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来源 :生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殖放流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引发的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利生态过程的评估,目前相关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结合水生生物的生物学属性、生态学特征和增殖放流特点,探讨评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对环境、环境生物、遗传和病害等的风险,并提出了生态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今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实施、管理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评价密度对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以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即在美植袋中分别种植1、2、4、8株幼苗(以下简称密度Ⅰ、Ⅱ、Ⅲ和
采集高黎贡山不同海拔高度土壤242份,从中分离鉴定出3属23种捕食线虫真菌,包括节丛孢属(Arthrobotrys),小掘氏孢属(Drechslerella)和小隔指孢属(Dactylellina)。随海拔升高,捕食线
一、2008年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下降率有可能达到5%2008年节能工作的特点是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
以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银合欢(Leucaena glauca)和葛藤(Pueraria lobota)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人工低温6℃胁迫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台湾相思和葛藤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下降,分别在低温胁迫48 h和72 h达最小值,比对照显著减少13%和27%。银合欢和火棘先升后降,其中银合
生态位构建是指有机体所具有的改变其生存环境以促进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文章通过数值模拟竞争环境下具有捕食关系的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生态位构建作用对于捕食-竞
热水锅炉一般都用于冬季供暖.而且锅炉与采暖系统有着直接的联系。搞好热水锅炉的运行调整,既可以满足冬季采暖的需要.又能够有效地节约燃料。符合当前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下面
本文主要概述了纳米尺度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描述了纳米技术在导热、对流、以及辐射换热中的应用机理.分析了纳米尺度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导热方程模型的建立.预测了纳米尺度传
针对以往生态动力学模型DYRESM-CAEDYM 在应用中, 多采用手动方法确定参数值时较为费时费力的缺点,引入蒙特卡洛随机抽样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自动率定。以广东省大沙河水库为
本文通过对天钢转炉煤气净化回收系统日常较易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并针对提高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率提出技术和管理改进措施。
为阐明西藏色季拉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与其组分的分离量化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规律,采用挖沟断根法进行了土壤呼吸组分分离试验,并观测了同期地表下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呼吸速率在夏季(7—9月)较高,冬季较低,在整个观测期内呈现单峰型曲线变化趋势。林芝云杉土壤呼吸最大值出现时间比急尖长苞冷杉滞后1个月。两种林分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和土壤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