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探微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j677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教育是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格教育 主要内容 意义 措施
  引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课本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人格教育也成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人格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1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且具备完善思想道德水平。在高中阶段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水平,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能成为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人。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人格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除了要教授课本中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促使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的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
  2.1高中阶段人格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教育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和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漸成熟,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社会也会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校园,学生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腐蚀,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语文学科
  是一个基础学科,学生们普遍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强,语文教学中推行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主人公都有着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人物的精神和人格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内涵,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理解到马丁·路德金的精神,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2.2人格教育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
  我们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人的发展和精神面貌的养成,包括现今推行的素质教育也是为了满足人终身学习的目的。人格教育能够完善人的精神面貌,促使人们形成良好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这就与人格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
  人格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将教育主体放到学生身上,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深化人格教育内涵,这就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格教育的策略
  3.1传授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教育
  语文教师在学生性格养成方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个人修养层面也需要有涵养、有健康的人格。语文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都会夹杂着个人的思想在里面,这就会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的人格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是相当重要的。教师的性格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品格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的让学生独立思考,不约束学生的思想以及个性发展,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品质,培育健康健全的思想品格。语文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会让许多学生尊敬崇拜,进而关注教师说话做事的方式,这时候教师就应该通过自己的魅力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感知自己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品格修养,带动学生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提出各种要求,教师在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身的不足,与学生一起学习进步,这种学习的精神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注重自身品格的修养,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2从课本知识中探索人格教育
  高中语文课本的内容是经过很多专家精心挑选的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高中生能够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是帮助高中生提高素质很好的教材。语文课本的内容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文化知识,更有许多令人深思的故事内容。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更加形象地向学生灌输文章主人公的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书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应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人格对于自己将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作者的内心思想,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更好地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终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品质。
  3.3通过语文的学习提高人格魅力
  学习高中语文的目的是对语文能力的培训,增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往能力等,这是新课程对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在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格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边教授文化知识,同时灌输人格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这种模式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品格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导学生加深对文章主要思想的理解,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教育,对于高中语文的写作内容语文教师应该慎重挑选,深层次的解释题目的含义,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作文写作的过程也会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书本上学到的内容付诸实践,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增加文章的文采,彰显个人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艾兰.试论新课程下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2]赵翠.高校研究性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
其他文献
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2014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
用途:适用于大班认知发展——《认识指南针》的活动。(美工与常识相结合) 材料:一张16开的白纸,缝衣针一根,磁石,彩色笔,红漆少许,约20厘米的线,银环一个,剪刀,香糊等。制作
通过对射极耦合型数字分频器的研究指出:ECL型数字分型器输出信号一次庇波相位波动是由组成分频器的ECL电路的时间延迟决定的。而ECL电路的时间延迟是与电路中的晶体三级管等效电路的参
针对选煤厂煤泥浮选过程加药量依靠人工干预存在主观性、滞后性和粗放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聚类的煤泥浮选泡沫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采集已知加药比例与未知加药比例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并非是天然对立的,要把这两种特质统一起来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把小学语文教育当做文学教育。本文在学科专业的范围之内,采取立足于文本的方式,指出其“限制性文本”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教育性”这一概念的误读与扭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 儿童文学 文学教育 教育性 趣味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批判声不绝于耳,许多儿童文学学者和教育家主张实现小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为家庭和社会所重视。而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尤其是父母的言谈举止、心理状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态度和方式等,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如目的上功利性较强、内容上忽视孩子的精神世界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机关各厅室委、各党支部,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要求,把理论学习摆在了突出位置,坚持集中学习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大体积底板采用2m宽的后浇带、以及10m、15m、20m替换后浇带等4种施工方案.有限元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材料的早龄期收缩、浇筑顺序,同时考虑了底板的各种边界约束条件,并用早龄期高应力区域对比分析了各计算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后浇带替换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正>~~
固体继电器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元件。降低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的功率耗散和发热,是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大功率固体继电器的热学设计和在应用中散热器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