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乌托邦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h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收集新年画资料,笔者发现农民画在年画中所占比例不小,堪称一个时代乡村追求乌托邦生活的反映。农民画作为年画大致经过了三个高潮期。一是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是为童稚阶段,农民自己创作,试图努力画出好看而正确的人物及事物形象;二是“文革”后期,专家参与,群众主创,写实阶段,强调政治宣传功能;三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不再追求写实,强调装饰,有着自在的农民趣味。
  由壁画而起
  第一个农民画高潮出现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当时配合着新民歌运动开展了壁画运动。壁画运动虽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卫星”,比如邳县农民画,但它们能进入年画的毕竟很少。从画作本身来讲,多热情,少技术元素,还没有达到年画喜庆、丰满的要求。从出版社来讲,这些画也不具备印制并广泛流传的要求,而且当时所有重要画家的画作都通过年画发行,这些画本身具有现实性,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对政府来说,当时的壁画不过是农民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好玩而已,但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即使对于农民,这些壁画可以画在屋外的墙壁上,要画在家里就不那么喜欢了,因为它们形式上不那么丰富与精致,内容上也不能承载寄托与想像。仅有数张优秀的农民画成为了新年画发行。如山东吕学勤创作的《老两口上北京》、陈惠明创作的《上天宫摘星星》等。
  户县“样板”
  第二次农民画运动高潮源于陕西户县。户县农民画在1958年前后就随全国的壁画运动热闹过。大跃进后,壁画运动悄然隐退,但户县的农民画活动却一直坚持下来。他们将农民画发展为群众性业余美术活动,从初期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的几百人。在画法上,他们也一改以往童年般幻想,转向注重写实,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长期坚持,终有所获。1973年7月,户县农民画登堂入室,由国务院文化组主办,组织50余名作者的170余幅作品,在西安、上海、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展出。中央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为户县农民画出版了大型画集,小画页则更多。197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专题片《户县农民绘新天》。此后,有关部门还组织户县农民画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展览。1976年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县级农民画展览馆。因户县农民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人甚至称其为当时美术界的“样板戏”,只是它们少有民间应有的趣味。
  户县农民画当然也反映在年画里面,或者说通过年画的方式广泛流传。当时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都选择了一些户县农民画作为年画发行。比如李凤兰的《春锄》、《喜摘新棉》,董正谊的《公社鱼塘》,宋厚成的《紧握手中枪》等等。著名的《老书记》一画,就由人民美术等多家出版社作为年画发行,它是户县秦渡公社三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志德在1972年创作的,画中塑造了一位在劳动间隙中学习马列著作的老书记形象,由于学习入神,“手中的准备点烟斗的火柴都悬停下来了”。由这幅画影响产生了另一幅年画,程国英创作的《榜样》描绘的是人们参观户县农民画的场景,而前景中的重要作品正是《老书记》。
  “文革”后,户县农民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或者说回归,人们捡起民间的趣味,不再只服从于政治需要,走上了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路子。
  湖北趣味
  受户县农民画影响,“文革”期间有很多地方开展了农民画创作,它们形式大致相同,题材现实,造型写实,紧跟“文革”的步伐。湖北农民画就是一个例子。
  197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湖北农民画选》,一本小画册,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语,20幅画作。如《新的号令》,任华福作,构图很像户县农民画《紧握手中枪》,村头,大树底下,一人在高处宣讲,众群众围观,背景墙面上画着《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宣传画,算是点明主题。《夜战》,徐鸣书作,一家人写批“复辟”的大字报,老头情绪激昂,老太太跟着走的情态,女儿手握战笔正在书写。其他还有《我的一张批判稿》、《学唱革命样板戏》、《休息之前》、《深山新绿》、《人造天河》等。
