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实例 真情美感 用心倾听 激趣
  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激趣”这一教学方法,而所谓“课堂激趣”就是教师运用一切巧妙的手段吸引、鼓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使课堂轻松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功。怎样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呢?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激趣
  老师要把课堂融入生活的大语文中,把生活的大语文融入小学的语文课堂中。我曾上过作文课《妈妈我想对您说》,课前三分钟我让课代表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赞美母爱的诗,带领学生读关于爱的词,进行课前铺垫,营造文化氛围。上课了,我抱一束鲜花,笑容可掬地走进教室,学生马上大叫起来:“哇噻、太美了!”“这单元的课都讲亲情,鲜花是送给母亲的。”“对,这一单元都学关于亲情的文章,一定是送母亲的。”学生议论纷纷,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小脸上写满了兴奋。我借机说:“今年的母亲节我送了母亲一束鲜花,在鲜花中我还留了纸条,纸条上有几句话,大家想知道写什么吗?”“想!”整齐响亮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音乐响起,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动情的歌声轻荡在教室里。我读起自己赠母亲的话:“妈妈,您对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您教的,我迈出的第一步是您扶的,您教会我用汤匙,教会我扣扣子……”当我的声音和音乐一起结束时,我看到全班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泪光。我说:“有哪个同学想跟老师说些什么吗?”他们个个都举起了小手,每双眼睛都那么深情。学生A:“我深深理解了母爱!”学生B:“母亲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了!”学生C:“母亲一心只为儿女着想,唯独没想她自己!”还有个男孩激动地说:“实在太惭愧了,前天我因为妈妈没能在7:00前叫我起床,冲妈妈发脾气。”这种生活的氛围、生活的情境,点燃了激情的火把,让懂事的孩子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爱,让他们释放真情,袒露心迹。如果语文课堂离开了生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就会失去课堂的灵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2.以真情实感来激趣
  语文是一门通过抽象文字表情达意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语言具有情感性。试想,如果一位教师面无表情,语气呆滞,平淡地朗诵《周总理啊!你在哪里》时,如何使学生动情呢?富于感情的语言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地接受知识,还会使他们心灵受到震动,情绪深受感染。如《海燕》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我范读这篇课文时,就以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仿佛看到海燕与风暴搏斗的雄姿,体会到革命先驱者的英勇无畏。那些充满激情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起来。
  3.用心倾听来激趣
  以往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掌握“主讲权”,学生只能以听为主,此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转化成学生“讲”教师“听”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又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活力。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主角,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4.采用鼓励来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地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基于这种情感障碍,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鼓励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師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快乐,从而产生兴趣。
  总之,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激趣方法,而这些方法来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巧设问题,让学生摆脱别人观点的束缚,使思维之舟乘风破浪,不断驶向新的彼岸,创新之花在巧设的问题中开得烂漫。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反思低效 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全面人才、化解校园矛盾、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现阶段的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出在新时期中的不同特征,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发展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障碍与误区.要解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就要从现阶段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上语文课时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研究,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语文教学新要求。以下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一、积极探索创新更新教学理念  当前采用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如今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更是催生了很多新理论、新方法。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時觉得无从下手,语
肺癌是肿瘤中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绝大多数肺癌患者均为非小细胞肺癌,但临床确诊时已经发展至为晚期.而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限不超过一年,患者接受传统化疗的治疗
期刊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进而拥有美好人生。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对生命教育这一教育方式没有全新的认识。其实,生命教育内涵极为丰富,它在学生生命活动中涉及情感态度、道德观念、价值体现等诸多因素。小学生命教育课程资源除在《品德与生活》中集中体现外,语文教材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學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在情景导入中渗透生命教育  上好一节课,情景导入
四川省金堂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于1981年建校,多年来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为目的,以集中学习、远程共享、就近培训、送教下乡、委托培训、订单培训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全
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深入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兴趣的一个基础和前提.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以唐钱路改建工程为例,针对在路基加宽时,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不能改变原有路基的水温状态,在新旧连接部会出现各种路基路面病害,提出改善加宽路基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