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与区域环境创设的有效整合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为幼儿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区域环境让幼儿实现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调动了幼儿学习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在实践中深入分析了绘本阅读在各个区域环境中的实际价值,以期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学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素质教育,而绘本阅读作为幼儿的重点学习内容,幼儿教师必须要加大教育力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整合绘本阅读教学和区域环境创设。

整合绘本阅读与自然角区域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幼儿园通常会通过摆放一些常见物品、培育花草、养育小动物等方式创设自然角环境,而自然角是引导幼兒深入自然、探索自然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在自然角摆放的教育材料要具有条理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并且还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然角环境的创设,对自然角摆放的教育材料进行深入拓展学习,促使幼儿对新事物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体验。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作为幼儿教师要密切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幼儿遇到的困难提供一定的帮助,并做好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准备。例如很多幼儿都喜欢《蚯蚓的日记》这本绘本,他们不仅被绘本中幽默有趣的文字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蚯蚓的样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较少,很多幼儿都只是在绘本上见过蚯蚓的图画,并没有看到过真正的蚯蚓,这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并为各小组准备放大镜、不同类型的土壤和食物以及现象记录表等辅助材料,在自然角举办养育蚯蚓的活动。通过挖蚯蚓—养蚯蚓—观察蚯蚓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原有认知,最后布置绘画作业,让每个小组画一组关于蚯蚓的图画,并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利用自然角举办探究活动不仅促进了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让幼儿拥有更多的学习体验。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所指的课程结构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和部分组成的框架,主要由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情境创设与方法应用、学业质量、学习评价)等组成,体现出明确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即由传统的偏重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结构向重视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转变,具体体现在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
一、案例背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2016年新成立的学校,学校比较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努力探究“现代课堂”的有效模式。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要求每名参赛教师都必须使用“教学助手”,探究借助“教学助手”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助手是一款专为教师开发的教学软件,拥有各种学习资源,以生动有趣作为形象,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
一、2018年第5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8年3月23日)  1.为师之道:一节伤心的课。不知道曾否悄悄地落泪,只因为一节令人心痛伤心的体育课;之所以会痛,是因为在乎;之所以会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之所以有感觉,是因为挚爱着体育课堂及学生。  2.教学有招:因为天气和场地等多种因素,学校越来越重视室内体育课教学,各地区一批优秀小学中年级室内体育课单元计划、教学内容(含体育与健康常识、室内
“ECP”是指以严格而有规律的身体训练为培训手段(Exercise),循环而有节奏的专项课程为组织形式(Cycle),竞争而有合作的教学竞赛为绩效评价(PK)。组织者根据本区域内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情况,建立在体育教师运动专项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育人”技能、课堂“上课”技巧、身体“模范”素养而自创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图1)。  一、培训前期的准备  1.现状调查,培之有“的”
一、背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移动学习逐渐走入教育领域,而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体育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虽然教室的空间和器材有限,但是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室外所没有的硬件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知识技能更好地传输给学生,再与身体活动相结合,
“室内体育课实践性研究”是当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人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室内课教学资源,并形成地方和校本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如何在教室有限的空间使用桌椅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研究课题。  早在2014年,在新疆
一、案例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建立和同一性建构的关键时期,以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为前提条件,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导致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  二、案例描述  在八(7)班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学生们将编扎好的跳绳放回器材箱后,开始各自整理书包和服装准备放学,但唯独体育委员还在不停地检查器材箱。于是有了下面的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之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对什么是正确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观念未达成共识。在此,笔者就自己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阐述一些拙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当前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学体部落”已经成立10年了!10载如白驹过隙,对于“学体部落”和围绕在“学体部落”周围一起成长起来的体育教师来说,这10年是感动的10年、成长的10年、收获的10年、幸福的10年……回味3000多个日夜里,恍然若昨;感动在心中不断泛起涟漪,历久弥新。  一、“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2008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以下简称“学体”杂志社)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等文件精神,5月7-9日,由遼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省学生体育发展中心、盘锦市教育局等单位承办的辽宁省校园足球集中调研暨中小学体育艺术课程改革推进会在盘锦市辽河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