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患上“电子依赖症”,父亲积极干预让他变回阳光少年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如今的中学生已是电子产品的忠实消费者。然而,在电子产品给孩子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种对电子产品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电子依赖症正悄然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这种病症在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让家长们忧心如焚。
  山东省临沂市12岁男孩刘俊,就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的父亲刘向东,面对电子化生活给儿子带来的负面效应,耗时一年,终于让儿子摆脱了电子依赖症,重新变回阳光少年。
  孩子为何变得不可理喻
  刚上初中的刘俊曾经品学兼优,但刘俊的父亲刘向东感觉到了儿子的异常。先是老师反映儿子上课玩手机,不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在考试的时候用手机作弊,后是儿子放学回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心不在焉,本来半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竟然用两个小时才能完成。见儿子这么不专心,刘向东和妻子说过他几次,他不但不改正,还顶嘴。儿子屡教不改,刘向东只好将遥控器藏了起来。
  电视看不成了,儿子便瞄上了MP4,还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最新款的。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是闲着还是正在学习,他耳朵里都插着耳机。做作业的时候,也手机不离手,一会儿聊QQ,一会儿发微博,一会儿玩偷菜。
  见儿子戴着耳机做作业,刘向东便要求他将耳机取下来,做完作业再听。刘俊却说:“爸爸你OUT了,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并不影响学习,相反,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高呢!”
  对儿子的解释,刘向东半信半疑。俗话说一心无二用,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学习能好吗?很快刘向东的担忧便成了事实。刘俊一心二用的结果是,期末考试成绩直线下降,从中上等下滑到倒数第三。
  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刘向东心里直冒火。联想到儿子一系列不靠谱的行为,他一怒之下没收了儿子的手机和MP4。没了手机和MP4,刘俊像热锅上的蚂蚁烦躁不安。上课心不在焉,作业没心情写,心里觉得无着无落的。为了上网与网友聊天、玩游戏,刘俊每天趁老师不注意逃课去网吧上网。刘向东见儿子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回到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学习”,以为自己管住了儿子,心里颇感安慰。但没过几天,刘俊去网吧上网被老师逮了个现行。老师一个电话打给刘向东,刘向东这才知道真相。
  见儿子这么不争气,刘向东一怒之下打了他。然而打骂并没能管住刘俊,之后的刘俊,还是偷偷地往网吧跑。虽然刘向东夫妻严防死守,但刘俊总能躲过他们的视线。
  刘向东见管不住儿子,意识到光靠堵难以解决问题,反而让儿子更加逆反,于是变堵为疏,在刘俊答应不再去网吧、有节制地玩手机和MP4的情况下,刘向东归还了儿子的手机和MP4,并花钱给刘俊买了一台电脑,让他在学习的间隙调剂一下生活。
  电脑买回来后,刘向东却沮丧地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家里有了电脑,上网方便了,再加上手机、MP4,儿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愈加严重了。每天晚上儿子回到家,吃完晚饭就躲进自己的房间上网。问他作业情况,他说在学校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刘俊根本就没有做作业,他将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网络游戏上了,对于游戏之外的事情,则是漠不关心,就连爷爷奶奶来了,也懒得打招呼。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跟他说话,他爱理不理,爷爷奶奶要走了,刘向东让他去送送,沉浸在游戏中的刘俊头也不抬:“送什么送?没见我忙着呢!”
  刘俊的态度让刘向东很生气,他扬起拳头想揍儿子,但看到儿子那挑衅的眼神,又无奈地放下。他想不明白,一向听话懂事的儿子,为何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一天晚上,小区停电。没了网络,刘俊显得异常烦躁,他一会儿催妈妈打电话给小区物管,一会儿骂小区物管不作为。刘向东起初并没有将刘俊的烦躁放在心上,直到得知要停两天电的刘俊边骂脏话,边操起椅子要砸电脑显示器,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儿子的心理出了问题!
