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信:访古赏绿两相宜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一般。寒信潭里映着绿色群山、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现代小洋楼,微风吹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中有画。
  寒信,每年有两个热闹非凡的时期。一个是农历七月二十四的庙会;另一个是秋冬时节的开潭期。农历七月二十四是寒信“水府老爷”菩萨的生日。这天,十里八乡,几个县乃至外省不少人都会来此参加庙会,寒信村车水马龙,寒信潭的水面上船来船往。寒信人一向热情好客,这天会在跟水府庙相邻的寿六公祠堂和玉新公祠堂设宴款待八方宾客。寒信人的家门口、路口、大榕树下都放有茶水,免费供人们饮用,使人们一踏进寒信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有关部门规定,寒信“潭域”方圆1000米内,每年的1至10月份为禁渔期,11月份以后才限期“开潭”。寒信潭水草丰美,鱼虾成群。在开潭期,方圆近1000米内的江面上,几十条渔船来回穿梭,渔民们站立船头,把一张张渔网抛向江中,场面十分壮观;潭边,鱼竿林立,人们放长线钓大鱼。
  寒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栋栋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寒信人建新房不废古建筑。村里尚存完好的7幢大祠堂和9幢中小祠堂,成为一道靓丽的古风景线。一列列高昂的祠堂马头墙映衬在绿色古树中,一幢幢结构讲究、造型美观、雕梁画栋的祠堂,记载着寒信的古文化。寒信的祠堂大部分建于明朝和清初,其建筑多为青砖铺地,室内装饰华丽,左右拱门出入,前厅有藻井,藻井四周有彩画,顶部有金鸡、凤凰、莲花浮雕,柱与檐连接处的木雕垂狮、垂龙,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寒信的祠院和门楼既壮观又富有文化色彩。大部分祠堂前建有围墙,门楼是祠堂连接围墙间的大门,素有“千斤门楼四两厅”的说法,足见门楼之重要。祠院大部分是青砖或卵石铺地,并配以吉祥物图案。门楼结构大部分是八字墙,造型和装饰都很有讲究,门楼高大雄伟,门罩装饰讲究,或加斗拱,或以雕刻来装饰。
  因风水学“赣派”创始人杨筠松曾在寒信活动频繁,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海内外地理名家、风水大师来寒信寻找风水祖师爷的足迹,探求这块风水宝地“代代出丞相”的奥秘呢!
其他文献
今年78岁的刘光坊,1993年退休回到老家??兴国县龙口镇都田村。他吃的是自家饭,但想的事、做的事、为的事都是乡亲们的事。十几年来,该村成立各种“理事会”,“会长”这个职务非他莫属,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老会长”、公益事业的“牵头人”。   都田村共有2100多人口,该村老桥片的一所教学点,因年久失修,于2003年春季倒塌。教室没了,学生无法上课,怎么办?村委找到刘光坊商量。刘老二话没说,首先自己带头
期刊
大学毕业生走进养老院、敬老院工作,的确是件新鲜事。修水县社会福利中心(含养老院和敬老院)主任李江同志煞费苦心亲自跑到长沙民政学院要来了两位大学毕业生:21岁的吴婷和22岁的骆灵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原本笼罩在老气横秋、寂静无哗氛围里的福利中心,被这两位大学生骤然搅得生机蓬勃、热闹非凡了。一年多来,她们在李主任的领导下,勤勤恳恳地工作,受到了全体老人的称赞。   这两位大学生都有一颗敬爱老人
期刊
我是1974年从部队退伍跨进南昌人防之门的,从此便与人防结下不解之缘,直至2008年退休。   抚今追昔,除了6年部队生活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外,我的人生画卷都是火热的人防之路,都是美丽的洞天之歌。在自己坚守人防的岁月里,我为曾经有过的欢乐和甜蜜而激动,也为曾经有过的犹豫和动摇而疾首。   1993年的初夏,我想调离人防,工作调动表已拿在手中,接收单位也基本同意。就在这个时候,我应邀参加一次采访活动
期刊
小孙子从幼儿园一回家,每每嚷着要我和他下象棋,我都欣然“奉陪”,且不管赢输,总是快乐无比。   莫看小家伙才6岁,去市儿童象棋培训班学了没多久,就会摆棋,晓得“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子,小卒直向前”等规矩以及“摸子走子,落子无悔”等棋规。和几个小伙伴赛起来,或皱眉,或惊讶,或大笑,那模样令人忍俊不禁。   一天,他突然问我:“爷爷,你下棋厉害吗?”我说我是奥特曼,好厉害哦,你怕吗?他说不怕,来下
期刊
颈椎病的预防除遵循一般人群的预防措施外,老年人更应重视以下几点:   1、量力而行,切勿过劳。因为老年人的体力与精力均不同于年轻人,因此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与家庭劳动上切勿过度,应根据本人的现有状态,量力而行。   2、避免家务劳动过量。实践证明,家务劳动的工作强度与时间往往多于退休前工作强度,尤其是带孙子(女)和外孙(女)时,不仅时间长,而且由于怕发生意外和对第三代的溺爱,易与幼儿形影不离,因此其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重阳节只是一个“小节”,这个节日是属于老年人的,它跟人到中年的我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每年这一天我单位里都不放假,只是把老干部们组织在一起聚一聚、玩一玩、乐一乐。我想,九九重阳的乐趣,或许只有等到我退休以后才能慢慢体会到。   这天下班回家,忽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孩子,这个星期五你有时间陪我和你爸过节吗?”“星期五?过节?……哦,我想起来了,妈,你说的是九九重阳节吧?”“对,九九
期刊
在乡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来城里了。她一直不喜欢城市的嘈杂生活,跟老家的乡下比,城里的生活对她来说实在没什么意思。老家有地,房前屋后有菜园,左邻右舍又处得跟亲戚一样。可为了我,母亲终于还是来了。   母亲是来帮我带孩子的,她把父亲一个人留在家里,家里的菜地、鸡鸭鹅都需要人照料。   休过产假后,我也想过找保姆带孩子,可权衡了很久,终于还是请母亲来帮忙。这样我每天都能放心地出门,安心地工作,回家后又
期刊
日间照料服务站   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于2009年9月正式开放,社区中的老年人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饮食保健、精神慰藉、休闲娱乐一条龙服务。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31人,“空巢老人”927人。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社区成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根据老人的需要设立了各种不同的服务项目,解决了老人的困难,也消除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   和平区花园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站,
期刊
平生不嗜好香烟美酒,不迷恋牌场舞池,唯音乐与书报,我情有独钟。老了,又增添了一种爱好,那就是收藏剪报。剪报非常有意思,它能使你广闻博览,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退休后,坐在书房望着堆积的几大摞报纸,觉得全当废纸卖了实在可惜。因为这些报纸曾经给予我不少帮助,其中很多文章,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于是拿起一叠翻阅起来,不想,越看越让我觉得里边许多我用红笔圈过的文章实在是太好了、太珍贵了!
期刊
春节临近,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新年的气氛。这个时候可不要忘记给家营造一点温馨、喜庆的年味。   推荐一:中国结   “结”与“吉”谐音。古时候,人们在大年三十晚上用一根红线穿上100枚铜钱,然后打上结,作为给孩子们的压岁钱,意为长命百岁。现代人以结为饰,美化生活。过年时,我们可选购一个稍大的中国结悬于玄关处,喜庆的气氛会扑面而来;稍小一点的中国结可挂在门上,主卧室选用盘长结,儿童房用如意结,老人房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