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如今的中学生已是电子产品的忠实消费者。然而,在电子产品给孩子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种对电子产品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电子依赖症正悄然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这种病症在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让家长们忧心如焚。
山东省临沂市12岁男孩刘俊,就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的父亲刘向东,面对电子化生活给儿子带来的负面效应,耗时一年,终于让儿子摆脱了电子依赖症,重新变回阳光少年。
孩子为何变得不可理喻
刚上初中的刘俊曾经品学兼优,但刘俊的父亲刘向东感觉到了儿子的异常。先是老师反映儿子上课玩手机,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在考试的时候用手机作弊,后是儿子放学回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心不在焉,本来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竟然用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见儿子这么不专心,刘向东和妻子说过他几次,他不但不改正,还顶嘴。儿子屡教不改,刘向东只好将遥控器藏了起来。
电视看不成了,儿子便瞄上了MP4,还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最新款的。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是闲着还是正在学习,他耳朵里都插着耳机。做作业的时候,也手机不离手,一会儿聊QQ,一会儿发微博,一会儿玩偷菜。
见儿子戴着耳机做作业,刘向东便要求他将耳机取下来,做完作业再听。刘俊却说:“爸爸你OUT了,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并不影响学习,相反,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高呢!”
对儿子的解释,刘向东半信半疑。俗话说一心无二用,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学习能好吗?很快刘向东的担忧便成了事实。刘俊一心二用的结果是,期末考试成绩直线下降,从中上等下滑到倒数第三。
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刘向东心里直冒火。联想到儿子一系列不靠谱的行为,他一怒之下没收了儿子的手机和MP4。没了手机和MP4,刘俊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没心情写,心里觉得无着无落的。为了上网与网友聊天、玩游戏,刘俊每天趁老师不注意逃课去网吧上网。刘向东见儿子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回到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以为自己管住了儿子,心里颇感安慰。但没过几天,刘俊去网吧上网被老师逮了个现行。老师一个电话打给刘向东,刘向东这才知道真相。
见儿子这么不争气,刘向东一怒之下打了他。然而打骂并没能管住刘俊,之后的刘俊,还是偷偷地往网吧跑。虽然刘向东夫妻严防死守,但刘俊总能躲过他们的视线。
刘向东见管不住儿子,意识到光靠堵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让儿子更加逆反,于是变堵为疏,在刘俊答应不再去网吧、有节制地玩手机和MP4的情况下,刘向东归还了儿子的手机和MP4,并花钱给刘俊买了一台电脑,让他在学习的间隙调剂一下生活。
电脑买回来后,刘向东却沮丧地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家里有了电脑,上网方便了,再加上手机、MP4,儿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愈加严重了。每天晚上儿子回到家,吃完晚饭就躲进自己的房间上网。问他作业情况,他说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刘俊根本就没有做作业,他将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网络游戏上了,对于游戏之外的事情,则是漠不关心,就连爷爷奶奶来了,也懒得打招呼。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跟他说话,他爱理不理,爷爷奶奶要走了,刘向东让他去送送,沉浸在游戏中的刘俊头也不抬:“送什么送?没见我忙着呢!”
刘俊的态度让刘向东很生气,他扬起拳头想揍儿子,但看到儿子那挑衅的眼神,又无奈地放下。他想不明白,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为何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一天晚上,小区停电。没了网络,刘俊显得异常烦躁,他一会儿催妈妈打电话给小区物管,一会儿骂小区物管不作为。刘向东起初并没有将刘俊的烦躁放在心上,直到得知要停两天电的刘俊边骂脏话,边操起椅子要砸电脑显示器,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儿子的心理出了问题!