  儿子的异常行为让刘向东忧心忡忡。他找到一家心理诊所,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听了他的倾诉后说,刘俊可能患上了电子依赖症。少年儿童长时间和电子产品接触,容易患上这种病症。患病后似乎一天不接触电子产品就觉得怅然若失,寝食难安。电子依赖症会给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孩子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们面对面交流,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退化,甚至导致抑郁症。因此,医生建议,要防止儿童患上电子依赖症,需要家长做好引导,帮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并多方创造条件,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起来。如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陪陪孩子,或将孩子引向大自然,让现实生活的多元乐趣替代电子产品的吸引力。
  听了医生的话,刘向东心急如焚。痛定思痛,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按照医生说的方法,对儿子进行矫治,引导他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做回阳光少年。
  儿子,让我们过低碳生活
  20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刘向东去市场买了几个孔明灯,回家后兴冲冲地对刘俊说:“儿子,咱今晚去沂河边放孔明灯吧!”正在玩电脑游戏的刘俊看也没看父亲,便一口回绝了。
  见儿子拒绝,刘向东便给妻子使了个眼色,两个人硬拉着刘俊出门:“儿子,你就陪爸妈去玩玩吧,灯已经买了,不去放就浪费了。现在沂河那边建设得可好了,你还没去过,爸爸保证让你不虚此行。现在不是倡导低碳生活吗?咱也过一回不插电的低碳生活。”
  刘俊勉强同意随父母前去。一家人开着车上了路。一路上,刘向东指着窗外火树银花的街景,向刘俊介绍城市的变迁。从城市的变迁,刘向东自然而然聊到了自己的童年。在聊了自己童年的许多趣事后,刘向东问儿子:“俊俊,你猜猜,爸爸童年最渴望的事情是什么?”刘俊摇摇头,说猜不出。
  “告诉你吧,我那时候最渴望过年!”听了爸爸小时候的渴望,刘俊感到不可思议。他奇怪地问为什么?刘向东回答:“因为过年可以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啊!”爸爸的回答,让刘俊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晕死,爸爸你真搞笑!竟然还有人将吃上肉,穿上新衣服当做理想,真是不可思议!你们那个时代是原始社会吧?”
  在一家人的说笑声中,车子很快驶到了沂河边。他们来到了沂蒙广场。沂蒙广场的音乐喷泉,正随着强劲的音乐,喷着错落有致的水柱,看上去漂亮而迷人。而广场上空飘散着星星点点的孔明灯,更让刘俊看花了眼。
  看着人们在河边放灯,刘俊便催促爸爸赶紧拿灯。在刘向东的指点下,刘俊点燃了孔明灯。看着徐徐升起的孔明灯,刘俊欢呼雀跃。刘向东看着在灯光的映衬下儿子那张青春快乐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儿子本质是好的,不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只是迷失了方向。只要他坚定改造儿子的信心,就一定能让儿子变回阳光少年。
  那晚,刘俊在沂河边放了孔明灯,玩了轮滑,在游乐场开了卡丁车,坐了海盗船,玩得开心极了。回到家,见儿子余兴未尽,刘向东便趁热打铁地与其商量:“儿子,市里要在滨河大道举行马拉松长跑比赛,爸爸报了名。爸爸想利用早晨的时间练习长跑,你现在正放暑假,可不可以陪爸爸一起去练?你放心,爸爸不白让你做陪练,等爸爸得了名次,拿到奖金,给你买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
  看着爸爸诚恳的眼神,刘俊犹豫了。他晚上上网很晚才睡,要想起早就得牺牲上网时间,早睡。但那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的诱惑让他最终答应了老爸的请求。
  于是,每天早晨,刘向东便早早地叫醒刘俊,两个人穿上运动服和跑鞋,去滨河大道晨跑。父子俩边聊天边不紧不慢地跑着。滨河大道迷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让刘俊的心情很是愉悦。见儿子心情不错,刘向东便抓住时机,与儿子像朋友般地谈心。他装作不经意地提及青少年对电子产品依赖的危害,并问刘俊对此有何看法。刘俊似乎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老爸,你就不要拐着弯教训人了。我知道,过分迷恋电子产品不好,但你知道,我一向不太自律,想改但管不住自己。”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好。小孩子迷恋新奇有趣的东西,这很正常,爸爸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做任何事,过犹不及。所以爸爸还是希望你能分清主次,不要因为迷恋电子产品而影响了学习。”刘向东说。
  儿子重新成为阳光少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刘向东说到做到,长跑比赛拿到季军后,真的用得来的奖金给儿子买了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穿上老爸买的新鞋,刘俊很高兴。趁着儿子高兴,刘向东又提出周末骑车去艾山森林公园爬山,并要求儿子邀上要好的同学一起去。看着老爸兴致勃勃的样子,虽然心里还惦记着电脑游戏,但为了不扫老爸的兴,刘俊还是答应了。
  周末,刘俊邀上要好的同学磊子、杨子和牛牛,一大早就聚集到自己家楼下。临行前,刘向东说:“今天咱是低碳出行,要低碳就彻底低碳。我提议今天咱都不带手机和MP4,你们同意不同意?”
