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他们的“债务控制”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5月19日,香港,电车穿越春秧街后靠站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时期—社会形态,都有独到的社会控制工具。
  说独到,是因为每种社会形态都有共同的一个工具—暴力惩戒。在共性基础上,它们有各自的特色。
  原始社会的控制,是小型共同体,是客观的也是自愿的同进退、共存亡意识。
  奴隶社会,主要是暴力。暴力惩戒是共性,但奴隶社会的特性是极端暴力,恐怖统治。印证这一点,只要回到60多年前的西藏,看看那些肢体不全的农奴就足够了。
  封建社会,运用的是等级。等级被普遍承认,大家各安天命,命苦不能怨政府。
  在这里还要插入一个不知道属于什么社会形态的、自秦至清的、漫长的中国郡县时代,这个阶段的中国,控制工具主要是伦理。伦理起作用的基本单元—家庭,以及次级单元—宗族,同时还带着一点原始共同体的味道。
  然后就来到了今天的世界普遍所处的时代—资本、商业时代。
  这个时代的控制方式,主要表现为债务。这是一种“文明”的控制,因为它是契约性的,而契约的前提是平等自愿,因而它是讲道理的。当然,道理都是强者发明的,这在任何时代都不例外。
  债务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集中。财阀,就是那些掌握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相当比例的债权,从而能够左右社会转动的人或者实体。而且,这种控制是具有现代社会科学逻辑上的合法性的。
  因此,它看似合理,却暗藏机锋。

债务控制


  现代生活,是一种以负债作为典型特征的生活。
  前现代或局部前现代的生活,很多东西是不要钱的,比如粮食、蔬菜、水、土地、沙子、泥砖、木头……不要钱不意味着不必付出劳动,而是说获得它们不必支付货币。需要货币,就意味着债务。
  今天的现代城市人,太阳一升起就知道自己背负着多少债务:柴米油盐、物业水电、房贷或房租、车贷和油钱、奶粉纸尿裤……
  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有强制力支持的契约,决定了债务是刚性的。一旦负担不起,正常的生活就来到了终点。因此人们会感觉到,自己是绝对被动的—早晨一睁开眼睛,就要出去挣货币。所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债务社会,现代生活是一种偿债生活。
  债务会集中。我们知道,有价值的实物才是财富。所以财富集中是比较困难的,至少不可能无远弗届的。如果把财富在形式上转换为货币尤其是纸币以及电子记账时,那么集中就没有自然限制了。
  最早的財阀,就形成于这样一个转换过程。
  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战争从宗教扩展到政治,在同一宗教里内部化,因此更为频仍。战争打的是钱。为了获胜,国王们以公共税收为抵押,从银行家那里借款;而银行家则以国王的债务为信用,发行银行券,把债务转移到国民身上,把财富集中到自己身上。
  银行券最终又存入银行,实现债权回收。于是银行家就以一种几乎没有成本的方式,成了国家的债权人。他们凌驾于国家之上,成为现代意义上最早的财阀,英格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巴林银行,都是这类财阀的代表。
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财阀集中以这种方式崛起。结果同样是“国家(政府)的让渡”,即公共权力被削弱、被钳制。

  通过掌握信用进而左右战争胜负,他们由此可以支配、影响一个国家政府的行为,并把自身利益深深嵌入国家制度当中去。他们掌握着国债,马克思说“国债,即国家的让渡”,让渡的是税收权和发钞权。
  在现代化后发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后殖民国家和地区,现代财富精英的形成没有赶上早期民族国家的混战时代,债务集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金钱与政治的勾兑,通过对政治人物的前期扶持或后期支持,获取特许垄断权。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财阀集中以这种方式崛起。结果同样是“国家(政府)的让渡”,即公共权力被削弱、被钳制。
  不管是以国债控制还是特许经营的方式取得债权集中,财阀最终形成了。形成的结果就是社会公共利益被绑架,大众生活的损益,取决于财阀的利益。