  “文革”后期,一些地方出版社恢复发行年画及年画缩样。当时的很多年画都是工农兵创作的,专业画家们大多被打倒或者还没有恢复画年画的资格。湖北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年画中,大部分就是农民画。比如襄阳县年画学习班供稿的就有6幅,如《硕果献给毛主席》,王平作,知青小组将丰收的苹果寄给毛主席;《学农》,何长印作,小学生在社员的指导下做农活;《鱼水情深》,朱连生、汪跃年作,军队和驻地群众共同排演观看军民情深的文艺节目。
  至于年画学习班,当年很多地方都曾办过,中央美术学院后来也办过年画、连环画系,简称年连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襄阳是画乡,办年画学习班也是自然的事,不过相关资料却没能找到。
  同一年的湖北年画缩样里,还有黄冈县供稿的农民画:何元廷、谢伯齐合作的《工地战旗红》,三治工地指挥组将农业学大寨的流动红旗交给妇女队,而工地上则正热火朝天;崔培华创作的《教育革命结硕果,开门办学育新人》和余南轩的《上山下乡怀壮志,广阔天地炼红心》两对门画,描绘教育革命的硕果以及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收获。
  特殊年头
  1977年,这一年的年画因为是在1976年创作的,所以它们正好是那个年头特别的“证据”。
  北京是大城市,但在“文革”时,走出几条大街之外就是同属于北京的农村,这里的农村也与全国的农村大致相同,这里的农民也画农民画。具体的资料已经没有人再提及了,但是当年的年画却能留下印迹。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画中,就有房山县年画学习班创作年画:傅长顺、刘辉煌的《田头怒火》,表现“翻案不得人心”;马德方、李宏非的《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钻洞工地宣讲“投降派”的下场;傅长顺、李宏非的《女子突击队》,不仅表现妇女能顶半边天,而且表现妇女批判孔孟之道也没落后。这些作者中,马德方、傅长顺、付启荣、石润兴标明为“社员”,也可见当年的年画创作走的是专家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
  还有题外,这一年的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另一些年画,有洪涛的《大学办到咱山村》,戴士和的《红色宣传员》,胡明哲的《我们是公社小社员》,作者们都是北京师范学院革命文艺系的工农兵学员——原来还有“革命文艺系”。
  户县之后的“文革”农民画,走的大致是相同的样子,北京的画作也可以看作是湖北的,湖北的也可以看作是河北的,相差不大。
  民间回归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另一支重要的农民画出现了,它就是金山农民画。金山位于上海的西南郊,这里于1974年开展农民画创作,显然也是受到了户县农民画的影响。当时,金山县文化馆举办了农民画创作学习班,在开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点自己的做法:一是专业辅导老师试图避开户县农民画学院式的写实创作模式,绕过素描、透视这些很专业的基础学习,鼓励作者发挥自身的审美趣味,强调了民间性、装饰性。二是以妇女为基本创作队伍,把绣花、编织、剪纸等一些民间因素加入进去,创作出了新鲜的农民画。《金谷满仓》,金山县文化馆美术组集体创作,公社丰收的场景;吴彤章的《鱼鸭满塘瓜满天》,立体农副业,立体的丰收,动人的图景……1980年,金山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除了金山农民画,上海的南汇农民画也有不少作为年画发行。南汇农民画始于1967年夏,1972 年后活动日趋活跃,至1977年成果甚丰。陈宝华的《夺得丰收再前进》,描绘打谷场上粮食丰收的场景。《银光灿灿》是金祥龙所作,水乡棉花丰收图,场面很大,比古代的耕织有气势得多。张萍华的《科学种田越种越甜》,青年科学实验组的试验田里,青年妇女们在打农药。还有宝山县长兴公社美术组集体创作的《军民同心齐抗洪》、上海嘉定季乔的《绿山映金波》等。
  从今天来看,特定时期的农民画是农民参与的只要求遵守很少能过问的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产生并热闹于特定年代,但其乌托邦式的目标实现起来与现实差距过大,终成想像。
其他文献
寺町翁戎螺,它的色泽浓淡相宜,伴有精致的纹路。如果螺也有性格,那么它必也像名人手札一样,轻灵而不轻佻,有涵养而不呆板。  在外界看来,我是一个画画儿的。多年的从艺之路,使我对花鸟画创作有了些许领悟。但平心而论,我的艺术创作之路多多少少与我的收藏有一定关联。  我自幼受到舅父朱月湖和朱白亭的熏陶,他们都是老家安徽当涂县的画家和美术教育者。受他们的影响,我十几岁即迷恋上了收藏,尤其是名人字画。当时收藏
期刊
岩石芭蕉螺,线条富有张力,每一个突起似乎都包含个性,就像这幅漫画电影海报,既夸张又写实地体现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上海电影制片厂曾于1981年将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搬上了银幕,由陈白尘改编、岑范导演、严顺开主演。陈白尘是中国著名剧作家,创作过电影《鲁迅传》剧本,对鲁迅作品见解深刻;岑范是是清末两广总督、国民党创始人之一岑春煊的侄孙,是中国第三代知名导演,先在八一、北影后到上影担任编导,代表
