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邵鸿勋教授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6例行根治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8例,女58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根据术后病理是否伴鳞状或腺样分化分为A组(单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组)和B组(伴鳞状或腺样分化组)。A组159例,男107例,女52例;年龄37~92岁,中位年龄70岁;肿瘤位于左侧91例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影响肿瘤学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9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6例,女197例。年龄35~72岁,平均55.4岁。有吸烟史者181例,伴高血压病者206例,伴糖尿病者105例。术前检查示肝功能受损98例,贫血122例。血小板计数<450×109/L者521例,≥450×10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中多点活组织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2例,女106例;年龄33~86岁,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水平评估隐睾支持细胞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72例隐睾患儿血清抑制素B水平。患儿年龄6~72个月,平均27.7个月。其中年龄6~24个月者385例,25~36个月者109例,37~72个月者178例。对照组为335例相应年龄段的体检儿童或包茎儿童,其中6~24个月者98例,25~36个月者101例,37~72个
目的比较Yang-Monti管与阑尾在膀胱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9例。年龄1.5~16.0岁,平均7.6岁。膀胱容量(203.8±126.0)ml,其中膀胱顺应性<20 ml/ cmH2O(1 cmH2O=0.098 kPa)者24例,术前发热性尿路感染17例,压力性尿失禁6例,排尿困难
近年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的方法不断优化和进步,手术安全性和疗效不断提高。从开放到腹腔镜到机器人,外科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目前尚无法互相取代。随着器械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进一步改善围手术期效果,基本可以复制开放手术的原则,围手术期肿瘤指标不劣于开放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方面似乎更有优势,远期肿瘤效果3种技术相近,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mRNA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 mRNA binding protein 3, IMP3) 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复发、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0例初次行电切手术的
目的探讨儿童膀胱良性肿瘤的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5例膀胱良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1.1~13.8岁,平均8.7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9例,尿频、尿急、尿痛3例,排尿困难1例,腹痛2例,排尿后腹痛、头痛1例。超声检查示膀胱内实性占位,等回声或不均质低回声。增强CT检查示膀胱内规则或不规则实性占位,部分肿瘤强化明显。15例患儿均行保留
目的探讨高级别T1期(T1G3)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1例T1G3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URBT术后是否联合静脉化疗分为两组,其中联合静脉化疗者为A组:TURBT+膀胱灌注化疗+静脉化疗;未联合静脉化疗者为B组:TURBT+膀胱灌注化疗。膀胱灌注方案:吡柔比星30 mg(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