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时代校长领导力变革的可能路径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领导被视为改善学校的关键机制.在新的时代节点之下,校长领导力变革提升可能路径的探索显得尤为紧迫.校长领导力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从遴选向赋能发展、从简单向复杂演进、从他律向自律进化三个发展特征.在中国语境下,结合国外校长领导力的相关文件及经验尝试提出基于不同发展侧面阶段、领导力重点领域及过程行为改变三个支点助力变革.
其他文献
固有教育观念的不断创新,传统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都需要大学教师具备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结合教师职业成长驱动因素,基于D.C.Berliner“教师教学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培养实践探索为例,探究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特征与激励策略,构建“以打造可持续发展职业成长机制、满足不同成长阶段教师需求、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鼓励开展教研教改与专业研究”四位一体的教师职业成长激励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探讨,取得了新的成果,并把这些研究的方法及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的文章,是衡量一位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结合科研实践,从题目有“新”意,框架有“新”术,案例有“新”境三个方面阐述论文写作的三个“新”思路,力求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切实的方法参照和实践指导.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路径.以新商科教育为例,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三全育人”内涵体系及实践要求,在教育系统论视域下实施大思政教育,从构建服务产业高端的高水平专业群,搭建“思想领航·技术引领”的专业课程体系,搭建“素养嵌入·项目贯通”实践育人体系,打造一体化“匠心财经”文化育人品牌,打造“铸魂强师”教育工匠团队,创新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画像的教育评价模式等方面重塑商科人才培养新生态,加快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城市印记的复合型创新型商科技术技能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职前实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的起始,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学前实习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孤岛化、专业理论应用流于形式、理论学习在实践场域中无效、实习评价机制无法实现“以评促学”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强课程协同、突出实践场域、注重表现性评价的对策建议.
构建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针对利益相关者需求反映的人才培养过程难、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教学环节难、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有效路径建立难等问题,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和省一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项目,在借鉴和吸收欧盟教育认证相关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改革实际,探索形成了“驱动—结果”要素互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乡村新任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新生力量,是乡村教育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新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身份认同较低、生存压力较大、专业发展较难三方面的困境,影响着新任教师的留教意愿与教学成效.建立乡村新任教师“双导师”制,由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共建导师队伍、协同完成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任务,有利于增强新任教师身份认同、减轻生存压力、促进专业发展.因而,推进“双导师”制建设需要出台系列制度作运行保障、构建多主体良性合作机制、借力数字赋能与政策优势、做好导师组建与规划引
跨学科概念是学生知识建构和观念形成的重要支点.以“稳定与变化”这一跨学科概念为例,从设计理念、内容表述和层级进阶三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相关科学课程文本进行对比,发现:美国倾向于从跨学科概念到学科领域的学习,我国侧重于从学科学习走向跨学科交融;美国的跨学科概念更为抽象,我国则紧扣物质与能量来讨论“稳定与变化”;美国明确将学科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并列作为进阶的主线,而我国将跨学科概念暗含于学科概念之中.基于优势互补,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高职扩招是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高职扩招生源思政教育的调查,发现:扩招生源构成复杂且多元;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媒体和网络、思政课程;对思政课的价值判断普遍不高;思政课程内容的关注点在于时事热点和典型案例;学生价值诉求具体明确;弹性学习制度成为首要选择等.基于高职扩招生源诉求及其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增强思政教育多元主体育人的整体合力,切实构建思政教育“十大”育人体系,持续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融合.
《中职语文课标(2020年版)》已进入实施阶段,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参与”备受关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概念不清、内容含混、传承途径不明等问题.立足哲学视角及学科特点定位传统文化内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古典诗文的美学观及古代文学家的创新精神.从整一系统、动态开放角度建构课程内容,将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化凝练成价值观念,同时激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价值.教学实施时,通过醇化古诗文意蕴、活用艺术形式、借鉴创新精神三大教学策略实现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研究选取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30件优秀作品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作品设计框架,从思政元素、思政策略及思政团队等维度分析其“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作品分析显示,当前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有三大路径:“中国精神”引领技能学习;“红色项目”驱动专业教学;“正向价值”规范职业行为.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着力抓好三方面:立足职业素养,选择“课程思政”元素;遵循知行规律,确定“课程思政”策略;把握价值体系,贯通“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