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对外汉语这门学科也逐渐重视起来,对这门学科的了解和研究也逐渐深入。因为对外汉语是把汉语作为外语或者是第二语言来进行教授,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其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中将会探讨一系列实用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教学方法;趣味性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是起到一个主导作用,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尽量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应的学习策略。
  第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受传统和历史的影响,教材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有很高的地位。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很多教师却过分夸大教材的作用,导致在教学中陷入教材使用的误区,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也同样有所反映,具体表现为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教科书中心”现象。这种现象把活生生的语言教学课程纳入到一种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视教科书为学习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教学程序、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开展,教师和学生的所有互动和交流,都紧紧围绕教科书展开。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汉语课堂教学中,是教科书在支配着、制约着、主宰着教师和学生。
  但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师教学前应该对不同国家、程度的学生选取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但是作为一种语言教学,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多说多练,将教材中的各种语法演变成真实的交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话应该在什么样的时间场合说,这才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的利用各种教具。
  别出心裁的教学用具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每节课的教具都能花样翻新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除了根据课文内容尽量的创造各种各样生动形象的教具外,我们也应该充分和有效地利用那些普遍常见的教具,如:生字卡、多媒体、板书等。在这就拿多媒体来具体解释一下,多媒体生动丰富的图片和动漫效果的直观性能够更好的为生词、句子或文章释义。但学生的趣味有时只在于图片本身,一阵嬉笑或一个顿悟后,见到的东西便抛之脑后。所以一般第二次课前应进行上节的复习,让同学在回忆图片的过程中说出汉语,能做到温故知新就更好了。多媒体,也是我们传播中国文化的便捷载体。一节有成果的多媒体课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下载的图片、经典的视频和电影以外国人的眼光再权衡、筛选,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别样的体验。
  第三,要精心设计一些交际情景训练。
  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然而,学生的交际能力不是自然而然的提高的,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训练而获得的。因此,情景交际训练就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在课堂中,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景,创造比较真实的语境,尽量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交际氛围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感受到课堂就是交际的场所,学习就是参与交际,自己就是交际的一方,从而引发学生焦急的兴趣和愿望。为了使设置的场景更逼真、更接近实际交际的需要,还要提供必要的实物,准备一定的道具,这会更增强了情景的真实感。
  第四,不时地导入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知识的导入,选取一些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书法艺术、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等。都可以作为文化导入的话题。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一步比较和讨论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让学生手机关于文化的信息和资料,讨论语用习惯和文化的关系等等,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内容的文化性质和深度,也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把文化学习和文化研究引入到语言学习当中,对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培养语言思维都是有帮助的
  第五,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
  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万万不可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具体的方法比如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得到大量运用汉语在真实的场景中交际的机会,真实地感受到汉语特有的社会规则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分组讨论、演讲等多种口语练习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和读书心得等等。
  总之,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文一个对外汉语人,我们不仅仅是要将教授汉语作为我们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介绍给世界。
  【参考文献】
  [1]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3]汤莉娜.对外汉语课堂有效教育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夏纪梅,孔宪辉.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功能等有关问题[J].外语教学,1999
  [5]李茉.个别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宋代出使词作为当朝使臣出使期间的词作,多以咏物为载体、思念为主题、幽怨感伤为基调,作品虽不多,却能充分表达使臣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现实社会的体悟,对生命存在的思考与追求,这与同代出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宋;使臣;出使;词  宋代出使词是当朝使臣出使期间的词作。当时,宋代文人通常用诗歌来表现社会上较为严肃的政治话题,而词则是用来抒发个人私生活中的幽约情愫。因此,使臣们在出使期间的所见
一张微微泛黄的照片,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悄悄映入了母亲的眼帘:rn一位依墙而立,蓬发半遮颜面,衣裤短小,小凉鞋外露出半个小脚趾,却瞪着一双是哭?是笑?还是期盼着什么的大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型、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中华传统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德育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共同生活中的普遍价值,在平等的基础上、在开放的环境中,以对话的沟通方式使学生认同和理解多元价值,从而学会更好地共同生活。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学校德育  一、 引言不同价值的判断  广州的“小悦悦事件”引
我呼吸/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等待着你到来的消息/迫不及待/开始倒计/在梦里/我进入另一个天体/体会着那飞翔的刺激/伸开双臂/我要拼尽全力/狂奔向你……rn--羽泉:[深呼吸]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血管腔内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0例ASO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监测末梢循环,实施系统
阎锡山统治山西伊始,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是1912——1937对农业发展倾注精力。在这二十几年间里,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山西近代农业的发展
摘 要:文学名著复译的必要性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语言的发展、译本的缺憾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等因素促进了历时性复译的产生,译者的不同理解和读者的不同需求等推动了共时性复译的发展。  关键词:历时性;共时性;文学名著;复译;必要性  复译,即在原作已经存在译本的情况下,对原作进行重新翻译的行为。按时间来划分,包括历时性复译和共时性复译。历时性复译是指文学名著的译本已经存在,经过
摘要: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中最具影响力的散文家之一,迟子建的作品以清新丰润的文风笔触,细腻温婉的情感述求准确还原了生活中的自然和本真。在其作品唯美的艺术形式背后,是真挚醇厚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显,也是哀愁博大的艺术气质的流淌。而这一切主要是通过其散文作品中丰富的隐喻意象得以抒发和彰扬。在她的散文作品中,有两类隐喻意象最为突出,一是生命体喻象,二是气象喻象。通过对她作品的分析可见,生命体隐喻主要体现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