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教学法在南京体育学院橄榄球课程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wxl3554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竞赛教学法的视角对其在橄榄球专项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出竞赛教学法的应用基础和效果。
  【关键词】竞赛教学法;橄榄球教学;应用
  一、橄榄球教学任务与目标
  橄榄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1823年,在英国中部的Rugby小镇的Rugby公学一场校际足球比赛中,一个小男孩求胜心切,抱起足球躲避了所有人冲到对方的球门里的行为造就了今天的橄榄球运动。随着规则的不断完善,形成了现代的十五人制和七人制橄榄球运动。由于橄榄球运动不可以向前传球的特性,增强了橄榄球运动技、战术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橄榄球运动激烈的身体对抗强调了运动能力的全面性。橄榄球比赛鼓励运动员利用优势(包含技战术和身体优势)不断向前,形成“向前—支援—创造机会—保护,获得球权-再向前”的进攻理念。因此,每一次进攻都是由队友的配合,创造出进攻得分的机会,团队合作在橄榄球比赛中是不可或缺的。
  橄榄球课程是以强化技能为核心,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专项竞技水平的综合性训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橄榄球专项技术、战术、专项体能方面得到提升;掌握及灵活运用橄榄球专项技战术训练、身体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掌握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学生以训练实践为主要手段,通过训练和实践提高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竞技能力、执教能力、裁判能力等。
  二、橄榄球教学组织形式
  橄榄球运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般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理论授课一般为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讨论、电化教学(幻灯、录像解析、比赛观摩等)、自学辅导、课外作业;实践教学一般包括技术学习、战术学习、身体练习、教学竞赛、裁判实践等。
  三、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专项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竞赛教学法是在比赛条件下,按统一的规则和要求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学生训练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将竞赛教学法运用于橄榄球专项训练实践课程中,以提高学生橄榄球技战术和身体素质,旨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课时目标决定竞赛教学方法的运用。竞赛教学方法应用在橄榄球训练实践课程中必须根据课时的目标来设计,课时目标不同,竞赛教学方法也不同。竞赛的特点就是竞争性和对抗性,在竞赛的过程中运动强度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高强度的对抗性竞赛教学手段则要在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课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训练课的内容和目标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在实力性对抗中,必须保证学生处于较好的身体状态。这种对抗每周运用次数不宜太多,一两次即可;一般的游戏性竞赛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以更好地适应即将进行的训练课程,可以穿插在每次课的开始;只有明确了实践的目标任务,才能保证保证竞赛教学法的有效使用。
  2.橄榄球课程教学中竞赛教学法的形式。(1)最优选拔竞赛形式。在橄榄球实践教学课程中往往会在某个层面体现出表现最好、能力最强的学生。因此,要通过团体的竞争挑选出在这个方面表现最好的学生,通常在素质训练或某种技术能力方面进行比拼。比如跑得最快,踢得最远,接球个数最多等,通过这种竞赛选拔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能力等方面充分了解自身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找到差距。通过竞赛比拼的形式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随着运动强度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橄榄球是一项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要有力量,有速度,有耐力,还要有敏锐的反应力和灵巧的步法,再针对不同素质训练设定竞赛,以竞赛的方式使学生由“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因此,竞赛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个体对抗竞赛形式。橄榄球是体能性高对抗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水平相当的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这种竞争的体现是高强度的,能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最高竞技能力和水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竞赛的对手水平要在伯仲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训练潜能,提高学生能力。
  (3)分组(团队)对抗竞赛形式。橄榄球是一项十分讲究团队配合的项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团队训练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把学生按照实力均衡性进行分组对抗或者比赛,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教学比赛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全面检验自己的技术、战术运用的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将自身所学在比赛中尽情发挥,同时在比赛中寻找自身的差距。比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战术意识,使学生在比赛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竞赛能力。
  (二)教学训练课中应用的时机
  在训练实践课中,教师采用竞赛教学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分组竞赛或个体对抗竞赛,团队竞赛时应使不同小组之间处于竞争地位,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来确定成绩。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前锋、后锋、最后卫等各个位置的运动员,在实际场地模拟比赛,以达到训练效果。个体对抗时要选择合适的对手;竞赛内容要求包括力量、速度、比赛技巧、战术运用能力等许多方面。竞赛教学法在教学训练课中应用的时机应当是考察学生的训练效果的时候,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使得学生发现差距,加强训练。
  (三)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教学训练实践课程课中应用情况的调查
  通过实验性教学发现,竞赛教学法在我校橄榄球专项教学训练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从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受益颇多,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训练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表明,学生对竞赛教学法较为满意,有很高的认可度。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专项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增益明显,其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的特点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学生对训练效果的满意度达到65%。多数参与访谈的学生表示对竞赛教学模式的竞争性有着深刻的体验,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多数学生会加强训练,积极性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训练实践课程中采用最优选拔竞赛、个体对抗竞赛、分组(团队)对抗竞赛三种形式。
  2.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训练实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竞赛教学法的特点适应于教学训练课的要求,要注重运用时机与频率。
  3.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训练实践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4.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训练实践教学课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竞赛能力、执裁能力。
  5.竞赛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6.竞赛教学法在橄榄球训练实践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建议
  1.教师在运用竞赛教学法时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设定竞赛形式,同时设置相应的预案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将课堂流程和气氛控制在合适的限度内,并且要注意教学法运用的频次。
  2.竞赛教学法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关系着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推行。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竞争,不断磨炼自身意志,从而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郑欣.竞赛教学法在高校排球课中的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01):84,86.
  [2]张海涛,侯桂明.羽毛球竞赛教学法与促进大学生社会技能培养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02):79-82.
  [3]杨丽丽.分组竞赛教学法的构建[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7):84.
  [4]克·弗·列庫季娜,王慧升.游戏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谈两种教学法在培养运动技巧和技能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1990(01):52-54.
  [5]宁熙平,吴鸿.自主竞赛学习教学法对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C].2010.
  [6]符气侬.重视运用竞赛教学法[J].江苏高教,1988(06):59-60.
  [7]马丽.学科竞赛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3(05):105.
其他文献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目前进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而言,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创新,这本身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因此,本文对文化传承创新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做出研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传承创新 功能性研究  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整合、创新传播作用。  一、导向性  文化传承创新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可以确保文化本身的政治性与价值性。具体来说,有利于主流文化的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 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
许多教师都对学生“动不动就犯错误”“一做作业就粗心”“大错没有,小错常犯”等伤透脑筋。实际上,学生粗心或犯错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过程中的适时表现,是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调整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正常反映,关键是教师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如何作为,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文化知识不断丰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心理日渐成熟,从而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
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的关键,也是工作的难点。和谐成了社会的主题词。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而全向全体学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和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产生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案例选取标准、课堂实施步骤、效果反馈,得出案例分析法是符合目前教学需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学;案例分析法;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金项目】基于校园网的多模态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编号:XJK17CZY051。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越
自从2011版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学校非常重视课标精神,举行新课标知识竞赛,开展新课标沙龙活动,组织多门学科教研活动等。各种活动的开展目的只为了营造学习新课标良好氛围,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升。我们的教师很努力,也非常负责,可备课却做得不是很好,而备课的重要性各位教师都明了。所以学校要实施课改,必须重视备课工作。  一、背景分析  1.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集体
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课堂上创建和设计一种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的教学手段。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