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w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小学数学课堂显得更加趣味十足。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对知识有更细致的认识和理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设置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爱玩,喜欢做游戏。作为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出发,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游戏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边玩边学,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在教学“认识多位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多位数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制作了一些具有16个方格的大卡片,而且每一个小方格内都写有一个多位数。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会说出一个数字,你们要对号入座,看谁反应最快。最先将自己手中的有色便利贴贴到相应位置的,那个位置将属于谁,看你们哪位同学能最先连成一条线。
  首先,我请两位同学来和我一起玩一次这个游戏。其他学生自由结组,我会给每个小组一张卡片,小组共同合作,一起做这个游戏。”
  “三万五千八百六十七。”在教师说完后,学生们迅速反应,很快便有学生率先将自己的便利贴贴在了数字“35867”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好胜心被瞬间调动起来,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寻找,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有关多位数的知识内容。
  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开展,很好地活跃了学习氛围,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边玩边学。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组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在历史的潮流中,如今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自主探究活动恰好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资源,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进而最大限度地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选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长方体纸盒,让其根据这一学习工具,更好地探究学习。“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这些长方体形状的纸盒,你能发现什么吗?”
  学生们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立即投身于观察探索中。有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六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位学生观察了好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发现都是这种情况。之后,学生又进入到观察探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12条棱,其中有4条侧棱,这四条侧棱的长度是相等的。学生在了解了长方体的一些外在特征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够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刺激下,立即又进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就这样在探究活动中大胆地探究、猜想、验证,无形中活跃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进行讨论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为学生搭建探讨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有机会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高效率课堂学习。
  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百分数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发现学生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也很难为每一位学生做单独的讲解。于是,教师选择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探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有机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很快,学生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结组。这时,有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提出问题:如果一种种子的发芽率是90%,这个90%是不是只有在100颗种子时才有效?很快,小组内便有学生对其进行解释:当然不是,这个90%是经过大量的种子实验得到的数据,适用于任何数量的种子。比如这有1000颗种子,那么能够发芽的种子大约有1000×90%=900(颗)。再比如,如果一共有90颗种子,那么大概会有90×90%=81(颗)。又有一小组的學生向大家提出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投篮命中率为88%,他投了100个球,是不是一定会有88个球投进了呢?立即有学生对这样疑问进行解释:不是,这个88%只是一个大约的概率,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他的一个平均水平……学生们就这样在这一探讨活动中,主动交流探讨,无形中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内容。
  探讨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探讨,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全方面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学生体验学习,实现高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其他文献
Based on empirical data,we develop a macro model with lane width and the number of lanes.For uniform flow,the model is formulated as a couple of algebra equatio
期刊
教学是教与学的综合过程,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都有很多变化,而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可能给教学过程带来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从细节入手,让每一个问题更适切,每一句话更妥当,每一个动作更到位,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与学生的磨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寻找合适的角度切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关注  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提升学生的课堂关注度,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教学是对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于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考方式。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积极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本文通过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找出有效措施,
期刊
嫉妒之花悄然盛开  杜欣然从领奖台上走下来,坐在她身后的女生就开始窃窃私语,“她拿了那么多奖,不累吗?”  “没办法啊,别人就是这么的优秀,我们哪儿能比呀!”说话的女生故意把“优秀”二字说得很重,听上去并不是在夸杜欣然。  “就是,我怎么没看出来她那么厉害,听说她爸爸是……”  “你们好烦啊!有本事就上去演讲啊!看能不能拿个一等奖!真是的,要是我再听到你们说欣然,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还有,我姐妹靠
期刊
Measurements of magnetization precession are performed for L2 and B2-ordered CoFeAlSi full Heusler alloy films using the time-resolved magneto-optical Kerr effe
期刊
Seven layered C5N configurations constructed from hexagonal BN and graphite structures are studied using an ab initio pseudopotential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
期刊
We restrict purely kinetic k-essence.Assuming that the equation of state is a power law of the kinetic energy,i.e.ω =ω0Xα,we find that α must be positive to
期刊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进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有效参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凸显数学魅力。  一、引入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许多问题需要借助数学知识内容來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因其创新性理念而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笔者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以及做法。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这种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叫反转课堂。它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教师留课下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练习。如今是学生在家中自主学
期刊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并不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思维难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进行反省,进而引发进一步思考。笔者将从程序引导、动手操作和联想假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让学生从多样的教学设计中产生自己的感触,这样才能把不同的知识进行内化。  一、程序引导,拾级而上  让学生接触既定的思维程序,学生就能从需要中寻找动机,找到目标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