然不怎样,但这“做”的本身就已经是突破自己了。诺克斯之所以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是因为得力于基丁在教学过程中所贯彻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多尝试的勇气,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于是,在基丁的教导后,Neil(尼尔)丢下了父亲给予他无形的包袱,放开自己,展现其表演天赋,成功地演出了《仲夏夜之梦》。胆小的Todd(托德)开始时总是羞怯不安,害怕当众朗诵诗歌,在死亡诗社的聚会上只充当记录者,可后来也在基丁的鼓励下,在课堂上释放了自己压抑的情感,为同学描绘了自己所想象的惠特曼的形象,其热情与想象力被基丁成功地激发出来了,找回了自己的勇气。
  是的,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教师都应该培养学生多尝试的勇气,培养学生要有一种突破自己的思想。要让学生明白凡事要多去尝试,至于结果如何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已经从中得到了自我提升。很多学生在班里默默无闻,无所表现,也很少参加班、学校的集体活动。在教师眼里,这些学生总缺少一点生气。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学生不会、不能,而是他们缺少一种勇气,一种突破自我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贯彻培养学生多尝试的教育理念,多去鼓励他们。
  
  四、“为什么我要站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声音,独立思考
  
  影片中基丁要求学生撕掉英语课本中那算术公式般的序言,他告诉学生要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他站到讲台桌上,向学生发问:“为什么我要站在这里。”他给予学生这样的回答:站到上面是想提醒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鼓励学生站到课桌上,因为那样可以用崭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他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教他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自然。他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路,找到自己的路,自己的步伐。基丁通过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无不在要求学生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寻找自己的声音,要突破”,不要一味服从,一味地按照既定的规则来生活。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基丁的教学目的,即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是要有这一思想。很多人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注重传授知识,注重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传授学知识的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知道,知识是无限的,而普通人掌握知识却是有限的,只有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会用有限的东西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来。人生活在世上,就要能自己去创造,打造自己的人生,否则,将被社会淘汰。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去适应这个复杂社会,不然就成了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那样于学生于社会于国家都将是毫无用处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道路安全防范都不能放松。尽管冬天下雪的时候,车辆比较少,而且通行缓慢,但由于路况很差,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冬天,许多同学会帽子、口罩、围巾——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保暖的时候,可千万记住露出自己的眼睛,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来往车辆,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行路安全!  雪天路滑要穿防滑的鞋子,防止滑倒摔伤。  地面上结冰的时候,道路又湿又滑,走路、骑车稍不留神,就会摔跤,所以行走时不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
给小精灵画像  小 牛
期刊
话题由来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是聂荣臻写给正在激战中的敌方——日军侵略者的亲笔信的一部分,它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值得同学们细细咀嚼,反复体会。首先,请同学们对这段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写在问题版上,接下来根据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看法。    问题列举    1 日本士兵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