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在地理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cc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尝试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它的核心是“先试”,它与新课标大力推广的“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是完全一致的。本文对这一新理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尝试教学法在地理高考复习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地理高考复习的方式,认为该法比传统的地理高考复习方法效率更高。
  关键词: 尝试教学 地理 高考复习 应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尝试的过程,近年以来,欧美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有人说就是得益于他们流行的一句口头语:“试一试吧!”试了,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天生的傻瓜,只有后天的蠢才。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有一颗可贵的好奇心,不要害怕迷路,可怕的是,你没有探路的心。
  
  一、对尝试和尝试教学的界定与教育新理念
  
  尝试和尝试教学是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尝试,一般有三种:生活中的尝试、科学研究中的尝试、教学中的尝试。生活中的尝试是指学走路、骑车、穿衣服等,一般是属于技巧性的;科学研究中的尝试是有目标的实验,一般是属于发现性或创造性的;教学中的尝试是指学校中的尝试教学,一般是指学习知识性的。根据上述分析,尝试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
  (一)尝试的要素
  一般尝试活动至少由三个要素构成:1.尝试活动的主体,即进行尝试活动的人;2.尝试问题,这是尝试的目标;3.控测活动,指尝试的过程。我们必须分清不同性质的尝试活动,了解不同性质尝试活动的特点。生活中的尝试和科学研究中的尝试,一般在开始时都可能失败;而教学中的尝试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尝试任务又比较明确和单
  一,因此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二)教育新理念
  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冲破“先讲后练”(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学生先尝试练习,教师再有针对性讲解)的新型教学模式。尝试教学理论同传统教学相比,表面上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实际上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可以进一步概括成“先试”两个字。“先试”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这是尝试教学的核心。掌握了这个核心,就能灵活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就等于掌握了灵魂。学会尝试也是新课标实施的基本前提。尝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毋宁说是一种精神、境界、信念和勇气。学会尝试并不是专指认知领域,而是应延伸到情感领域,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进而渗透到意志领域。这与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殊途同归。新课标要求我们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或“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师主导模式,大力推广“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尝试的引导者,鼓励学生以探索的目光对待一切学习活动。
  (三)教育新理念的出发点
  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相信大脑智能是巨大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是广阔的。
  
