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套话”张扬个性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套话作文”的盛行势必会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生命感悟能力的提高,这与《新课程标准》精神是违背的。本文从个性化的视角来审视“套话作文”,并做了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套话”;个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不管是情感也好,所积累的材料也好,新课程非常注重自我,重视个性,强调真实,是反对具有共性的“套话作文”的。笔者从事高三教学工作四年来,发现高三同学写“套话作文”非常多,也曾以为“套话作文”在高三年级存在比较普遍,而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高一学生情况可能并不是很严重。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笔者调查发现高一学生除了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跟高三相比略显稚嫩外,学生的“套话”现象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我又翻阅了高二年级大部分月考试卷,“套话作文”所占的比重不小。
  考试作文是如此,那么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写“套话作文”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笔者特别给学生宽松的时间写随笔,总以为时间宽松了,不限定话题了,学生的套话作文可以少一点了,但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套话作文”不仅不减少,纯抄袭的作文也出现了很多。经过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平时考试作文“套话作文”写多了,要自己独立完成一篇作文显得比较困难,在文章中有独特的个性更困难。 大量的“套话作文”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限制了思維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精神世界的建构。从高考得分角度来讲,学生习惯了 “套话作文”的写作模式后几乎无法实现自我突破,体现自我,所有独特的感悟终将是“水中花,镜中月”,最终会导致在高考考场上遭遇滑铁卢的惨败,“套话作文”不可能制造、培育真正的人才。
  二、“套话作文”的成因分析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为了应试,搞作文模式研究,鼓励学生背诵命题作文,从而使学生“套话式”作文大行其道,似曾相识的材料在作文中比比皆是。这种所谓的“美文”往往可以得到高分,而完全不套作的文章因为笔法不老练或者引用的材料比较单薄而不能获得高分。更有的教师把这种套话式的“美文”作为范文来读或者印发给学生,这就使学生产生了误区,以为写那样的文章是好的,是可以得到高分的,笔者曾经在批改浙江省高考作文时,有“套话作文”嫌疑的《昨夜西风凋敝》开始时得了49分,虽然后来经过阅卷组集体讨论最后得了22分,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愿意冒险去写这样的文章的。
  (二)从学生的角度看
  事先背诵一篇套话类的文章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分数可能还比较高。第一次月考结束后一位学生在随笔中这样写道:“作文嘛!我是从来就背这么几篇,每次考试稍微改一下,嘿嘿!作文分数还不低!”可能正是冲着这样的原因,自己动笔写自己文章的同学就少了,写作文的能力越来越弱,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情假意浮,万人一面,毫无个性。
  三、张扬个性,走出“套话”
  (一)尊重个体以显个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质料。”而“套话作文”思想空洞,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思想,掩盖了学生“五花八门”的个性认识,于是令人厌恶的“套话”便“大行其道”了。
  在这个“个性多样”的时代,学生主体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个性表达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在我们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尊重就为其提高认识和表达思想强化了信心,从而使他们对生活的个性认识的层次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扩展;而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又是学生写作激情的源泉。如此,学生个体的思想认识于己于人有了意义,其文章中的个性便逐渐张扬出来,甚而大放“异”彩。在指导《我与财富》时,我引导学生讨论了什么是财富,让学生归类,开始时,学生列举的无非就是物质类的财富,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财富的理解逐渐深化,同时又充满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于是一位考生写了“陪伴”,他开篇这样写着:“我的财富,是家人的陪伴。也许有人会说,家人的陪伴,算什么财富?可我们家情况不同,从小父母……”又如一位同学写了“劳作”:“六工段的槐树下有我卖西瓜却无人买的彷徨,在烈日下有我跟着父亲喝着咸水的苦涩,围垦的劳作是我一辈子的财富,现在所谓的沙地文化不就是围垦精神的演绎吗?”这样的文章中生活经历有其独特性,思想认识有其独特性,如果学生都能使自己的文章有独特的思想认识,我们何愁走不出“套话”的套路?
  (二)自主选择以显个性
  自主就是自需,而非盲目;是自觉,而非盲从;是自愿,而非被迫;是自为,而非包办;是自由,而非约束。一句话,就是自己做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写作选择,指导或引导学生怎么去选择。在指导“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话题作文竞赛时,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语言浮夸,于是我在课堂上适时引导,告诉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选择的事物来反映我们改革开放的变化,讲了上萧山和下萧山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历史,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熟悉的事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你的启示,于是我把这话题变成了“选择我最熟悉的事物反映我身边最深刻的变化”。这么一讲,学生的思路便完全打开,重新写作后,有同学写了“草舍”的演变,有同学写了新塘鸭毛村的演变,也有同学写了家中厕所的变革、写路的变化。这些文章个性盎然,如《球场之蜕变》:“祖祖辈辈生活大山之中,但外村人肯定不曾想到,村村都有现代时髦的灯光篮球场,祖辈为何好篮球无从得知,但球场的变化却是历历在目,刚开始,是山坳里的一块空地,用笨重的圆石头滚得坑坑洼洼……后来,外出打工的青年拉起了电线……如今村委一合计,建造了塑胶场地,球场的变化何尝不是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的见证呢!”
  这位同学写球场的变化,他是从他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事物来写的,确实反映了他的生活历程。他将描写事物的选择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的选择是非盲目的,是自由的,是自我的。这位同学对我说:“我脑子始终有一个满是烂泥土的篮球,尽管我现在每次回家都在塑胶场地奋战,变化太大了,值得写写。”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准确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根本性质才能得以落实,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目标;苏教版五(上);《嫦娥奔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过程的总方向,是考察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立是否准确、明了,直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2011年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开
【摘要】本文的多视角观主要论及师生间的观照、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观照、读者和作者的观照。多角度的观照远不止于此,但从上述的观照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迪。  【关键词】高中语文;观照例谈;目标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是常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类的文章的,艾布拉姆斯教授就有四要素的提法——社会、作者、作品、读者。如果以作品为中心,向社会、作者、读者三方发散
【摘要】“导入”即“引入”,课堂教学导入就是语文教师在展开新知识学习前,运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环境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而有效的导入就宛如一把打开知识海洋大门的钥匙,它既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本人就语文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前提下,如何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简单探究,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出
【摘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与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基于此,笔者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以及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终身受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够主动地融入语文学习中,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字词学习,更是走进文字的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文章以小学语文为例,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关键词】文本阅读;小学语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教学提出新要求,各门课程设计都将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的的着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个人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將情感教育作为目标,还要利用情感方式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情感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需要得到极大重视。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初中语文;情
【摘要】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策略的研究是以童真童趣为出发点,通过有效策略发散学生思维,最终乐于表达,乐于抒情,在诗歌浸润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儿童诗;创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阐明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而造成写诗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孩子们对儿童诗的了解还甚少,读得远远不够,要想进行儿童诗歌的创作,就必须
【摘要】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形成语文能力,而在语文能力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听是指听知能力,说是指口语表达能力,读是指阅读能力,写是指写作能力。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这四种能力,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学习;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1949年,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文或者国语改称为语文。“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要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
【摘要】本文首先以解读文学素质为切入点,佐以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相关比较,通过分条阐述文学素质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文学素质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方式,以期对现阶段的小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学素质;美育;习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是形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