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懂学习中的四大不等式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d04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时间≠考试成绩
  谁都想考试得高分,这没错,但如果以为只要学习时间无限延长就会提高学习成绩,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时间,只有在学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才和学习时间成正比。如果你不能维持高效的学习(事实上每人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活动,一味延长学习时间是毫无意义的。在学习方法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和学习时间成反比。延长学习时间的结果是:如果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就等于降低学习效率。
  
  二、学习压力≠学习动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但压力转化成动力有几个条件:首先,压力不能大到足以摧毁个人自信的程度,要给人成功的希望;其次,人在压力下要分析原因,把可能的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够,而不是归于能力不足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再次,压力必须是可控的,如果愿意,我们有能力决定压力的大小;最后,只有动力才是真正的压力,其他压力都是阻力。
  事实上,大多数同学的考试分数都低于其真实的学习水平,因为他们总在自己会的问题上丢分。如果你能做到会的题绝对不丢分,成绩就能上升一个档次。可惜的是,我们总是练习做更新更难的题,想着去得更多的分,其实最有效的复习是怎样不丢分或少丢分。记住,我们的水平没有那么低,把真实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就能提高成绩。
  
  三、做对难题≠考得高分
  考试题有4类:难度低而分值高的;难度低而分值低的;难度高而分值高的;难度高而分值低的。所以,如果你做对了一道难而分值低的题,却在一道易而分值高的题上丢了分,那是得不偿失的。考试的时间是成本,分数是收益,别做亏本的交易。
  
  四、感觉不好≠考得不好
  感觉不好意味着题目难,而题目难就意味着比你水平低的同学更做不好,他们赶不上你;而比你水平高的同学未必做得对,也有可能被拉下来。感觉好则意味着题目容易,所以比你水平低的同学也可能做对,就会赶上你;而水平高的同学当然会做,你就没有追赶他们的机会。况且,任何试题都是有陷阱的,感觉良好可能意味着你事实上已经掉了下去。
  责任编辑/郭天虹Suotianhong@sina.com
其他文献
<正> 易卦是一种史前文化,是继图腾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形象文化。严格地说,也是一种性文化。易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代,包括有三种形态,“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见郑玄《易赞》)易卦在《连山》、
家总是好的。这是读了老舍先生的那篇《想北平》后的第一感受。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家是你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个地方养育了你。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着不
夏中义《世纪初的苦魂》主旨是比较研究王国维与叔本华的美学、哲学关系。然而在我看来,作者对王氏之死的价值探询,无疑是本书的华彩乐段。虽说当年王氏自沉昆明湖所激起的轩然大波在社会上早已平息,但学界近七十年来却一直不能忘怀。只可惜多从外部环境来求其死因,这就不免流于皮相。还有人臆测王氏投水跟他深固的美学体系有关,夏中义则以史实证明青年王氏的人本—艺术美学的价值取向与晚年王氏的政治抉择恰成对峙之势,故上说
一天,动物们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办一所学校。教育委员会由狮子、老鹰、海豚、松鼠和鸭子组成。  狮子认为跑步应该成为必修课。而老鹰则认为所有动物都应学习飞翔。有些诗人气质的海豚说:“不学游泳,就不是真正办教育。”松鼠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家都应该学会爬树。”  汇集所有人的建议,委员会出台了一份教学大纲,大纲开头是这么写的:动物王国的每个公民都要学会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课程。  虽然狮子在跑步课上表现
春是雨的季节,我喜欢春天,我更爱欣赏雨景。每逢下雨,我便会趴在自家阳台上看那富于诗意的雨景,看那雨中朦胧的树木、朦胧的行人,看成串的雨滴砸落在楼下的水泥地上,溅起点点小水珠。时间一长,我忽然发现那坚硬的水泥地上竟然露出了一个个小坑。我不禁联想起“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暗暗佩服水滴的经年持久的力量。  这小小的水滴的力量与那坚硬的水泥地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小水滴却在水泥上“凿”出了坑,这靠的是什么呢?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是由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80年代传到我国,对我国文艺理论及美学研究
是不是亲生父亲都没关系,因为不会有人比他更爱她。她没来得及告诉他的是:是不是亲生父亲都没关系,因为再也不会有人比他更爱她。 It doesn’t matter if you are a biologi
记得我曾经看过的一本影评《非常罪,非常美》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后,把他所有知道的国家都讲过了,可汗于是问他,为什么不讲自己的故乡——威尼斯。马
眼下,如果你在书店里逛一圈, 无论是“广种薄收”般地随手翻阅, 还是“精耕细作”似地咬文嚼字,多半你都会空手而回(当然那些什么辅导、练习书除外)。现在的很多书都粗制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