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gshiza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施新课改的时候,仅仅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将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位,无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理解核心素养概念与内容,深度挖掘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逐步渗透,实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虽然我校在全面实施新课改,但是很多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模板,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有的数学教师尤其是资历较老的数学教师,利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认为课改以后的数学课本内容不丰富,排版不紧密,甚至不自觉地将新课标教材和过去的教材进行对比。对他们来说,采用新的教材就意味着相关的教学理念要发生改变,但是很多教师在情感上对这样的改变是不认同的。他们认为新课标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不够成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因此对新课标教材持否定态度,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做出改进。
  (二)教师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讨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或是习惯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标教材一时无法驾驭,或是在采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数学教学时,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教学过程死板。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拘泥于上课前预设的答案,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其他计算方法。
  (三)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智慧处理问题
  很多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缺乏用教学智慧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多变的题型,不能进行灵活转变,导致数学课堂有效性较低。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简便算法的过程中,参考答案在解释125×48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乘法结合率125×8×6,但有的学生在计算该题的时候采用了乘法分配律125×8+125×40,结果都是6000,但是教师缺乏用教学智慧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懂变通,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解题方法有误。
  (四)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比较低
  就目前而言,由于小学数学相比于初中、高中来说,难度系数较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综合素质比较低,因此在教学时无法满足课堂的需要。这表现为在处理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由于拓展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更多地依靠教辅材料,教学质量不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以核心素养培养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学生思维活跃
  要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实现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核心素养概念的贯彻,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从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设开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进行分层教学;通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互动能力提升;通过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要创设开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大多是局限于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无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联系。对此,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时,通过选取两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景演示,模拟题目中的相遇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促使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
  (三)捕捉课堂智慧瞬间,点燃学生求知欲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捕捉课堂智慧瞬间,点燃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脑、自己找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接触的知识还比较少,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深入思考,解题思维比较直观,学习效率较低。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够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生开始逐步接触几何知识,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为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采用3D图像或软件绘图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提升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通过说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相关的研讨会,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解题思维,并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学校和教师重点攻克的课题之一。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通過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开放问题情境、捕捉课堂智慧瞬间等策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责编 马孟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30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miR-30a在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30a在
本文在湖南省平江县区域传统民居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对挑斡构件的形制特征分析,总结了该构件的一般特征,并结合平江县区域的移民情况,通过与江西地区以及《法式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及各阶段的考试大纲中都明确指出了文言文的重要地位,初中文言文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的德行、智力等诸多方面得到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策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受当下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新教学理念的确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师教学过程,还可以激发学生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导致了供暖系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多。本文主要研究水源热泵在地热供暖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探讨内镜下结直肠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3月至2017年03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例结直肠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特征、治疗
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节能施工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施工中对能源的消耗,有效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还有助于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促进房屋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探讨房屋
目的:回顾性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对比紫杉醇(PTX)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对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6年03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行二线单药化疗的肺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燃气工程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基于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希望能够起到参考和借鉴作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管道施工技术,会对市政交通的良好运行造成影响,为减小管道施工对城市地面造成的破坏,顶管施工技术被应用到了市政工程中。本文主要探究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