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抖抖病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预防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也称河蟹,通过人工繁殖蟹苗进行精养或半精养的养殖方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但发展极快.94年以后,大规模的人繁蟹苗和成蟹养殖在苏、浙、皖、沪等省市迅速展开,在许多水产养殖地区河蟹养殖业已成为渔业生产的主业.近几年来河蟹病害已成为河蟹养殖成败的主要问题,而中华绒螯蟹抖抖病是目前危害最大、流行最广、造成河蟹养殖业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作者对该病的原因、病理研究后,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又进行了该病流行病学方面的观察,根据疾病的流行特
其他文献
近十几年来,石斑鱼的网箱和池塘养殖蓬勃发展,但由于管理不善,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化等因素,致使病害不断发生,养殖石斑鱼常因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侵袭而大批死亡.病害的发
研究了日本鲟肌动球蛋白经变性和冷冻后ATPase活性、总巯基数和不饱和巯基数及蛋白质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变性后肌动球蛋白Ca^2+-ATPase和Mg^2+-ATPase活性下降,且Ca^2+--ATPaes活性有明显转折。低温热变性对总巯基数影
采用尽可能快的冻结速度是保证食品冻结质量的主要方法.冻结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被冻食品的几何尺寸、几何形状、含水率、热导率、冷却介质温度及其与被冻食品之间的对流换热强
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南通狼山空中缆车中的应用及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系统采用日本OMRON公司生产的C60P-CDR-A主机、C60P-EDR-A扩展机和少量的中间继电器来代替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各接触器都
采用酶技术,利用珍珠养殖场开珠后的废弃物--马氏珍珠贝肉,研制珍珠贝肉营养液。结果显示,采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和风味酶Flavouryzme联合水解马氏珍珠贝肉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酶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方法对兴国红鲤,苏联镜鲤,德国镜锂及它们的杂交后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兴国红鲤与苏联镜锂的杂交子一代接受双亲的遗传物质是相等的,而兴国红鲤与德国镜鲤
蟹肉罐头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变色问题有黑变、蓝变、褐变等.其中黑变、褐变的原因已被专家查明.致于蓝变机理,众多专家进行了各种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1].其中有硫化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甲醇钠方法制备氨基葡萄糖硫酸钠盐。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先与甲醇钠反应生成氨基葡萄糖碱,再与三氧化硫反应,得白色粉末状产品。经物理和化学分析,其
对中华绒螯蟹Z1幼体,分别投喂绿球藻,三角褐指藻,钝顶螺旋藻粉,培育3天后,测定各试验组动体变态成活率,发育期及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虽然微绿球藻组幼体发育期较其他组延长23.5h±5.5h但培育效
本文介绍了结霜工况下冷风机的经济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翅片表现结霜随着时间增长及其对传热和空气流动阻力的影响,肋片节距、除霜间隔时间对冷风机换热性能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