  二、尝试教学法在地理高考中的应用
  
  (一)尝试教学法在地理高考复习中的模式
  了解复习目标——出示尝试基础题——浏览课本尝试练习——尝试归纳知识网络结构——教师补充讲解——尝试综合题练习——教师评讲解题思路归纳方法——尝试变式题练习。
  (二)尝试教学法的地理高考复习比传统的地理高考复习效率高
  传统的地理高考复习是教师先讲解整个章节的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讲解习题,最后学生练习。这种以教师讲为主的复习违背了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式,尤其对于学习困难、注意力差的学生,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复习效率极差。而尝试教学法是建立在“尝试成功理论”上的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使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这样不仅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量参与教学的尝试活动,在尝试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地理高考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地理高考复习。
  1.教师在准确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复习目标。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这样学生听课就有了方向。
  2.科学设计尝试题。尝试题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尝试教学法的复习效果。尝试题要让学生“试”有方向、“试”有目标、“试”有所获。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尝试题的设计形式应有所不同,如“基础尝试题”、“ 尝试综合题”、“变式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等基本形式,只要根据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就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尝试题。基础尝试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自我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所以编制时要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有顺序地、由简单到复杂地、有重、难点地分层次设计,某些知识点若在近年高考题中出现,要尽量把该题引进来,并注明某某年某地高考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方面学生尝试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减少对高考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更会牢记该知识点。
  3.尝试练习、尝试归纳要有教师指导。这是课堂尝试学习特殊性的集中体现,让学生在适当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原因有三:(1)在自然的尝试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要经过大量的尝试错误之后才能成功,根据现代教学论观点,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是学习成功,反复的失败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的尝试学习尽可能成功;(2)许多问题情景仅仅让学生去独立尝试解决不能成功;(3)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所有知识都让学生独立去尝试,在时间上也不可能。
  4.尝试练习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要鼓励学生敢试,尽可能让学生说,由学生自己来纠正。对于尝试成功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之对尝试充满信心而敢去试一试;对尝试有困难或失败的,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再试。在学生回答尝试基础题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我归纳总结,教师引导纠正,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5.尝试归纳知识网络结构。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边做尝试题边归纳,教师要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并进行知识延伸、拓宽,这样既能避免教师大段讲解,也能分散学生的记忆量,同时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之所以能边做尝试题边归纳是因为学生此时处于复习阶段,对于旧知识已有印象,只是通过尝试基础题让学生把已学知识从大脑中搜索提取——即“想”起来,经过尝试练习把模糊印象清晰再现,而多想是记忆最好的方法。
  6.针对高考读图分析题编制尝试综合题练习。经过知识结构的归纳,学生对知识的脉络有了清晰的了解,而尝试综合题是让学生把知识点应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同样,尝试综合题最好也要用相应的高考题和模拟题。教师可先让学生审题找出关键词,分析该题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再根据各小题的分值估计答题的得分点,鼓励学生尝试多答多练,看谁答到的要点最多、最全,得分最多,最后把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回归到知识结构中去,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该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尝试变式题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练习或教师检查反馈的,可以在课上完成,来不及也可以课后完成。
  通过几年高考复习尝试,我所采用的尝试教学法地理高考复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一些胆子小、地理基础差的学生,地理成绩进步显著。如2004年吴超同学由一模的60分提高到高考的100分;2006年刘婷同学从一模的76分提高到高考的107分。这些学生不仅成绩有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尝试教学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由怕学地理到会学地理、喜欢学地理。此外,近几年,通过应用尝试教学法,我所带的高考班地理高考平均分比同类学校高出5-10分,接近高一星级学校的地理高考平均分。
  尝试教学法地理高考复习,实际上,在近年的高考复习中已有教师在不知不觉地应用,这可从近几年的高三高考复习研讨会上的研讨课中体现出来,只不过大家没把它归纳总结出来。在这类研讨课的分析会上,大家都认识到传统的先由教师讲解知识结构再练习的复习效果不好,只有从练习中来归纳知识结构才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提高复习效率。但大家都提出一个问题,编制采集各章节的复习题要花费很多精力,希望各校之间分工协作编制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题。实际上,这就是尝试教学中的尝试题。一堂尝试教学法地理高考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同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教师备课很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尝试教学法地理高考复习把尝试练习放在主要的地位,更要重视练习的设计。目前新教材的使用解决了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与老教材“先讲后练”的教学流程根本逆序的矛盾。希望更多的教师参与编制各册课本的尝试题复习,以保证尝试教学法地理高考复习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使用。
  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实施尝试教学,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并不是每堂课都用,要扬长避短,灵活应用,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组成一个教学法体系。
  总之,尝试教学既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果在尝试中让学生“学会尝试”,相信新课标定能得到有效落实。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速度滑冰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速度滑冰运
摘要: 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范式的发展经过了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和生态式教育三个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式教育及生态智慧的本体论探讨,在儿童心中恢复世界的神圣、神奇与神秘,守护儿童对世界的敬畏与感恩,借助于儿童与天、地、人、神的对话与融合,存养儿童的神性智慧。  关键词: 生态观 生态式教育 神性智慧 生态智慧 敬畏 审美 感恩    生态式教育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提出的关于世界教育发展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备课才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呢?有学者认为备课要在背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考虑给谁讲,为什么讲,讲什么,怎样讲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教
在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仍然滞后.为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在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以单词教学为载
摘要: 高考生物试题强调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审好题才能做对题。审题能力是影响学习成绩提高的瓶颈,也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读、思、练、比、联五方面就生物复习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审题能力 提高 生物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考生的能力进行考查。高考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要求有提高的趋势,在试题命制中常巧设关键词语、限制条件、隐含条件,考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