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分配、重大事故经历与政府安全生产治理——基于NCA与QCA混合研究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政府安全生产治理绩效提升路径,基于前景理论和“技术—组织—环境”框架构建复合分析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2005—2019年安全生产领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借助必要条件分析与定性比较分析探究要素间的复杂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治理能力和社会数字环境是政府安全生产治理绩效提升的关键瓶颈,符合“数字赋能治理”预期;注意力分配和重大事故经历起核心作用,结果支持注意力分配理论和概率赋权假说;“综合发力型”“领导重视型”和“组织推动型”是产生高绩效的3条等效路径,“镣铐起舞型”是低绩效路径。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技术、组织、环境等多重条件对于政府安全生产治理的影响,可为安全生产领域内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获得性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ITP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然而约1/3的患者对一线治疗无反应或激素减量、停药后复发。近几年,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针对不同发病机理的药物不断涌现,包括免疫调节剂、去甲基化药物、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和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等,但这些药物大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目前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提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红提葡萄幼果期,分别用3.6%苄氨·赤霉酸可溶液剂40~100 mg/kg、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30 mg/kg、2%赤霉酸A4+A7可溶液剂30 mg/kg药液及清水(对照)浸渍处理果穗。收获期调查结果表明:3.6%苄氨·赤霉酸可溶液剂可促进红提葡萄果粒生长,果形指数稍低于清水对照,增产率、总糖含量与处理浓度成正相关,综合品质以60 mg/kg
持续深化创新型河北建设,巩固来之不易的科技创新氛围,核心关键是为创新主体成长构建良好的政策生态,助力各类创新主体高质量快速成长。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其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的影响。建议将优化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作为创新型河北建设成果产出的发力点、机制建立的着力点、氛围营造的切入点,稳定持续支持的政策预期,以优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环境为“小抓手”,构建创新型
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收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干预,实施普通雾化联合叩背排痰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的31例患者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
激光焊接在航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基于视觉的激光焊接缺陷识别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焊接缺陷识别方法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的类激活映射(MSF-CAM)方法。在训练阶段,以VGG16为骨架模型并将监督信息施加于多个尺度以促进模型对多尺度特征的学习。在测试阶段,对输出类别在多个尺度上的激活图进行叠加,并以此作为模型的判断依据。多尺度特征的融入
人才资源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生命之魂。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将人才引留用问题视为事关生存发展的关键点,大力推进核心科技人才聚集工作:以“六个进一步”为指针,廓清研发机构人才工作新思路;以“三服务”为导向,精准定位人才工作重点;以“引留用矩阵”为蓝本,创新人才引留工作举措。面向未来,研究院将重点做好人才凝聚力建设、人才队伍扩容、人才助长挖潜等三项工作,将人才驱动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
目的 探讨益气通阳颗粒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造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分别以益气通阳颗粒、泼尼松和金薯叶止血合剂灌胃11d后,检测小鼠的外周血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b);通过骨髓涂片和骨髓病理比较不同组之间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以及不同类型巨核细胞的比例;检测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脏器
五星教学法是教师将一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置于完整的任务中,既抓整体,又精局部,有效增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初中体育《篮球运球绕杆》为例,在五星教学法的引领下进行教学设计并实践与反思,说明五星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方向引领。
<正>“捍卫常识”已成为开展社会交往与构建公共理性的思维原则与行动依据,常识在日常讲理、公共说理与社会认知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尊重常识、回归常识、捍卫常识无疑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但常识不是灵丹妙药,公共生活与社会认知既有在常识之外而为常识所不能解释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有因对常识的过度诠释与泛滥使用而造成的认知偏差与理解误区。为此,亟需廓清“常识”的本真内涵,勘定常识认知的合理边界,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