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式教学活动,既要以教材为本,开放生长点;又要以生活为源,开放内容;还要以探索为轴,开放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知识,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关键词]开方式教学;创新意识;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87-02
  “創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对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基于开放式教学活动,来谈谈如何在多向的解题策略、多元的条件、多维的问题视角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引发奇思妙想,从而迸发创新求异的学习活力。
  一、以教材为本,让生长点开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习的母本。因此,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的要点,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伊始,教师出示课题:圆的认识,并提问:“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我想知道什么是圆。”“圆是什么图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好像古代祖冲之研究了圆周率,那什么是圆周率?”“如何计算一个圆的面积?”“为什么汽车的轮子要做成圆形的,而且轴还装在最中心的那个地方”……此时,教师追问:“大家提出这么多的想法,那我们先从哪里开始研究呢?”
  大多数教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都是从观察圆形、图案入手,然后让学生找身边的圆,再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最后去研究圆的构成要素等。在这则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别开生面,借用课题开门见山,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状态下畅想,不仅使教学内容得以呈现,而且还使圆的教学目标在思考中逐渐显现出来,也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更为圆的认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学生把思维聚焦于圆的认识之中,诱发了思维的联想,从其他图形的学习经验去思考圆的各部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以生活为源,让内容开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开放教学内容,教师就得审视学生当下的生活环境与教材内容的契合度,灵活地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体验数学经验与方法,以达成乐学、善学的目的。
  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读各种现象,去分析并研究问题,最终实现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素养的教学理想。
  师:小明准备去买早点,他要带什么才能买到早点呢?
  生1:当然是钱。
  师:不错,我们中国法定的钱币称作人民币。你见过人民币吗?说说都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
  生2: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师:知道的还真不少。还见过不同面额的吗?
  生3:1元的硬币,2元的纸币。
  生4:我还看到过1分的硬币。
  生5:对,还有2分的硬币,5分的硬币。
  生6:好像还有一种5角的纸币。
  ……
  师:真了不起,见过这么多的钱币啊!想不想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钱币——元、角、分……
  通过这个教学情境的设置,我们能够体会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意愿与个人色彩。因此,尊重学生的实际,并把它融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中,融合在教学内容之中,那么学生就不会对数学感到陌生,而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解读生活的现象,从而在探索现象、奥秘中领悟知识的由来,把握知识的真谛,进而提高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探索为轴,让过程开放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更要把学生放到探究知识形成的第一方阵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在运用中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方法,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自主探索,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将会继续研究它们,说说你们想研究长方形的什么内容?
  生1:面积吧,课本上有这个内容的知识。
  生2:不对!我昨天预习了,看到我们刚学习的这一课后面是周长的知识,我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师:真是个自觉的孩子,预习是个很好的习惯,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养成这种好习惯。是的,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师生相互讨论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什么?怎么去计算它的周长?)
  生3(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片,用手指画出4边):这4条边的总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4(指着黑板的边框):这4条边框的总和是黑板的周长。
  ……
  师: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吗?
  生5:长方形4条边的总和。
  师:知道了长和宽,你能算出周长吗?
  生6: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 3 5 3=16(厘米)。
  生7: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2 3×2=16(厘米)。
  生 8: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 3)×2=16(厘米)。
  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啊?它们是一样的吗?
  生9:一样的,都是算出长方形的4条边的总和。
  案例中教师的放手策略,既尊重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还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开放的时间与空间里解放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索、发现、总结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释放个性,让数学学习充盈创新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机。
  (责编 覃小慧)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高职院学生作弊动因,探讨作弊的动机,为寻找对策提供依据.结果:32%的学生有作弊的想法,以担心不及格与获得更高的分数为作弊动困,并有从众心理、侥幸心理与赌注心理.结论:学生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关于课堂教学工作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然后本文对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路进行了讲解,包括: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宋玲,28岁,是一位妊娠30周的孕妇。自从步人准妈妈的行列之后,夫妻两人一直憧憬着未来美好的家庭生活,期盼着孩子能够聪明伶俐、健康成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发生在宋玲身上的腹部
独立学院大学生入校成绩偏低,专业基础薄弱,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强,思维活跃,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毕业班辅导员,应该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从政策上把控
[摘 要]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言和意的结合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文本内容,又要关注其表达形式。教师引领学生透过“言”的理解与品味,在遣词造句、多样朗读、想象联想、亲历体验中感受文本的言语秘妙,使学生渐入文“意”之中, 能够实现阅读教学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言意兼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调整人力资源课堂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成为
密蒙花密蒙花为落叶灌木,生长于山坡、丘陵、河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又名小锦花、黄饭花,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每年2~3月份开花,圆锥花序顶生,密被灰白色柔毛,花萼钟形,花
心理治疗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治疗虽然是一种专业技术,但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对自身的心理保健乃至为自己或他人"排忧解难"也会大有裨益。心理治疗
阅读拓展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可以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目标,明确教学理念,找准拓展的切入点,
血清CA125是糖类抗原12—5,CA代表它的性质是糖类抗原;12—5是个编号,是在研究过程中给每个研究对象的代号。肿瘤细胞在癌变后可以改变细胞上的糖链结构而形成肿瘤性的多种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