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而言,体育学科有着一些独特之处,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呢?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二、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注意培养与保护学生的创新想象力,积极利用已有工具;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五、根据教学目标对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六、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激发出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七、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 学生个性发展 引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6-01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教”与“学”有机组成的双向活动,只有将“教”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都将“教”作为主要内容,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而关于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教育部门曾经三令五申的提到过,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品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而言,开放性较高,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而言,体育学科有着一些独特之处,其教学主要在户外,也没有应试的压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更加的鲜明,有些差异也会给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好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一直难以提升,一些学生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考虑到这一因素,要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这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体育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好爱,以便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差异。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诉求,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会积极主动的寻求教师的求助,而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需要积极的为学生排忧解难,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到教学体验中,共同创设出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
三、注意培养与保护学生的创新想象力,积极利用已有工具
想象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对学生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让学生对动作表现进行感知与想象。此外,体育教学工具的短缺也是很多中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为此,教师就需要开动头脑,积极的利用现有的工具,开辟新型模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制定好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设计方向,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能力与课堂情感的差异来进行,同时要侧重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感受,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多是一种统一的目标,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五、根据教学目标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进行田径、足球、篮球等教学活动时,即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所有的学生均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六、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激发出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模式为学生创设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此,体育教师就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学生的认识特点为基础,创设出适宜学生发展的情景,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该予以针对性的讲解,在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协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体验的主角,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发展。在各种体验式活动中,教师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够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跨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跨栏体验的机会,创造出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演示,待学生体验完成后,教师即可鼓励全体学生进行总结,并进行亲身示范,为学生传授出正确的方法,再鼓励学生进行理解与思考,重新体验跨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跨栏不是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了,体验式教学使得学生的参与性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同时,也能够得到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这必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跨栏教学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体验。
七、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常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而中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很多的学习内容并不熟悉,常常不知所然,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卫卫.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2]陈显健.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3]陈显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构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4]朱丽娜.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 才智,2011(05)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 学生个性发展 引导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6-01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教”与“学”有机组成的双向活动,只有将“教”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都将“教”作为主要内容,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而关于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教育部门曾经三令五申的提到过,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品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体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而言,开放性较高,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一、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与其他文化课程相比而言,体育学科有着一些独特之处,其教学主要在户外,也没有应试的压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更加的鲜明,有些差异也会给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根据教学要求制定好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一直难以提升,一些学生也对体育学科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不愿意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考虑到这一因素,要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这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此,体育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好爱,以便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应该与学生成为朋友,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差异。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诉求,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才会积极主动的寻求教师的求助,而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需要积极的为学生排忧解难,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到教学体验中,共同创设出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
三、注意培养与保护学生的创新想象力,积极利用已有工具
想象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对学生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刺激,让学生对动作表现进行感知与想象。此外,体育教学工具的短缺也是很多中学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为此,教师就需要开动头脑,积极的利用现有的工具,开辟新型模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
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制定好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体育教学的设计方向,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能力与课堂情感的差异来进行,同时要侧重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感受,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多是一种统一的目标,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五、根据教学目标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进行田径、足球、篮球等教学活动时,即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所有的学生均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六、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激发出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要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重,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模式为学生创设出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此,体育教师就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学生的认识特点为基础,创设出适宜学生发展的情景,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该予以针对性的讲解,在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协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体验的主角,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发展。在各种体验式活动中,教师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够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跨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跨栏体验的机会,创造出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演示,待学生体验完成后,教师即可鼓励全体学生进行总结,并进行亲身示范,为学生传授出正确的方法,再鼓励学生进行理解与思考,重新体验跨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跨栏不是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了,体验式教学使得学生的参与性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同时,也能够得到教师针对性的指导,这必然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跨栏教学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体验。
七、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常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而中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于很多的学习内容并不熟悉,常常不知所然,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卫卫.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2]陈显健.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3]陈显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构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4]朱丽娜.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 才智,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