期刊
优雅海扇蛤,扇形的贝壳纹路形似从侧面看一本翻开的书,一页一页似乎都在流动,而浅黄色是旧书特有的岁月痕迹。  去年“光棍购物节”往回数四天,我到位于北京花家地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看展览,无意中碰上了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展品的花样不少,但都有一个突出的焦点——打破传统印刷书籍的概念,把书的“外延”开发到极致。  我这才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前卫。1998年至2004年间,我曾在北京潘家园居住了几年
期刊
柳公权的《蒙诏帖》被视为天下第六行书,它让我想起了书写的真实与文学语境表达的关系。《蒙诏帖》具有另类的书写表达指向,其书法语言的表达与文字语境的表达之间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在之前的经典作品中从未见过。从“二王”始,书法作品中文字语境的指向与书写表达出的情感起伏相对一致,《兰亭序》以及各种信札如是,《祭侄稿》更是文学语言与书法语言表达高度一致的典范之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字能准确地记录作者的心境、情
期刊
旋梯螺,每看它一眼都会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如日本茶文化当中使用的器具,无限贴近自然,又无处不体现着精巧。  日本茶道可算是中国唐宋时期饮茶方式的结合和延续。日本茶道除了保留部分唐宋时期饮茶的形式外,还延续使用了很多唐宋风格的茶具,如茶盏、茶筅、盏托(日本茶道称其为“天目台”)、茶罐(在日本称之为“茶枣”)等。在淘宝日本茶道具的同时,多少应当了解一些与之相关历史和茶文化知识,如此才不会像《长
期刊
在20世纪末以来的新北京人眼里,看到的北京城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北京是有天壤之别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大都市都能见到,而老北京的胡同、牌楼、四合院、风土人情等则只能在北京城才有。不无遗憾的是,这种颇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建筑和风情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的日新月异以及不可逆转的潮流演进,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可喜的是,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画家,在仅存的遗迹和残
期刊
玉文化及其收藏通贯中国文明史,随着儒学思想的演进更将玉的美丽与人的美好品德相联系,从而形成从社会上层到民众普遍认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观。  『智慧无限Ⅱ——古代玉器展览』近日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展览共遴选出唐至清120余件(套)各时期代表作品。本次展览的唐宋元玉器,表现出较强的民俗化倾向,作品表现出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花鸟纹大量出现,动物纹饰也更加生动、真实。明清及其后的玉器,器皿中大量出
期刊
贝尔奇鸟尾蛤,或艳丽或素雅,它的颜色与形状取决于自然的塑造,而不论是贝蛤还是人类,无不接受自然规律的洗礼。对于其中无法掌控的玄妙,我们视之为命理。  国人自古就有本命信仰,认为在本命年里,会遇到许多灾厄,只有祈求神灵庇护进行禳解,才能逢凶化吉。“本命”亦称“元命”,也称“年命”。与“本命”相关的还有“元辰”的说法,十二地支即为“十二元辰”。本命信仰的本质既为星命信仰,则其起源必然是以天人感应之观念
期刊
2015年5月是著名邮票设计大家孙传哲先生逝世20周年,同年10月是孙传哲先生百年诞辰。回忆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与孙老相识、相交的件件往事,历历在目。看到孙老给我签名的枚枚封、片,深深思念;手捧孙老赠送的作品集,时时铭记;回首我与孙老一次难忘合作,记忆犹新。  22年前的1993年2月27日,首都体育馆举行“北京国际职业拳击冠军赛”。在开赛前的20天,我受主办单位委托,为此次拳赛策划制作两枚纪念封
期刊
灯盏,又称油灯,可以用来照明与取火,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灯也。”可知灯盏是从食器中的豆转化而来。灯盏起源于春秋,盛行于战国,繁荣于两汉。  历史进入西汉,包括照明取火形式的人类物质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在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以下称《图说》)一书中,俞伟超作序曰:“在人类的生活中,凡是人体和物质的自然方面发生交融而产生的文化现象,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