人为恶果


  财阀通过债务控制国家或地区,一定会给社会大众的人生制造一个天花板。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被这一天花板压制,总有少数幸运者会因为各种机缘或通过特殊方式实现突破。比如东南亚或中国香港的一些财富精英,就是通过成为权力家庭或金钱家族的女婿而跻身社会顶端。然而这样的可能性毕竟很小,没有榜样意义。
  大部分人,会生活在无力甚至无望之中。
  在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的救济的情况下,国家和地区越小,无力、无望的程度就越深。因为国家和地区越小,财阀能够掌控的领域就越是事无巨细、鸡毛蒜皮,而这意味着生活。
  眼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香港。
  财阀通过港英时代的权钱交易、钱钱联姻,特许与股权,控制了金融系统、公共事业系统,以及大部分的商业领域。人们的工作机会、水、电、交通、住房、药物、医疗和金融服务,以及日常必需品(零售),都是财阀的生意范围。单个资本也许不能控制全部,但只要是有持续、稳定的收益的领域,几乎都笼罩在某个资本的身影之下。而这样的资本屈指可数,这少数人的身份都是一致的—财阀。
  一个普通人,很可能是这样生活的:他在财阀的企业工作,工资存入财阀控制和占股的银行,用于购买或租住财阀建造的房屋、水、电以及交通服务,生活物资从财阀经营的零售超市采办,生病了到财阀经营的药房买药。甚至连居住地周边的商业生态,也是按照财阀的利益设计的—比如你需要过马路,天桥会直接把你送进一个商场。
  远离香港市区的天水围,是一个巨大而密集的公屋群。财阀占据了中间的核心土地,建造了私人住宅区嘉湖山庄,环绕嘉湖山庄的公屋是与之隔绝的,住公屋的穷人不允许进入富裕者的区域。嘉湖山庄内居住的富裕阶层是有消费力的,但内部商业直接由地产商包办,穷人无法获得他们的“涓滴”。港英政府与地产商还订立过一份不公开的约定,限制公屋社区的商业设施规模,以保证嘉湖山庄内商业设施的收益。   所以,偌大的天水围几乎没有什么沿街商铺,如果一个住公屋的人想要做一点生活配套的小生意,合法的形式是去一个由地产势力控制的叫“领汇商场”的地方租用商铺。昂贵的租金阻挡了穷人,连锁店更容易占领机会,而连锁店的所有者经常又指向财阀。穷人只能忍受数小时通勤,去市区打工,并且把收入花在财阀经营的交通、零售的生意上。因为民生艰难,这里沦为一个罪案尤其是灭门案多发的“罪恶之城”。
  香港是自由港,经济自由带来社会自由,因此也是一个自由社会。坚强的社会商业结构,是由行政特许和其他上层利益交易形成的。换句话说,这种市场自由是以市场不自由为基础的。资金的进出自由是香港繁荣的重要制度后盾,因而这是自由最根本的内容,由此李兆基可以早早地在美国买进数万套房子,李嘉诚可以迅速把投资转移到英国。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如此巨量资金,这种自由与之何干?
  财阀控制,是过去几十年来香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这种除了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辛苦、利薄的行业之外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控制,造成了“国家(政府)的让渡”,政府能力被弱化,必须看他们的脸色。英国人在香港回归前开始突击作业,推动香港“民主自治”,一方面创造渠道让财阀势力得以直接进入或在幕后操控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此时已经不用对香港社会负责任,为了自身利益进一步建造一个弱势政府。
  作为现代民主最早的实践者的英国,太了解民主的实现条件了。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能够维持制度运转所必须的秩序。没有秩序,民主就意味着混乱,所以我们会发现,民主运作良好的国家,相同点是有充足的财力,能够维持从军队、警察到监狱的一整套强大的暴力机关,让民主不会脱轨。
在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的救济的情况下,国家和地区越小,无力、无望的程度就越深。因为国家和地区越小,财阀能够掌控的领域就越是事无巨细、鸡毛蒜皮,而这意味着生活。

  深谙此道的英国,在离开前却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削弱政府,一方面推进“民主”。那么,当共识被抛弃时,谁来捍卫秩序和法治?

