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想同大家讨论的是科学中的实验技能问题.对人类来说,科学毕竟有90%是实验活动,科学的基础是实验.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学生应该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优势,因为他们凭这种本领往往超过他人,在某些适当的科学领域中做最有益和最重要的事情.让我强调一下,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是一种天赋,因人迥异.我能给大家讲的最好的事例就是我和我的儿子.我的儿子现在是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搞实验化学的研究生.还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将成为一名出色的实验家.当我们俩一起做一些具体工作时,我才清楚这一点.一天,我们停车房的门推手坏了,那时,我儿子将近15岁.于是我们俩爬上梯子想查看一下停车房顶部的装置哪里出了毛病.我们刚爬到那儿,他便说是一个小齿轮错位了.我问:“你怎么知道的?”他不能告诉我,只是耸了耸肩.但是我们在那个地方忙活了一阵就觉得修好了.这件事表现出他对小实验发明的知解力,而我却没有.我当然比他要老练多了,但是在这方面他更富有洞察力.他在数学方面不如我,而且也比不上在他那个年龄的我;可是他显然具备其他天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今天成了一名实验化学家.
在我一生接触到的许多人中,我知道一些人非常善于动手,并对事物的来龙去脉有良好的直觉.我会鼓励你们,鼓励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专门努力去挖掘和培养你们每个人所共有的这种才能.那些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是具备了能够在各种实验科学领域大显身手的优越素质.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香港这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教育环境中,不重视这种特殊才能.我近些年多次访问中国大陆,我感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许多中国内地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你们大概知道中国内地的大学入学考试很难,在香港也难,只不过在中国内地就更难些.现在的考试,特别是中国的考试制度,或者说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的考试制度,似乎要强调这样的准则,这样的准则是歧视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人,而那些懂得怎样动手的人恰恰是中国最最需要的人才.中国也需要考试成绩好的人,但依我看,更需要那些能做事能立业的人才.
(节选自《关于怎样学科学的一些意见》,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载《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他和李政道一起因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我一生接触到的许多人中,我知道一些人非常善于动手,并对事物的来龙去脉有良好的直觉.我会鼓励你们,鼓励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专门努力去挖掘和培养你们每个人所共有的这种才能.那些在这方面有才能的人,就是具备了能够在各种实验科学领域大显身手的优越素质.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香港这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教育环境中,不重视这种特殊才能.我近些年多次访问中国大陆,我感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许多中国内地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你们大概知道中国内地的大学入学考试很难,在香港也难,只不过在中国内地就更难些.现在的考试,特别是中国的考试制度,或者说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的考试制度,似乎要强调这样的准则,这样的准则是歧视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人,而那些懂得怎样动手的人恰恰是中国最最需要的人才.中国也需要考试成绩好的人,但依我看,更需要那些能做事能立业的人才.
(节选自《关于怎样学科学的一些意见》,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载《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他和李政道一起因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