儿子的异常行为让刘向东忧心忡忡。他找到一家心理诊所,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听了他的倾诉后说,刘俊可能患上了电子依赖症。少年儿童长时间和电子产品接触,容易患上这种病症。患病后似乎一天不接触电子产品就觉得怅然若失,寝食难安。电子依赖症会给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孩子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们面对面交流,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退化,甚至导致抑郁症。因此,医生建议,要防止儿童患上电子依赖症,需要家长做好引导,帮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并多方创造条件,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如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陪陪孩子,或将孩子引向大自然,让现实生活的多元乐趣替代电子产品的吸引力。
听了医生的话,刘向东心急如焚。痛定思痛,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按照医生说的方法,对儿子进行矫治,引导他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做回阳光少年。
儿子,让我们过低碳生活
20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刘向东去市场买了几个孔明灯,回家后兴冲冲地对刘俊说:“儿子,咱今晚去沂河边放孔明灯吧!”正在玩电脑游戏的刘俊看也没看父亲,便一口回绝了。
见儿子拒绝,刘向东便给妻子使了个眼色,两个人硬拉着刘俊出门:“儿子,你就陪爸妈去玩玩吧,灯已经买了,不去放就浪费了。现在沂河那边建设得可好了,你还没去过,爸爸保证让你不虚此行。现在不是倡导低碳生活吗?咱也过一回不插电的低碳生活。”
刘俊勉强同意随父母前去。一家人开着车上了路。一路上,刘向东指着窗外火树银花的街景,向刘俊介绍城市的变迁。从城市的变迁,刘向东自然而然聊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聊了自己童年的许多趣事后,刘向东问儿子:“俊俊,你猜猜,爸爸童年最渴望的事情是什么?”刘俊摇摇头,说猜不出。
“告诉你吧,我那时候最渴望过年!”听了爸爸小时候的渴望,刘俊感到不可思议。他奇怪地问为什么?刘向东回答:“因为过年可以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啊!”爸爸的回答,让刘俊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晕死,爸爸你真搞笑!竟然还有人将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当做理想,真是不可思议!你们那个时代是原始社会吧?”
在一家人的说笑声中,车子很快驶到了沂河边。他们来到了沂蒙广场。沂蒙广场的音乐喷泉,正随着强劲的音乐,喷着错落有致的水柱,看上去漂亮而迷人。而广场上空飘散着星星点点的孔明灯,更让刘俊看花了眼。
看着人们在河边放灯,刘俊便催促爸爸赶紧拿灯。在刘向东的指点下,刘俊点燃了孔明灯。看着徐徐升起的孔明灯,刘俊欢呼雀跃。刘向东看着在灯光的映衬下儿子那张青春快乐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儿子本质是好的,不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只是迷失了方向。只要他坚定改造儿子的信心,就一定能让儿子变回阳光少年。
那晚,刘俊在沂河边放了孔明灯,玩了轮滑,在游乐场开了卡丁车,坐了海盗船,玩得开心极了。回到家,见儿子余兴未尽,刘向东便趁热打铁地与其商量:“儿子,市里要在滨河大道举行马拉松长跑比赛,爸爸报了名。爸爸想利用早晨的时间练习长跑,你现在正放暑假,可不可以陪爸爸一起去练?你放心,爸爸不白让你做陪练,等爸爸得了名次,拿到奖金,给你买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
看着爸爸诚恳的眼神,刘俊犹豫了。他晚上上网很晚才睡,要想起早就得牺牲上网时间,早睡。但那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的诱惑让他最终答应了老爸的请求。
于是,每天早晨,刘向东便早早地叫醒刘俊,两个人穿上运动服和跑鞋,去滨河大道晨跑。父子俩边聊天边不紧不慢地跑着。滨河大道迷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让刘俊的心情很是愉悦。见儿子心情不错,刘向东便抓住时机,与儿子像朋友般地谈心。他装作不经意地提及青少年对电子产品依赖的危害,并问刘俊对此有何看法。刘俊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老爸,你就不要拐着弯教训人了。我知道,过分迷恋电子产品不好,但你知道,我一向不太自律,想改但管不住自己。”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小孩子迷恋新奇有趣的东西,这很正常,爸爸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做任何事,过犹不及。所以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分清主次,不要因为迷恋电子产品而影响了学习。”刘向东说。
儿子重新成为阳光少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刘向东说到做到,长跑比赛拿到季军后,真的用得来的奖金给儿子买了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穿上老爸买的新鞋,刘俊很高兴。趁着儿子高兴,刘向东又提出周末骑车去艾山森林公园爬山,并要求儿子邀上要好的同学一起去。看着老爸兴致勃勃的样子,虽然心里还惦记着电脑游戏,但为了不扫老爸的兴,刘俊还是答应了。
周末,刘俊邀上要好的同学磊子、杨子和牛牛,一大早就聚集到自己家楼下。临行前,刘向东说:“今天咱是低碳出行,要低碳就彻底低碳。我提议今天咱都不带手机和MP4,你们同意不同意?”