  刘向东的提议得到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响应。看别的孩子都同意,刘俊也犹豫着将手机和MP4掏出来放到了家里。
  他们骑行近20公里路,到了艾山脚下。将车子寄存在山脚下的宾馆大院,便顺着山道向山顶攀登。沿途鸟语花香,松涛阵阵。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边走边惊叹。刘俊有点遗憾地埋怨老爸:“要是有相机就好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不拍下来真是可惜了。爸,都怪你,为了低碳连手机也不让我们带。”
  见儿子埋怨自己,刘向东打趣地说:“你的眼睛就是最好的相机,它会将这美丽的风景存在你的大脑里,等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出。”见老爸说得有理,刘俊也不再说什么,转脸陶醉地欣赏起迷人的风景来。刘向东看着健康俊朗的儿子,眼神里又多了一丝欣慰。
  在刘向东的耐心引导下,刘俊改变了许多。虽然现在他还玩电脑,但已经学会了节制;虽然他还用MP4听音乐,但只是在闲暇的时候,用音乐调剂一下心情。
  看着儿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刘向东适时给予鼓励,同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希望老师能配合他多表扬刘俊。他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时鼓励对巩固孩子的进步尤为重要。
  2011年6月1日,是爷爷的生日。刘俊用自己的压岁钱为爷爷早早买好了生日蛋糕,拉着爸妈一起去给爷爷过生日。看着烛光映照下的儿子红红的笑脸,刘向东恍如隔世,他真的不敢相信,这个阳光孝顺的男孩,就是一年前那个冷漠偏执的少年。
  如今,经历了蜕变的刘俊依然是这个电子时代的小网民,但不再是一个电子依赖症患者。他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生活着。他会使用电子产品,而不为电子产品所累。与电子产品“亲密有间”的他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秉持着这样的原则:能够当面说的事,绝不打电话;能够打电话说的事,绝不发短信;能够发短信联系的,绝不网聊。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健康、焕然一新的少年,刘向东终于释然了。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天天给我打电话预约咨询时,说是因为长达半年时间失眠,早晨又醒得很早,经常情绪低落,他觉得很痛苦、很累,希望我能够帮助他。  而导致这些症状出现,是因为很多负面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  天天自述,在小学与初中,他就算上课没听讲,学习也不用多努力,考试成绩都很好,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总是受到很多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而上了高中后,随着学习科目增多,老师的授课方式已经不是初中时的一支粉笔、一
高烧让爱子坠入无声世界,  妈妈辞职和儿子做“同桌”  陶艳波与丈夫杨德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秦皇岛工作。1992年,她生下了儿子杨乃斌。儿子的诞生承载着陶艳波和丈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93年,陶艳波和丈夫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回老家齐齐哈尔市探亲时,儿子经历了一次高烧。高烧过后,陶艳波发现,无论在儿子周围和背后怎么拍手,儿子都没有反应。夫妻俩连夜带着儿子去了医院。没想到,医生的检查结
问:听说,哈佛大学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学生申请,只有极少数人会被录取。而被选中的学生往往并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特别的。我想知道,什么是“最特别的”?  孙萌  答:“最特别的”,就是协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应做的事,但是很多家长通常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别人家的孩子在学英语,我们也学;别人家的孩子上钢琴课,我们也
