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的新形态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信息时代,科技的力量使未来战争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共同推动下,战争的性质和特点、维度和场域、机理和生态发生深刻变革,智能泛在、万物互联、人机共融、全域协同的智能化战争形态初现端倪。
  战争形态是以主战兵器技术属性为主要标志的战争历史阶段性的表现形式和状态,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运动在军事领域的表现。从历史上看,战争形态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演进趋势,先后经历了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到智能化战争的演变。恩格斯指出,一旦技术进步用于军事目的,便立刻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是变革。机械化战争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技术上以机械动力和电气技术为主;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技术上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而智能化是人工智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技术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认知通信等智能科技为主,实现了军队编成、作战方略和作战理论的全新变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未来战争的核心战斗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推动智能化战争演变的根本动因。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为未来战争奠定了算法、联通、认知基础,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军事变革和战争形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深刻影响战争制权演化,重绘战争范围和边界,重塑战争形态和面貌,推动军事对抗的战线和疆域从自然空间、技术空间、社会空间到认知空间,向太空、深海、极地、网络领域延伸,呈现出极深、极远、极微与无人、无形、无边的特点,由“数字化 网络化”的初级阶段,向“智能化 类人化”的高级阶段加速演进。基于人工智能战场生态系统,未来战争将以能量机动和信息互联为基础、以数据计算和模型算法为核心,形成多域融合、跨域攻防,无人为主、集群对抗,虚拟与现实空间一体化交互的全新作战形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大国战略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军事需求,成为推动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其不仅影响着各国军事智能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推动着智能化战争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未来战争军事对垒的疆域将从军事领域向非军事领域拓展,呈现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多域融合态势,形成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体系对抗,其实质是基于综合国力和制度体系的竞争和制衡,是大国智慧和谋略的博弈和较量。未来战争的智能化程度,能够折射和描绘战争文明的进程。智能化作战体系越完备,其威慑强敌、遏制战争的功能越强大,“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和平愿景就越有希望达成。
  展望未来,智能化战争将呈现分阶段加速演进之势,战争的制胜机理和矛盾法则将发生系统性变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伦理、战略风险等方面的思考:人工智能武器的研发、部署和使用应遵循何种国际标准和规范;在人机协同的智能化模式下,是否应始终确保人类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使用权和决策权;如发生意外事件,是否应由人类承担相关责任;民众的安全与隐私权如何保障,等等。如何更好应对智能化战争新挑戰,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和智能化战争的战略主动权,是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课题。有鉴于此,本期特别策划聚焦“未来战争的新形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开研讨。敬请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其他文献
1957年第16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简短的读者来信,作者冯渊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他在信中陈述自己的悲惨遭遇——1951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机关工作却从未受到提拔和重用:  虽然我被人们誉为机关里的“才学之士”,遇到写重要文件时常要由我起草,或者别人写好以后由我来“加工”。但是因为我过去曾不安心工作,闹过相当时候的情绪,再加上我缺乏那种对领导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本领,所以在领导眼里我是“欠德
摘 要:曹乃谦在当今中国文坛始终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存在。写作至今已30年,第一本书在台湾出版,作品随后在大陆出版,因被马悦然推介为“中国头一流作家”而引发巨大争议。他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作的“温家窑系列”小说,关注20世纪70年代雁北农民受困于饥饿和性苦闷的苦寒生活,呈现出强烈的荒原景象。近年来,又通过“九题系列”确立新的文风,书写一己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在山西大同的成长经历,时代喧嚣退居其
摘要:中国传统的知识,往往存在着两套话语,即“道”与“术”,它们都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道”为“象”的玄妙化,“象”为玄妙之“道”的显现,构成了一种“玄象思维”。而“术”则更多地与“数”有关,所谓术数,虽然也通于天地之道,但它更注重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法则,由“象”而“形”,而“数”,形成“数理思维”。这两种思维,构成了中国古代围棋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前者使围棋与中国传统艺术思维相通,后者则更多地
摘要:1942年,话剧《秋海棠》在上海大获成功,对传统戏剧元素的巧妙运用是该剧吸引大量观众的原因之一。张爱玲从中获得启示,体会到传统戏剧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这激发了张爱玲从传统戏剧中汲取养分进行小说创作,她在《紫罗兰》杂志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第一炉香》由此应运而生。从文本分析来看,《第一炉香》明显受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影响,在人物、情节、叙事结构等层面体现出与《西厢记》之间的文学演变
2013年,是民进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民进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民进十一大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我认识,坚持“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以思想建设为年度工作主题,领导班子带头加强学习和作风建设,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建言献策,提高履职水平,实现了民进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良好开局。  这一年
每一次革命都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它的字面意思是“躺着翻过身来”,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
摘要:福柯是一位反常的哲学旅行家,是一位探索反常现象的大师。他敢于销魂试验,为我们留下非理性的思想踪迹;他对精神分析的质疑,促成了他潜心思考精神病学;他对人文理性的批判,导致他不知疲倦地追求生存美学;他对性神力与生存冲动的理解,使他越过性别界限,不顾一切成规约束,逃出性别铁笼。  关键词:哲学;反常;福柯;体验    在当代法国人文思想家中,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
2012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在国际经济环境愈发复杂和低迷,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深化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当前的需求与生产矛盾更为突出,产能过剩问题更具普遍性和复杂性。  一方面,产能过剩问题具有普遍性。表现为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在传统产业,而且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都存在。传统产业中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石化、家电等都存在产能过剩,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
摘要:对传统历史的重新书写形成了20世纪30年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潮流。施蛰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抛弃了道德化的评判,而代之以人性化的解读,从而还原了被旧有典籍所掩盖了的另一个层面的历史真实。本文即就其代表作《鸠摩罗什》作一个案分析,旨在说明所谓的真实性“原型”,正是在这种历史与小说的互补之中得以体现与完成。  关键词:真实性;人性化;心理分析中国传统型的历史书历经两千多年来的陈陈相因,虽基本不出惩恶扬善
【摘要】高校编外用工主要集中于后勤部门,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结构复杂、学历偏低,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激励机制不健全等管理问题,可通过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增强高校管理人员意识、拓展人才引进途径、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培训体系、加大服务外包等途径,提高编外人员管理绩效。  【关键词】编外人员 高校后勤 管理    当前,国家按编制对高校核拨人员经费,但编制数目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