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您的手机在响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tmd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低沉的声音:“老师,我需要帮助。”随着谈话的深入,我慢慢地了解了这位年轻人的困惑。
  他叫晓豪,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进的是一家外企,工资待遇不错,但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初期,晓豪努力地适应这种节奏,拼命工作。公司领导是一个“工作狂”,经常深夜给晓豪打电话,在电话里吩咐他做这个做那个,晓豪也慢慢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一旦有重要工作要做,晓豪总是神经绷得紧紧的,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把手机带在身上,生怕错过了领导的电话。
  久而久之,晓豪对手机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总觉得有电话要找他。有时他接完电话,刚把手机放进包里,就觉得又听到铃声在响,取出来一看,却没有来电显示。到饭馆吃饭,明明把手机放在饭桌上,但老是不放心,总觉得手机响了,隔三五分钟就要拿起来看一下,搞得同事都认为他有点神经过敏。有时候晓豪想把手机关了,但又担心万一领导找不到他影响工作,得不偿失。晓豪现在十分苦恼,感觉自己每天的生活好像被一部小小的手机完全控制住了,神经一直绷得很紧,越来越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住了。
  
  你出现幻听了吗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剧,像晓豪这样出现幻听现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类心理疾病被称为手机幻听症。手机幻听症已经被视为当今社会最新现象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都市白领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词语也已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171条汉语新词中。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手机幻听症呢?其实手机幻听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是心理压力下产生的错觉,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对工作的极度渴求和期盼导致的。现代研究认为,手机幻听只是一种现象,还未成为一种病症,具体说来,手机幻听一般有下列表现——
  轻度:担心手机会响,每半小时左右看1次手机;换了新手机,还“听”到旧手机铃声。
  中度:无论手机放在哪里,都觉得手机在响铃或振动;手机无来电,却能“听”到手机铃声。
  重度: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
  
  幻听“钟情”哪些人
  
  手机幻听的表现是频繁使用和严重依赖手机造成的,而依赖手机则又源自职业环境和工作压力。例如销售、咨询、媒体等从业人员频繁使用通讯工具,铃声或短信一来,就得紧张工作。他们长期处于待机听命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有时就诱发幻听。
  在就业高峰时期,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也会加入手机幻听一族。就像晓豪一样,参加工作不久还处在试用期,心理紧张还未缓和下来,老是以为手机在响,担心会错过领导的指示和工作的信息,这也是手机幻听的表现之一。
  那么,幻听高风险人群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呢?首要的就是要将思想放松,尽量不要去多想手机。因为,正如人对很多物质甚至食物都会产生生理上的过敏一样,在精神上也会对许多不良刺激产生过敏,如失恋、失业、丧亲等,而对手机的依赖所产生的过敏(幻听)只是其中最轻的一种。其次,长期处于工作高压下的人可做些适当的生活调节,比如多跟朋友交谈倾诉,去野外游玩放松心情,放下对工作的过高期望,进行合理宣泄。甚至还可以寻找适当的一天,将手机关闭,充分获取轻松自由的空间,把时间多留一些给吃饭、睡觉、散步、会友、陪亲人、喝茶和思考,压力一减轻,自然就会减少手机幻听症状了。
  编辑/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
其他文献
许多人都把多发性硬化当成绝症,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诚然,目前尚无方法可以根治它,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康复手段,就能将其对人体的危害降至最低。  多发性硬化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往往侵犯中枢内多个部位,反复多次发病、缓解,症状多变,包括视力障碍(视物模糊、复视),平衡和协调障碍(步态不稳、肢体笨拙),感觉改变(刺痛、针刺样感觉、麻木、烧灼感),语言异常(说话缓慢、吐
高血压患者如果坚持服降压药,血压基本上可以降下来,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的心得,也是至今为止治高血压最有效的方式。但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降压药也会有失灵的时候。    失眠,血压失控  50岁的李先生是北京某机关干部,由于工作压力大,再加上各种考核,李先生显得心力憔悴。多年来,李先生晚上一直睡不好。经常到凌晨还睡不着,睡着了也是多梦、易醒。今年初,李先生患了高血压,而且一直治不好,血压总是降不下来。到
便秘使我老伴多年来生活不便,虽经治疗,饮食上也倍加注意,常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平时适量锻炼,可便秘还是愈加严重,十分痛苦。后经人指点,大麦炒面能治老年便秘,老伴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如法服用。说来真灵,服后第二天,大便果然通畅了。如今,老伴她天天服用一小碗大麦炒面,不仅不再服药,而且也不忌口,牛羊肉、花生瓜子等热性食物大胆吃,每天排便正常,舒畅极了。老伴见邻居便秘,将此法传授给她,也解除了多年便秘痛
超市里的膨化食品柜台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也让年轻人流连忘返。看电视、上网冲浪、饭后无聊时……美味的膨化食品是不少人的首选零食。  膨化食品之所以诱人,一方面是由于其多样化的调味特色,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脆爽迷人的口感。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标榜自己的产品更脆,口感更爽。可是,消费者有没有想到,这些美妙口感是哪里来的呢?    膨脆口感的来历    要让食品变得蓬松,有4种方法:一种是经过酵母发酵,产
清乾隆皇帝《食栗》诗中描绘了隆冬季节围炉食板栗的情景,并称板栗有美容的功效。慈禧太后就常食栗子粉加冰糖和面粉蒸的窝窝头,称其为美容“御食”。宋代诗人苏东坡晚年患腰脚病痛,通过服板栗半月治愈。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赞誉其神效。南宋诗人陆游对板栗也情有独钟,深谙其养生功效,晚年食板栗治疗牙齿松动。  板栗又称“栗子”“瑰栗”“毛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
我老伴身体较差,前不久因鼻腔深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流不止。大量的失血,使她的健康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四肢无力,经常头晕眼花,人也消瘦了,吃了些药,但收效不明显。后来,我回想起民间常用的一些方法,又经过多种资料的考证,研制出了一款食疗方——乌鸡山药红枣汤。老伴食用了2个月,身体有了明显好转,红细胞和血色素升高了,人也开始恢复了元气。  原料:乌骨鸡1只,山药、枸杞、红枣、当归、生姜、盐各适量。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