联词: 媲美 轻盈 硌 甩掉 恼火 递 踝骨 童话般美丽    同桌友谊  ●河南省商丘市  梁园区孙福集乡  田八庄小学五年级  李森  我的同桌名叫贾花。虽说名字不好听,但她的漂亮却能和真花媲美。她有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女飞行员。我时常笑她:“走路轻飘飘的,还想当飞行员,真是白日做梦。”她听了一点也不恼火,反倒笑我:“你懂什么,那叫轻盈。”  有一次上体育课,贾花在单杠上练习上翻
许多父母发现,孩子在特殊的时期会出现行为倒退的现象:原本已经掌握的技能突然不会了,孩子变得特别黏人,好像又回到了离不开父母的婴儿阶段。父母们纳闷,孩子到底怎么了?  行为倒退是儿童生长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导致的,是儿童依赖性情感的一种表现。说起“倒退”,可能父母们会想到很多严重的后果,认为是严重的行为衰退,是孩子的发育出了问题。事实上,4~6岁的健康儿童出现行为倒退是正常现象,而且相当普遍。父母可
杨亚洲是著名导演,儿子杨博从5岁开始做小演员,对演戏很着迷。按理说,杨亚洲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试想一下,现如今有多少家长不渴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踏上演艺之路并成为小明星?然而身为导演的杨亚洲却与众不同,他不希望儿子涉足演艺圈甚至成为明星,而是希望儿子学好功课,为此他把儿子送到了新西兰留学。然而令杨亚洲无奈的是,杨博却放不下对影视的热爱,偷偷改学了导演专业,执著地踏入了影视界……  功课第一  著名导演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约会、藐视权威或找一帮帅哥美女朋友,确实有可能让孩子在13岁时特别受人欢迎,但心理学家警告,不要相信青春偶像剧里的说辞,在青春期早期就表现得特别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更有可能碰到毒品和酒精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难免会遇到障碍,并且他们往往到了22岁时已经变回无名小卒。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高中同学会效应’。”该研究的主持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艾伦说
问: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有时会向我们索要物质奖励。孩子的爸爸说:“好好好,买买买。”但我很犹豫。请问,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对吗?  潘霏  答: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老人与孩子的故事。  一群孩子每天都到老人的家门口玩耍,老人年纪大了,受不得吵闹,于是想了一个办法。  这天,老人正在午休,这群孩子又来了,在门口吵吵闹闹。老人拄着拐棍,压住怒气,走到门外对孩子们说:“看你们玩得开心,我觉得自
[摘 要] 如何把生物课堂搞出点名堂,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本文通过作者的思考和探索,总结经验,目的是让生物大课间科技实践活动快乐起来,使生物知识由课本走向生活。   [关键词] 生物学科;课本知识;科技实践;活动;渠道  生物学科不如数学、英语,既受学生重视,又受家长青睐。因此,把生物课堂搞出点名堂应该是生物老师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我的经验是想方设法让生物大课间科技实践活动快乐起来,使生物知识
一天晚上,老公在洗澡,女儿晶晶无意中闯了进去。看到全身赤裸的爸爸,晶晶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尖叫起来:“啊,爸爸,你怎么是这样的?”她爸爸面对这个小人儿的“闯入”面不改色心不跳,笑着说:“因为爸爸是男人啊。现在你发现爸爸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不一样了,是吧?”晶晶满脸惊讶,点点头说:“是的是的。”  这是晶晶第一次看见爸爸的裸体,她的震惊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惊讶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好奇,她如同看外星人般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