问题的深化


  自由市场必然带来财富的集中,平衡的手段就是强大的政府干预。
  强大的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累进税、公共支出对弱势人群进行转移支付。但富豪们热爱香港的重要原因,是这里低税,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通过金融工具或其他避税手段转化为免税收入。这让政府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
  近在咫尺的对比就是新加坡。它和香港一样是一个城市社会,但李光耀建立的强势政府,给人民提供房屋、医疗、教育、交通等优质且相对公平的保障,让财阀无法生存,更不能挟持政府。这就会让人们的负债感下降。
  如果一个社会被财阀影响或控制,普通人的负债感—一睁眼就要急切地去寻找货币的身不由己感,就与控制程度成正比。负债越多,人就会在行为上“老实”,因为无暇他顾;但也会在心理上怨恨,因为起早贪黑、腰酸背痛仍然无法摆脱负债重压。
  因为财阀的控制是无形的,又是合法的、基于现代契约的,缺少抽象能力的一般人甚至感觉不到他们和自身生活的关系。怨恨需要出口,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概念,同时也强调主权在民,主权在民的其中一项内容是“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于是一般情况下反抗都是指向政府。
  然而在香港今年的乱局中,那些街头抗议者不但手段错误(暴力),对象和方向也是错误的。如果诉求真的源于艰难的社会生活,那么作为攻击对象的政府事实上和“示威者”应该是联盟关系;而诉求方向非但不应该是所谓“民主”,而应该通过法治方式强化政府,把被侵占的公共权力收回来,使政府有能力保障民生。
  李敖在2005年就曾忠告香港人:民主对你们来说太抽象了。
  因为手段、对象和方向的错误,注定了它不会有结果。如果诉求获得部分回应,政府进一步削弱,还会巩固造成民生问题的真正根源。
  东亚、东南亚以及中国香港的财阀势力的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从殖民地到独立或回归的前后一段时间。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全社会一同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基本政治、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过程。掌握金融、产业的人,可以通过腐败等方式,让制度对自己有利。所以今天视为天经地义的那些制度,常常是为了这些人的利益而不断修正形成的。财阀势力的巩固和扩张,与制度的“完善”同步,这事实上是通过经济绑架进行政治绑架。
香港“怪兽大厦”

  民主是好的,但它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在不撼动基本的经济结构的前提下,追求政府形式的花架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深化问题。这已经被许多经验论证过,也还会继续被证明。

怎么办


  债务控制,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现代社会的运行法则,人们一定会厌倦,但无法改变和逃离。日本年轻一代的“低欲望”状态,是一种有限度的逃避,通过减少需求来减少债务。
  财阀控制是债务控制的极端表现,因为债权从分散到集中了。原本社会结构固化就会带来天花板,财阀控制则把天花板继续往下压。
然而,理性至关重要。稀里糊涂的“革命”带来的只有代价,没有成果。

