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改造说书与地方听觉传统——从盲人说唱的“神授之声”说起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46年间,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对过去与民间信仰仪式关联密切的陕北说书进行了深度改造.在这场运动中,共产党介入的不仅是说书这一有声的旧曲艺形态,更是实践该形态的盲说书人的肉身主体与发声机制,以及一套特定的地方感官经验、信仰秩序与文化认知.在陕北的听觉传统中,盲人说唱的“声音权威”包含两个面向:一是用“讲故事”进行宗教/道德劝诫的口头传统;二是陕北民间对盲说书人声音的某种“神授”属性的普遍认知.对说书人的驱逐、解禁与改造,可以视作对于某种具有民间道德权威的发声位置的争夺.在“破除封建迷信”的旗号下,共产党如何利用这一在地的权威声音传播新的革命话语,涉及“旧神性”与“新神话”的权力置换与复杂辩证.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写作部分为切入口,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100份学生问卷数据与67份教师问卷数据,旨在研究CET-4与NETS-5的匹配情况.数据分析结果
为测量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学习动机水平,使用龚文进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对杭师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定
专题教学,是“基础”课向教学体系转变的理论要求,是“基础”课向教学体系转变的现实必然.采用专题教学,尤其是利用专题导向形式开展的“基础”课,关注并解决学生困惑可以成
布莱希特晚期戏剧实践侧重经典改编.1950年代初布莱希特剧院的两出德国古典戏剧改编《家庭教师》和《浮士德初稿》,从反恩德国历史和德意志民族性格出发,将经典剧作植入当代
教材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比分,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地理教材中的活动系统是重要栏目,也是教学难点.这一栏目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为课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凸显,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工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内容丰富,在不同场合的多次讲话中都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探讨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性,借助初中语文教材展现蕴含其中的劳动教育观,审视劳动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习近平 劳动教
如果说中国新诗是一套现代性的话语,并因其自我确立的需要而维持着内在的紧张,对诗歌的通透批评,便是这种紧张背后的一道暗线.诗与批评从1920年代起就呈一种胶着发展的状态,
期刊
以现实主义艺术的再现机制为框架,在“表象”“实质”和其自身三个层面,卢卡奇与布莱希特展现出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差异.卢卡奇与布莱希特的论争,除去在具体议题上的对立
刘涵之(以下简称“刘”):孟老师好,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和戴锦华老师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出版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您能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写作缘
期刊
摘 要: 审视英语写作教学发现,受课堂教学两大教学主体的制约,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质量不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会制约学生的写作能力。积极寻找一种全新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作者尝试整合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写作教学,使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理清写作思路,增强写作效果。本文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