刘向东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响应。看别的孩子都同意,刘俊也犹豫着将手机和MP4掏出来放到了家里。
他们骑行近20公里路,到了艾山脚下。将车子寄存在山脚下的宾馆大院,便顺着山道向山顶攀登。沿途鸟语花香,松涛阵阵。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边走边惊叹。刘俊有点遗憾地埋怨老爸:“要是有相机就好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不拍下来真是可惜了。爸,都怪你,为了低碳连手机也不让我们带。”
见儿子埋怨自己,刘向东打趣地说:“你的眼睛就是最好的相机,它会将这美丽的风景存在你的大脑里,等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出。”见老爸说得有理,刘俊也不再说什么,转脸陶醉地欣赏起迷人的风景来。刘向东看着健康俊朗的儿子,眼神里又多了一丝欣慰。
在刘向东的耐心引导下,刘俊改变了许多。虽然现在他还玩电脑,但已经学会了节制;虽然他还用MP4听音乐,但只是在闲暇的时候,用音乐调剂一下心情。
看着儿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刘向东适时给予鼓励,同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希望老师能配合他多表扬刘俊。他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时鼓励对巩固孩子的进步尤为重要。
2011年6月1日,是爷爷的生日。刘俊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爷爷早早买好了生日蛋糕,拉着爸妈一起去给爷爷过生日。看着烛光映照下的儿子红红的笑脸,刘向东恍如隔世,他真的不敢相信,这个阳光孝顺的男孩,就是一年前那个冷漠偏执的少年。
如今,经历了蜕变的刘俊依然是这个电子时代的小网民,但不再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生活着。他会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为电子产品所累。与电子产品“亲密有间”的他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秉持着这样的原则:能够当面说的事,绝不打电话;能够打电话说的事,绝不发短信;能够发短信联系的,绝不网聊。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健康、焕然一新的少年,刘向东终于释然了。
【编辑:花洁】
山东省临沂市12岁男孩刘俊,就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的父亲刘向东,面对电子化生活给儿子带来的负面效应,耗时一年,终于让儿子摆脱了电子依赖症,重新变回阳光少年。
孩子为何变得不可理喻
刚上初中的刘俊曾经品学兼优,但刘俊的父亲刘向东感觉到了儿子的异常。先是老师反映儿子上课玩手机,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在考试的时候用手机作弊,后是儿子放学回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心不在焉,本来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竟然用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见儿子这么不专心,刘向东和妻子说过他几次,他不但不改正,还顶嘴。儿子屡教不改,刘向东只好将遥控器藏了起来。
电视看不成了,儿子便瞄上了MP4,还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最新款的。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是闲着还是正在学习,他耳朵里都插着耳机。做作业的时候,也手机不离手,一会儿聊QQ,一会儿发微博,一会儿玩偷菜。
见儿子戴着耳机做作业,刘向东便要求他将耳机取下来,做完作业再听。刘俊却说:“爸爸你OUT了,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并不影响学习,相反,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高呢!”
