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方法
  【分类号】G623.6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我们所要研究的实验课题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只有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才能进行下面的实验。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实验要求的习惯。实验课上,很多学生不听实验要求,只对实验过程感兴趣,不去想去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没有整体思路,更多的是在实验课中玩,所以实验课的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养成在实验之前认真听老师讲实验要求并按要求去做的习惯,这样实验课就成功了一半。
  实验时,要给学生充分接触实验材料的时间,因为学生对实验的材料肯定有新鲜感,让学生多接触一会实验材料后,新鲜感不那么强烈了,注意力才会重新回到实验课中来,才能很好地进行试验。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
  我会根据每节课堂上的情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恰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所以,我会提前准备好。如果仪器室没有的材料,但是为了上好课,我就自己找材料或动手制作。
  三、通过实验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若能改成实验法就好理解多了。老师可以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学生就可以轻松理解光和作用的原理了。
  四、鼓励质疑,激发创新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利用网络、图书室搜集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的学习探究中,总会碰到很多疑问,科学知识博大精深,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明白的,可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然而,学生偏偏最感兴趣。比如上《宇宙》单元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类似的问题,课本薄薄的几页纸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只能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微机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去收搜信息,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有几个种类,它是怎样灭绝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书籍还是网络,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在过程,会了解到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
  六、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还是孩子们永远都学不完的“百科全书”,里面蕴含着很多知识奥秘,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霜、雪、雨,……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教具、课件虽好,却远远跟不上自然界的百转千回、生机盎然,常此以往,只会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削弱其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我在教学《蚂蚁》、《蜗牛》、《蚯蚓》等课文时,孩子们对这些小动物都很熟悉,有些甚至都玩过,所以,我让孩子们去校园里捕捉这些小动物、再拿到课堂上来观察。虽然耗费了一节课,但收获颇丰,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假如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虽然还坐在教室里,可心早就插上翅膀飞向窗外,这样就会让学生已经构筑的经验知识倒塌,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节,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熊贤礼.浅谈科学教育的方法[J].课堂内外,2013(6)
  [2]蔡丽芬,王黎黎.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只有"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
一八七五年十二月,彼得堡的一家杂志《小说家》月刊,别开生面地向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约稿,受该杂志发行人尼马·贝纳德之托,准备在一八七六年
【摘要】 投掷项目的力量素质是提高投掷成绩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是取得优异投掷成绩的前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与结合运动实践浅析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投掷运动员的影响,充分说明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平衡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的投掷能力、速度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对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投掷 力量素质 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
【摘要】目前高中教学中,每门学科中都充分体现着生活化的特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地理这门课程是文科学科中难度比较大的,除了学科特点,教学、学习方式等的滞后,教学理念的不足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离,地理课堂教学中缺少活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理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重视生活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努力实现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本文就高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一些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的建议或措施。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 中学思想政治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5-01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
本文详细介绍了丙酸及其盐的合成,以及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业中的应用。
对在省级农业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延伸绩效管理的概况和重要意义进行全面阐述,并就当前所面临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目的]构建FMDV乳酸杆菌穿梭表达载体。[方法]从A型FMDV中克隆出VP1基因后,根据乳酸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VP1进行优化,与表达载体p SIP411进行连接,并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中
【摘要】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水平的高低也直接体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有明确的要求,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策略,学生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能力 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
【摘要】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能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和其他智能去有效地获取语文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积淀语文素养,增进其他智能的一种稳固的学习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学 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