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论引导。正确的舆论是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表扬和批评。它对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教育和约束作用,是集体“凝聚力”的一种表现。作为校长必须善于发现教师的好思想、好品德,及时宣传;对教师的错误思想或不良舆论要及时引导。例如在2009年开始,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各级地方根据绩效考核内容为: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考核,实行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依据,这是教师们的新鲜的事,也是教师们最关注的问题。所以议论纷纷:“实施绩效工资会不会以分数论绩效?”“绩效工资具体将如何实施,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类似的疑虑也触动每一位教师的心弦。为了使教师绩效工资方案得到更好的落实,使他们明白政策上的问题,我有意识地与教师们谈心,因势利导积极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给他们讲“这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及时引导了教师们的舆论。
情感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密切的联系,而情感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方式,沟通上下级关系、师生间的感情,彼此产生良好的体验,对开展学校和班级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上,我常常跟教师们谈心,努力使自己与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师会议上,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政议政,把好的和不好的都说出来,让大家心里都舒服。这样更好地把上下级的情感拉近,消除心理障碍,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教育辅导。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教师工作成绩的优劣取决于学校校风的好坏,而良好的工作成绩,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由于工作基础、家庭环境、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个别教师的教学成绩相对落后。例如:本校有位年轻教师,在第一年由于工作缺乏经验,出现了乱班差班,成绩一直落后全镇,心里有一种自卑感。为此,每天课余时间我就与他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问题上我为他答疑解难,并亲身到班带班开展工作。后来放手让他尝试做班级工作,我在巡视课堂时特别关注他上的班级,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在第二年期末,他的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班”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让他自豪地尝到收获的甜头。校长既做教师的导师“,教给他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工作兴趣,又做”调度员“,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时间,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共商改进办法,扫除教师工作上的障碍,增强他们的工作自信心。
行为倡导。校长要做教师的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去感化诱导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模范。校长要积极参与教师的各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或结束,学校都习惯要进行大扫除,搞卫生。分管工作,责任到每一位教师,同时也把工作安排给自己,而且是最脏最累最难的工作留给自己干。就上学期,在宣布工作任务时,有意先安排工作任务轻的难度不大的,有位教师怕工作安排不如意,先提出不去洗厕所,然后说他自己去干“什么”的最拿手,我让她说完后继续宣布安排事先计划好工作任务。听到我和最老的教师一起去洗厕所,她不好意思地红脸了,同时也使全体教师都由心里佩服。教育的成功,需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心理疏导。一些教师由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难免被家长误解,学生和家长对批评的认识有失偏颇。教师批评学生会被误认为不关爱学生,甚至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所以,现在当老师的也不容易。不知道哪句话说重了,就成了学生心弦崩断的罪魁,酿出大事故来。面对个别无理取闹的家长和工作压力,有些教师往往承受不起,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分服从,唯恐做得不够,整天机械地埋头苦干;要么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差而与校长对立,工作上敷衍了事。所有这些都是不良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校长要及时了解教师的各种需求和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
责任编辑龙建刚
情感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有密切的联系,而情感又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方式,沟通上下级关系、师生间的感情,彼此产生良好的体验,对开展学校和班级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上,我常常跟教师们谈心,努力使自己与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师会议上,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参政议政,把好的和不好的都说出来,让大家心里都舒服。这样更好地把上下级的情感拉近,消除心理障碍,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教育辅导。校长的主要任务是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教师工作成绩的优劣取决于学校校风的好坏,而良好的工作成绩,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由于工作基础、家庭环境、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个别教师的教学成绩相对落后。例如:本校有位年轻教师,在第一年由于工作缺乏经验,出现了乱班差班,成绩一直落后全镇,心里有一种自卑感。为此,每天课余时间我就与他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问题上我为他答疑解难,并亲身到班带班开展工作。后来放手让他尝试做班级工作,我在巡视课堂时特别关注他上的班级,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在第二年期末,他的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和“文明班”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让他自豪地尝到收获的甜头。校长既做教师的导师“,教给他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工作兴趣,又做”调度员“,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时间,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共商改进办法,扫除教师工作上的障碍,增强他们的工作自信心。
行为倡导。校长要做教师的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去感化诱导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的模范。校长要积极参与教师的各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在每个学期开学初或结束,学校都习惯要进行大扫除,搞卫生。分管工作,责任到每一位教师,同时也把工作安排给自己,而且是最脏最累最难的工作留给自己干。就上学期,在宣布工作任务时,有意先安排工作任务轻的难度不大的,有位教师怕工作安排不如意,先提出不去洗厕所,然后说他自己去干“什么”的最拿手,我让她说完后继续宣布安排事先计划好工作任务。听到我和最老的教师一起去洗厕所,她不好意思地红脸了,同时也使全体教师都由心里佩服。教育的成功,需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心理疏导。一些教师由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难免被家长误解,学生和家长对批评的认识有失偏颇。教师批评学生会被误认为不关爱学生,甚至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所以,现在当老师的也不容易。不知道哪句话说重了,就成了学生心弦崩断的罪魁,酿出大事故来。面对个别无理取闹的家长和工作压力,有些教师往往承受不起,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分服从,唯恐做得不够,整天机械地埋头苦干;要么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差而与校长对立,工作上敷衍了事。所有这些都是不良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校长要及时了解教师的各种需求和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