对儿子的解释,刘向东半信半疑。俗话说一心无二用,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学习能好吗?很快刘向东的担忧便成了事实。刘俊一心二用的结果是,期末考试成绩直线下降,从中上等下滑到倒数第三。
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刘向东心里直冒火。联想到儿子一系列不靠谱的行为,他一怒之下没收了儿子的手机和MP4。没了手机和MP4,刘俊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没心情写,心里觉得无着无落的。为了上网与网友聊天、玩游戏,刘俊每天趁老师不注意逃课去网吧上网。刘向东见儿子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回到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以为自己管住了儿子,心里颇感安慰。但没过几天,刘俊去网吧上网被老师逮了个现行。老师一个电话打给刘向东,刘向东这才知道真相。
见儿子这么不争气,刘向东一怒之下打了他。然而打骂并没能管住刘俊,之后的刘俊,还是偷偷地往网吧跑。虽然刘向东夫妻严防死守,但刘俊总能躲过他们的视线。
刘向东见管不住儿子,意识到光靠堵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让儿子更加逆反,于是变堵为疏,在刘俊答应不再去网吧、有节制地玩手机和MP4的情况下,刘向东归还了儿子的手机和MP4,并花钱给刘俊买了一台电脑,让他在学习的间隙调剂一下生活。
电脑买回来后,刘向东却沮丧地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家里有了电脑,上网方便了,再加上手机、MP4,儿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愈加严重了。每天晚上儿子回到家,吃完晚饭就躲进自己的房间上网。问他作业情况,他说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刘俊根本就没有做作业,他将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网络游戏上了,对于游戏之外的事情,则是漠不关心,就连爷爷奶奶来了,也懒得打招呼。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跟他说话,他爱理不理,爷爷奶奶要走了,刘向东让他去送送,沉浸在游戏中的刘俊头也不抬:“送什么送?没见我忙着呢!”
刘俊的态度让刘向东很生气,他扬起拳头想揍儿子,但看到儿子那挑衅的眼神,又无奈地放下。他想不明白,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为何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一天晚上,小区停电。没了网络,刘俊显得异常烦躁,他一会儿催妈妈打电话给小区物管,一会儿骂小区物管不作为。刘向东起初并没有将刘俊的烦躁放在心上,直到得知要停两天电的刘俊边骂脏话,边操起椅子要砸电脑显示器,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儿子的心理出了问题!
儿子的异常行为让刘向东忧心忡忡。他找到一家心理诊所,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听了他的倾诉后说,刘俊可能患上了电子依赖症。少年儿童长时间和电子产品接触,容易患上这种病症。患病后似乎一天不接触电子产品就觉得怅然若失,寝食难安。电子依赖症会给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孩子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们面对面交流,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退化,甚至导致抑郁症。因此,医生建议,要防止儿童患上电子依赖症,需要家长做好引导,帮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并多方创造条件,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如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陪陪孩子,或将孩子引向大自然,让现实生活的多元乐趣替代电子产品的吸引力。
听了医生的话,刘向东心急如焚。痛定思痛,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按照医生说的方法,对儿子进行矫治,引导他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做回阳光少年。
儿子,让我们过低碳生活
20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刘向东去市场买了几个孔明灯,回家后兴冲冲地对刘俊说:“儿子,咱今晚去沂河边放孔明灯吧!”正在玩电脑游戏的刘俊看也没看父亲,便一口回绝了。
见儿子拒绝,刘向东便给妻子使了个眼色,两个人硬拉着刘俊出门:“儿子,你就陪爸妈去玩玩吧,灯已经买了,不去放就浪费了。现在沂河那边建设得可好了,你还没去过,爸爸保证让你不虚此行。现在不是倡导低碳生活吗?咱也过一回不插电的低碳生活。”
刘俊勉强同意随父母前去。一家人开着车上了路。一路上,刘向东指着窗外火树银花的街景,向刘俊介绍城市的变迁。从城市的变迁,刘向东自然而然聊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聊了自己童年的许多趣事后,刘向东问儿子:“俊俊,你猜猜,爸爸童年最渴望的事情是什么?”刘俊摇摇头,说猜不出。
“告诉你吧,我那时候最渴望过年!”听了爸爸小时候的渴望,刘俊感到不可思议。他奇怪地问为什么?刘向东回答:“因为过年可以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啊!”爸爸的回答,让刘俊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晕死,爸爸你真搞笑!竟然还有人将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当做理想,真是不可思议!你们那个时代是原始社会吧?”
