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造,勇于创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该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并借助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文章结合教学中的初步尝试,就如何借助数学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53
  思维是对事物的认知,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看法。本文中所提到的创造思维概念,实际上就是某个主体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条件
   (一)精妙创设有趣的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精妙地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伊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過艺术性提问(注重设问的准确、灵活、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精妙的问题要注重引导学生分类讨论,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结合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独特、新颖的见解多加赞赏、激励。
   (二)努力提高授课艺术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比如讲解要风趣、新颖,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教学实践活动要具有生动直观性;课堂提问要具有准确、灵活、变式的艺术性;课堂板书要具有简洁、概括的指导性;课堂练习的设置要具有针对、变式、发散的不同性……总之,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发展为对知识的渴求与热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要巧妙制作、选用各种教具或模型,精心编排各种投影,适时播放优美的音乐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演示的情境下,产生联想,提高创造力。
   (四)课堂适时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意识。事实证明,多数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众多影响学生创造思维养成的因素中,竞争机制所起的作用更显著。只是竞争策略的运用要灵活,要注意竞争与合作的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对竞争结果正确归因,注意防止重智轻德的价值取向,竞争要公平、正当、形式多样、智德相兼。教学中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学风,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产生探索未知的动力,提升敢向传统提出质疑的勇气。
   二、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扎扎实实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必要的知识技能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和原料,而创造是知识技能的运用结晶。如果学生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就谈不上创造。因此,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虽然有不同的要求,但每个学生必须要纵向发展,不断进步,今天一定比昨天学有长进。在数学学习上,每个人只要有错就改,弄通弄懂,就一定能够有所进步。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为学生创造思维奠定技术和能力基础
   人所具备的知识是影响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属性,并学会如何去活学活用。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的问题。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就是这个道理。
   三、克服思维定式,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
   教师应明确教学的本质,那就是激发创造思维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探索或许有收获,但也有可能失败。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大胆创新,允许他们出错,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纠错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尝试性成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是十分有益的。这种大胆的尝试,看似一种较肤浅的体现方式,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但正是它们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一个空间。这种空间日益扩大,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也不断提高,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创新意识,才能发展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对学生独特、新颖的见解要多加赞赏。
   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悬念,鼓励激发学生思考。巧妙的提问、鼓励性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发展。例如,“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新招?”“这种想法既有道理又新颖。”……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多角度地去发现问题,寻找其根源所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多样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实现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的不同所制定的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模式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需要借助教学实践来获得,同时又将应用于实践中来进行改良。学生创造思维的激发和培养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模式。
   (一)放纵式教学模式
   主要就是由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数学的本质了解得更加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结果的差异性,主要是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结果;二是方法的多元化,主要是同一个问题不局限于一种解决办法;三是思维开放,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运用不同于以往的思路。    (二)活动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如数学模型的制作、教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去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探索式教学模式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只有在部分情况下才适用。探索的目的在于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动力,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虽然使用这种教学模式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效果十分明显。
   五、多种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必然
   (一)注意培养观察力
   创造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第一步。如果学生不懂得如何去观察,这样的探索就毫无价值。数学教学本身是一门十分枯燥的课程,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日常的学习来实现。首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且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顺序和一些注意事项等,并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再次,应当充分利用周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对于学生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勇气。
   (二)注意培养想象力
   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所总结,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收获知识的海洋。”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想象力,往往会使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发现,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起到实质性效果。
   我们所说的想象并非毫无章法可循,通常来说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是因为想象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第二,必须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另辟蹊径,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模式;第三,必须具备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为此,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式课堂,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时,应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工具来引导学生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想象模式。
   (三)注意培养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在给定特定材料的情况下,让学生去寻求不同的答案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发散性思维具有十分明显的流畅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特点。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就国内已知的教学模式来看,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给定特定的条件,让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让学生转换思路来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就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来看,随着教育部门对开放性问题的重视和普及,逐渐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诱发灵感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所谓灵感就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产生的感悟。实际上,就是对以往知识的总结和完善,通常这种灵感的出现也意味着新思路的萌发。
   综上所述,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以及性格特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不管遇到怎样的问题,教师都应当明确,创造思维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的新的教学使命。
  参考文献:
  [1]肖利民.数学教学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李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才之路,2011(7).
其他文献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的诞生,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美德和习惯。笔者结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出了几点培养学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文言文作为具有鉴赏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个人学习技能的不断提升,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模式被运用于课堂之中,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提升着课堂授课质量。以互联网时代的微课教学为例,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授课起着重要辅
目的:评价中药热透疗法结合关节功能锻炼对膝骨关节炎(KOA)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
目的 SAS软件中目前实现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的过程步主要包括PROC GLIMMIX和PROC NLMIXED,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侧重。本文介绍一个可以提高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运行效率的SAS
目的:探讨中药热罨包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
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人群暴露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指标~([1])。其计算过程是通过对实际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的分布与理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6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不断深化,大多数高中英语逐步利用情境化进行教学,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高中学生的自我评判本领,同时还可以实施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还