  特朗普频繁指责美联储,尽管他有委过于人的嫌疑,但强大的私人银行系统劫持政府,成为“政府的政府”从而绑架民生,这在欧洲历史上以及美国当下,都是事实。最近的恶果就是2008年华尔街制造的金融危机,银行“大到不能倒”,最后由美国普通人的负债来埋单。
  这样的社会的确需要改变,才有活力和希望。正如美國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所言:“当正义制度存在并适用于我们时,我们必须服从正义制度并在正义制度中尽我们的一分职责;当正义制度不存在时我们必须帮助建立正义制度,至少在对我们来说代价不很大时要这样。”
  然而,理性至关重要。哲学家齐泽克就说,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他当时就在纽约街头。“询问示威者们究竟想要什么,但却只得到了一些空洞的、道德高调式的答案。诸如,我们想减少腐败等等。当我问他们想不想要更多的社会正义、完全的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走得更远一点的时候,他们就哑口无言了。”
  稀里糊涂的“革命”带来的只有代价,没有成果。
  前述罗尔斯的观点,是他归纳的“正义的自然义务”的内容。他说,如果社会的基本结构是正义的,那么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去做要求他做的事情的义务。
  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否正义,跟是否采用现代西式民主政府形式无关。新加坡不是西式民主,但人民不会怀疑它的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人民生活是幸福的。当人们试图改变社会的时候,最应当避免的就是把某种政治操作方式直接等同于幸福,又把混乱视为幸福正在实现的标志。这是许多被“赠送”了西式民主制度的国家的血的教训。但凡民主不是自生的而是移植的,这样的国家没有一个在现代化上实现成功,也从没有得到过想要的幸福。
  当社会被财阀在某种程度上笼罩的时候,人民的行动所指应该是加强法治,规范他们的活动边界,推动“社会的基本结构”趋于正义,而不是相反。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办公室里的公务员图/Ergy Landau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王蒙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国家荣誉称号。  王蒙是谁?这位有着复合身份的作家、学者、前官员,似乎很难被草草归于一类。他在为自己作品的英、德文译本所写的序
年度最佳新闻图片及一般性新闻类单幅图片一等奖:《直言》,摄影师:Yasuyoshi Chiba 2019年6月19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市内一次停电期间,一名年轻人在手机光亮下背诵一首诗,而其他示威者高喊口号,呼吁还政于民。苏丹的抗议活动于2018年12月开始,并迅速在全国蔓延。 1. 环境类单幅图片三等奖:《维多利亚湖正在死去》,摄影师:Frederic Noy 2019年1月9日,在乌干达维多利
每每棲身于急速前进的现代社会,人们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辆飞驰的时代列车上,在窗外掠过的各式热点新闻、新鲜秩序间,我们要如何思索自己身处的“悬浮时代”?要怎样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  这或许需要社会学的帮助。社会学常对生活中广为接受的信念与日常实践报以批判,能够一针见血地穿透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用新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生活中自以为非常熟悉的世界。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副系
四川凉山扎甘洛村,学生在学校操场内跳大绳  在一次学术交流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房宁老师分享了他在2017年3-4月间“走读京杭大运河”的经历。大运河沿线有发达的城市,但大运河周边更有处于半自然经济状态、等待拆迁、假货泛滥的普通农村。这真是一个素面朝天的中国。  大运河途径的华北平原,是中国腹地,其经济和社会形态,就是中国乡村的缩影。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使得中国就像是一个时光隧道。我们习惯于用
2020年12月5日,北京菖蒲河公园,王全德正在跟一个舞伴起舞  “德哥,你跟他们他妈废什么话啊你在这,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们丫的出去给你胡他妈发你知不知道,胡说八道。”  南风窗记者跟王全德正在聊关于北京菖蒲河公园老年相亲角的事实与传言,一个老头带着两三个老头气冲冲地走来,指着我对王全德说。  当时他的手指再有几厘米就要戳到我脸上,我看形势不妙,就站起来准备解释。  菖蒲河公园相亲角活动,在网络中
诺贝尔奖设立前,瑞典还是欧洲北部的一个边缘国家:人口400万,在英国和法国面前,犹如一个番邦小国。此时瑞典已被很多进入现代历程的国家远远抛在身后,不复历史的辉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国家依然由农庄主和贵族们统治。  社会分化也在悄然进行,新的社会力量在聚集,工业与金融资本家、知识分子、产业工人等社会群体开始向保守贵族们争夺投票权,政治改革的呼声持续走高。大众媒体的出现,报纸销量的激增,也为后
我认为,提高性同意年龄,是典型的以保护为名剥夺或限制公民自由。可以说,只要没有充分、扎实的实证数据以及科学研究可以表明,14~18周岁的女性不应该、不能够享有性自由的权利,那么,任何宣称将性同意年龄提高以保护女性的做法,都是典型的“慷他人之慨”,其逻辑实质上与如下做法并无不同:仅仅因为我担心你的能力和心智可能—请注意,仅仅是“可能”不够应付现实生活中的风险,所以,为了保护你,决定把你关进监狱。  
9月14日,菅義伟在日本自民党新任总裁选举中以377票击败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新一任自民党总裁  菅义伟貌似不涉及派阀斗争的忠厚长者人设,在当选首相之后正面临瓦解。  10月以来,“菅义伟下台”的话题标签数次冲上日本Twitter的热搜趋势榜,让不久前挟创纪录民意支持率就任首相的菅义伟,经历了一个最短的蜜月期。  在后安倍时代,引起争议的话题既有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也有菅义伟参加QUAD对话,而二次
2019年3月15日,伦敦,英国移动运营商EE的工程师在检查华为公司的5G相关设备  近年来,追求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运动在全世界风起云涌。几个数字大国和地区的手法不尽相同。和印度美国的手法相比,欧洲追求“数字主权”的方式稍显文明一些。  7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2020年12月31日之后,英国电信营运商将不再被允许购买新的华为5G设备。此外,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2027年前拆除
海珠桥上的天光墟,桥面上摆满了音响,手机,播放器等老数码物件  凌晨5点15分,循着手电筒的光便能扫览一座海珠桥上的营生。  这天是4月2日。距离老薛开始营业已经过去两小时了,他的摊位在桥面的下坡处。这座漂亮大桥的人行道在这里摆了个长尾,一直蜿蜒到骑楼边上。  他喜欢这个位置,因为正上方对着的是婚纱店外彻夜通明的大功率灯泡,货物能被照亮。  在广州,人们喜欢把这里的生意叫作“天光墟”,天亮就会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