在一家人的说笑声中,车子很快驶到了沂河边。他们来到了沂蒙广场。沂蒙广场的音乐喷泉,正随着强劲的音乐,喷着错落有致的水柱,看上去漂亮而迷人。而广场上空飘散着星星点点的孔明灯,更让刘俊看花了眼。
看着人们在河边放灯,刘俊便催促爸爸赶紧拿灯。在刘向东的指点下,刘俊点燃了孔明灯。看着徐徐升起的孔明灯,刘俊欢呼雀跃。刘向东看着在灯光的映衬下儿子那张青春快乐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儿子本质是好的,不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只是迷失了方向。只要他坚定改造儿子的信心,就一定能让儿子变回阳光少年。
那晚,刘俊在沂河边放了孔明灯,玩了轮滑,在游乐场开了卡丁车,坐了海盗船,玩得开心极了。回到家,见儿子余兴未尽,刘向东便趁热打铁地与其商量:“儿子,市里要在滨河大道举行马拉松长跑比赛,爸爸报了名。爸爸想利用早晨的时间练习长跑,你现在正放暑假,可不可以陪爸爸一起去练?你放心,爸爸不白让你做陪练,等爸爸得了名次,拿到奖金,给你买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
看着爸爸诚恳的眼神,刘俊犹豫了。他晚上上网很晚才睡,要想起早就得牺牲上网时间,早睡。但那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的诱惑让他最终答应了老爸的请求。
于是,每天早晨,刘向东便早早地叫醒刘俊,两个人穿上运动服和跑鞋,去滨河大道晨跑。父子俩边聊天边不紧不慢地跑着。滨河大道迷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让刘俊的心情很是愉悦。见儿子心情不错,刘向东便抓住时机,与儿子像朋友般地谈心。他装作不经意地提及青少年对电子产品依赖的危害,并问刘俊对此有何看法。刘俊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老爸,你就不要拐着弯教训人了。我知道,过分迷恋电子产品不好,但你知道,我一向不太自律,想改但管不住自己。”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小孩子迷恋新奇有趣的东西,这很正常,爸爸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做任何事,过犹不及。所以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分清主次,不要因为迷恋电子产品而影响了学习。”刘向东说。
儿子重新成为阳光少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刘向东说到做到,长跑比赛拿到季军后,真的用得来的奖金给儿子买了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穿上老爸买的新鞋,刘俊很高兴。趁着儿子高兴,刘向东又提出周末骑车去艾山森林公园爬山,并要求儿子邀上要好的同学一起去。看着老爸兴致勃勃的样子,虽然心里还惦记着电脑游戏,但为了不扫老爸的兴,刘俊还是答应了。
周末,刘俊邀上要好的同学磊子、杨子和牛牛,一大早就聚集到自己家楼下。临行前,刘向东说:“今天咱是低碳出行,要低碳就彻底低碳。我提议今天咱都不带手机和MP4,你们同意不同意?”
刘向东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响应。看别的孩子都同意,刘俊也犹豫着将手机和MP4掏出来放到了家里。
他们骑行近20公里路,到了艾山脚下。将车子寄存在山脚下的宾馆大院,便顺着山道向山顶攀登。沿途鸟语花香,松涛阵阵。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边走边惊叹。刘俊有点遗憾地埋怨老爸:“要是有相机就好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不拍下来真是可惜了。爸,都怪你,为了低碳连手机也不让我们带。”
见儿子埋怨自己,刘向东打趣地说:“你的眼睛就是最好的相机,它会将这美丽的风景存在你的大脑里,等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出。”见老爸说得有理,刘俊也不再说什么,转脸陶醉地欣赏起迷人的风景来。刘向东看着健康俊朗的儿子,眼神里又多了一丝欣慰。
在刘向东的耐心引导下,刘俊改变了许多。虽然现在他还玩电脑,但已经学会了节制;虽然他还用MP4听音乐,但只是在闲暇的时候,用音乐调剂一下心情。
看着儿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刘向东适时给予鼓励,同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希望老师能配合他多表扬刘俊。他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时鼓励对巩固孩子的进步尤为重要。
2011年6月1日,是爷爷的生日。刘俊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爷爷早早买好了生日蛋糕,拉着爸妈一起去给爷爷过生日。看着烛光映照下的儿子红红的笑脸,刘向东恍如隔世,他真的不敢相信,这个阳光孝顺的男孩,就是一年前那个冷漠偏执的少年。
如今,经历了蜕变的刘俊依然是这个电子时代的小网民,但不再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生活着。他会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为电子产品所累。与电子产品“亲密有间”的他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秉持着这样的原则:能够当面说的事,绝不打电话;能够打电话说的事,绝不发短信;能够发短信联系的,绝不网聊。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健康、焕然一新的少年,刘向东终于释然了。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