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高中物理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在物理课堂授课中,利用模拟型课件能展现通常无法看到的宏观、微观世界,能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还可以展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任何模拟实验都不能代替的。但有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忘记或记忆模糊,对于那些不适合重复进行的实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例如,在讲授完欧姆定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电学知识,我选择了一个以"电路的实物连接"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虚拟的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选连接方法,自选器材,组成很多不同的电路形式,按不同的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接,这样的实验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还可以进行任意次的重复,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模拟实验和传统的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2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个活动。1、活动是引导幼儿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首先,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测,让幼儿认识到磁铁可以吸引铁类的物体,不能吸引非铁类的物体。进而,让幼儿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分辨出哪些是用铁材料制作的,哪些不是用铁材料制作的。这是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幼儿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2、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活动只安排
摘要: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相关的学科,中学物理知识很多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而物理的学习是要与实验相结合的,如果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讲解会显得特别枯燥,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堂知识来进行实验的操作,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的方法。本文分析物理演示实验的基本知识,探讨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时,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例题中掌握书本知识。高中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且值得重点关注的,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例题设计是体现教师自身能力的标志,同时例题的设计要符合高中生学习特点。本次论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中例题的设计技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当前中学教学改革推进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例题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达到
【摘要】未成年人在身心发育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部门共建模式,开展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探索。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1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心
【中图分类号】G633.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章标题为基因的本质,先联系前面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亲子代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以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引出问题"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进而引出第1节标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赖德全,男,1955年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赣州。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1993年经江西省职改领导小组评审,获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资格。现任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中国政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赖德全先生从事陶瓷艺术三十多年,擅长色釉、粉彩、指画、民间青花装饰,尤其他首创的釉上珍珠
摘要:工学结合是教育系统和生产系统的结合,如何科学运作新的合作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在制度层面上规范校企双方责权关系,为长久、稳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摘要:技工;培养;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内在运作方式,主要包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它具有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